既然连狗都不理睬,为什么“狗不理”包子还那么受人欢迎? 天津有家很有名气的包子店,名叫狗不理。据传,这家包子店始于清朝同治年间,店主姓高名贵友,附近的乡邻都习惯叫他的小名狗仔。高贵友制作的包子,不仅选料讲究,而且技术一流,味道鲜美,很有特色,深受广大食客赞扬与青睐,据说连慈禧太后也慕名品尝,还大加赞赏。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包子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人们纷纷前来品尝。高贵友一个人又是收钱又是卖包子,忙不过来。后来他实在没办法,便想到一种变通的方法:食客可以依据自己买包子的数量,将零钱放入碗中。高贵友就会按碗中的钱数,把相应数量的包子放在碗里。在这整个过程中,高贵友始终忙碌,谁也不理睬。于...
现在我们用冰箱来保鲜食品,古人怎样对食物进行保鲜? 最早的时候,人们为了保鲜,会把食物放进山洞里。因为在炎热的夏天,山洞里的温度比外面要低很多。但是这种保鲜,最多也只能保持一天,于是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冬天从外面采集冰块,放入特制的地下冷库或者冰井里,等到夏天,就可以取出冰块来给食物保鲜和解暑了。古人把取出来的冰放入冰鉴里,冰鉴就是冷藏食物的大器皿,一些肉类、果蔬就是放进冰鉴进行保鲜的。最著名的冰鉴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外形上方下圆,还配有盖子。它可以说是世界上经过精心设计的最古老的青铜冰箱了。 另外,古代还有可以移动的冰箱冰船。古代渔民为了给鱼类保鲜,会在冬季采集河水表面结...
冰糖葫芦的发明与一位贵妃有关,这是怎么回事? 冰糖葫芦又叫糖球红果,据说,它的产生和南宋光宗皇帝有关。一次,光宗皇帝的宠妃黄贵妃得了病,吃不下饭,身体很虚弱,太医们都束手无策,皇帝也愁眉不展。于是皇帝下令张贴皇榜,悬赏各地的名医来京城诊治。一位江湖郎中揭了皇榜进宫。这位郎中诊断完毕后,只写了一个简单的方子,要求用冰糖和山楂(也叫红果)一起煎熬,每次饭前吃五到十枚,并说半个月后,黄贵妃的病就可以痊愈。黄贵妃按照这个方法服用之后,果然食欲恢复,疾病全消。从此以后,这种冰糖煎熬山楂的做法传到民间。为了食用方便,人们用竹木签把山楂一个个串起来,方便手拿。这种食品流传到今天,就是我们所...
“筷子”原名为“箸”,为什么后来改叫“筷子”了? 筷子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远古人的饮食以烧烤为主,刚烤过的食物很烫,因此人们就想到用两根细木棍夹取食物。这种木棍就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筷子。 早期的筷子大多用竹木做成。最迟在战国时候,就已经出现用金、银、漆器和象牙等材料制作的筷子。这种奢侈品当然只是贵族在享受,《韩非子》就记载大臣箕子看到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后,就预言纣王的骄奢会使商朝灭亡。 金筷子也很受后代皇帝的青睐,《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一次朝廷宴席,唐玄宗把手中的金筷子赐给了当时的名臣宋璟(jǐng),宋璟受宠若惊,唐玄宗见状,告诉他说,不是赐给你金子,而是赐你筷子,来表彰你像它一样耿...
中国古代有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好几个单元、住着很多人的大楼? 福建土楼就是这样的古代经典建筑。福建土楼是福建客家人的住宅,从晋朝开始,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一些汉族人为了躲避战乱,陆续逃到福建,在那里扎下了根。因为来者为客,他们就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客家人作为外来者,占据了当地人的土地和资源,最初受到当地人的排斥,由于这个原因,同时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客家人于是选择自家人住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保护。如何能够让几代人住在一起,这就需要建一座大房子,于是就产生了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的外部采用全封闭的建筑形式,就是说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都建成像城堡一样,围成封闭的形式。土楼的内部结构也很讲究,最中间...
八仙桌是给八位仙人坐的,还是由八位仙人发明的? 八仙桌是四腿正方形饭桌,它因为设计合理,古人吃饭的时候都爱用它。八仙桌的桌面比较宽大,可以摆放很多饭菜,而且每面坐两个人,每人和饭菜的距离都相等。 关于八仙桌的由来,有两个有趣的故事。 传说八仙特别喜欢凑热闹。有一天这八位仙人路过一户人家,正赶上人家办喜事,于是就以远房亲戚的名义进了人家的院子,打算蹭顿饭吃。这家没有桌子,饭菜只能放在院子里的大石头上,虽然简陋,却不减热闹喜庆。谁知天公不作美,刚要开席,就下起雨来,所有人赶紧端着饭菜,躲进屋里避雨。 八仙看到好好的喜宴马上就要泡汤,互相使个眼色,进入屋里各显神通,变出了好几张方桌来,每...
为什么暂时住在某处称为“下榻”? 古代有好几种家具,看上去有点像现在的床,古人却不把它们当床使。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是样式较简单的榻,它只有一张支撑板和四条腿,一般被当成坐具。还有一种坐具叫作罗汉床,总的来说,就是三面立有木板围子的榻。它在明清时期最为流行,还有炕桌、脚踏和它配套。炕桌就是放在罗汉床上使用的小桌子,桌腿比较矮,正适合人们坐在罗汉床上的高度;而脚踏则放在罗汉床前,垂着腿坐在罗汉床上的时候,把脚放在脚踏上,高度正合适。 下榻这个词其实来自一个典故。东汉有一个叫陈蕃的人,因为直言敢谏得罪了权臣,被贬到南昌附近的豫章郡做太守,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作为豫章郡最...
古人“席地而坐”是坐在席子上还是坐在地上? 席地而坐是古人的一种日常起居习惯,在唐朝及唐朝以前比较流行。所谓席地而坐,就是在地上铺上一张席子,家里人平时就坐在席子上吃饭聊天,倘若有客人来访,也要请他们坐在席子上。 古代的席子分为两种。一种叫筵,一种叫席。筵是用竹子编成的,席是用蒲草编成的。筵一般用来直接铺在室内的地面上,使地面看起来整洁美观。席呈长方形,铺在筵上面。筵一般只铺一层,而席可以铺上好几层。因为地上铺着筵,所以古人入室前要脱鞋,以免将泥土带入室内,踏脏铺在地上的筵。如果进入别人的房子而忘了脱鞋则被视为十分不礼貌的表现。不同身份的人,铺的席子数量也不同,天子要铺五重席...
不下床就可以梳洗、上厕所?古人的床与我们现在的床不一样? 古代的床和现代的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古代的床上四角有立柱,可以供人挂帐子,形成密闭空间。床顶上还有和床一样大的盖子,盖的四角由床柱支撑着,叫承尘。承尘这个名字很好理解,有了它在床顶上承接灰尘,床上就会比较干净。这种有床柱、承尘的床就叫作架子床。到了明朝,架子床几乎完全普及,人们只有在午休小睡的时候,才会睡在榻或者罗汉床上。 古人睡觉时使用的卧具,发展到架子床还没有结束,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拔步床。拔步床虽然是床,但看上去就像一座小房子。它是在架子床的基础上,把床架间用木板围住,就像墙壁一样,或者全部封闭,或者做成镂空雕花的...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是睡觉用的床吗? 马扎在古代被称作胡床,由于携带方便,它很适合经常迁徙的游牧民族,因此最先在北方地区兴起。胡床传入中原地区后,同样由于方便携带而大受欢迎。特别是在出行或者战争中,有了胡床,随时随地都能够坐下休息,这为在路上的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胡床传入中原之后,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最初中原人都习惯于席地而坐,即使有了榻,人们也不改旧习,更愿意按照席地而坐的方式,脱了鞋子,把腿和脚都放在榻上。有了胡床之后,人们渐渐开始把小腿垂下来坐着,脚踩在地上,就像现在的坐姿一样。这种改变看似微小,却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例如,我们坐得高了,桌子也需要随...
太师椅中的“太师”指的是谁? 太师椅产生于宋朝。在不同版本的故事中,这个太师大多指的是祸国殃民、害死了岳飞的大奸臣秦桧。 据一个叫张端义的宋朝人说,太师秦桧有一天在家里举行宴会,他被阿谀奉承的人环绕着,坐在一张带有靠背的交椅上看戏。当时太师的兴致非常高,正巧有人讲了个笑话,他乐不可支,一仰头,帽子就掉在地上了。就这样一件小事,却被一个叫吴渊的有心人看到了,那人觉得这是一个奉承太师的好机会,回家之后就挖空心思设计了一种名叫托首的东西,赶紧送去孝敬太师。顾名思义,托首就是用来托脑袋的,把它安在椅背上面,增加了椅背的高度,使坐在椅子上的人一仰头,脑袋正好靠在托首上。...
屏风是用来挡风的吗?为什么屋里明明没有风,却要放一个屏风? 屏风这种家具,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最初的作用是遮风。古人盖房子的水平有限,房间的门窗不能像现在这样严丝合缝,时常发生透风的现象,因此屏风这种家具很早就被设计出来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孟尝君每天都想着如何治国安民,还喜欢和他的谋士们讨论治国良策,为了防止突发的灵感被遗忘,孟尝君特地安排一个人待在屏风后面,这个人不言不语,唯一的任务就是记录孟尝君与门客的对话,以便日后参考。可见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屏风了。 屏风不但可以遮风,还能够遮挡视线,漂亮的屏风本身又是不错的装饰品。这么多优点,使得屏风在中国古代一直很流行,也...
古代有一种衣柜可以自动关门,它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古代的衣柜门,最初都是靠门轴和柜体相连的,门轴在古代被称作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圆柱状的,另一部分是环状的,分别安装在门和柜体上。圆柱状的部分要套在环状部分之内,使圆柱状部分在环状部分内可以自由转动,柜门因此可以灵活开合。在《吕氏春秋》中有一句名言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字面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容易腐臭,而常常转动的门轴也不容易被虫蛀。它的寓意很深刻,是要告诉人们,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才能保持良好的效果。 这种靠门轴开合的柜门,必须安在柜子外侧,所以这一部分会突出于柜子,露在外面。因此为了美观,柜顶也会突出柜子,以便...
古代的这种橱柜为什么叫“气死猫”? 气死猫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因为这种橱柜的特殊样式。这种橱柜的独特之处在于,橱门是由一根一根的木条拼成的。橱门的木条可以竖直着并排放置,也可以组成简洁或繁复的几何图形,增加橱柜的艺术性。但是木条之间一定要有缝隙,缝隙间可以不做处理,就这么露着,也可以糊上纱。这些缝隙可以使橱柜的透气性增强,也可以使人们通过这些缝隙,看清橱柜里的物品。 民间常用这种橱柜来存放食物和餐具,猫透过橱门上的木条,可以看到里面的好吃的,却被橱门挡住吃不到,因此被气死了,这就是气死猫这个戏称的来历。 气死猫相对于架子来说,四面遮挡,可以防止落灰,却又比一般的橱柜透气...
古代有很多瓷做的枕头,枕着这么硬的枕头睡觉,古人不难受吗? 早在石器时代,古人就有枕在东西上睡觉的习惯了。石器时代出土的头骨,大都后脑勺扁平,显然是因为原始人每天枕在石头上睡觉,后脑勺才枕成了扁平的形状,后脑勺这种扁平的形状因此被称作枕形。在法国的某个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个仍然枕在石头上的头骨。枕字从木字边,很多考古发现的实物证明,大致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常常是枕在木头上睡觉的。 至于陶瓷枕,人们对它产生的时间有不同的推测,有人认为,以汉朝发达的陶瓷制作技术来看,那时就应该已经有陶瓷枕了,但是目前最早的实物出土于一座隋朝的墓葬中。 在宋朝,有一种胖娃娃拿荷叶样式的瓷枕非常流行,胖娃娃或趴或躺,...
炎炎夏日,我们会开空调、电风扇降温,古人的纳凉用品有什么? 在古代有一种纳凉用的小家具叫作竹夫人,它产生得很早,唐代就有人提到过。竹夫人流行的时间又很长,现在的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很可能年轻的时候都用过它。 竹夫人是用竹子编成的柱状物体,形状类似于抱枕,但一般比较长,而且中间是空的,便于空气流通,保持干爽。试想夏天睡觉的时候,床上铺着凉席,然后再抱一个竹夫人,皮肤全都能贴在凉凉的竹子上,没有空调也能一夜好眠。 竹夫人又叫竹几,在唐代曾被称作竹夹膝。竹夹膝这个名字很好理解,睡觉的时候抱着长长的竹夫人,人们习惯于将它夹在膝盖之间。至于竹夫人这个称呼,其实是宋朝人的戏称,因为在炎炎夏日,竹夫人总在身...
“汤婆子”不是煲汤用的?也不是指姓汤的老奶奶? 汤婆子一般由金属或者陶瓷做成,形状像一只压扁了的水壶,壶肚很宽很平,壶口则又短又小。汤婆子中的汤字,在古代指的是热水。寒冷的冬日,人们将热水注入汤婆子,然后塞上塞子,并在汤婆子外面包几层布,这样做既防止烫伤,又能使汤婆子的热度保持得长一些。汤婆子一般用来放在被褥里取暖,是我们现在用的热水袋的雏形。 汤婆子的名称也像竹夫人一样,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汤婆子在唐朝就出现了,那时它的名字是暖足瓶;宋朝也有人将汤婆子称作脚婆,这都是由于在床上使用的时候,往往将它放在脚边的缘故。又因为汤婆子大多是用锡这种金属制成的,也有人将它称作锡夫人,有和竹夫...
“气死风”是什么?说出它的另一个名字,你肯定恍然大悟。 古代有一种灯叫气死风,简称气风灯。气风灯其实就是灯笼,因为它用厚纸糊成灯罩遮住灯火,灯火在灯罩的保护下不易被风吹灭,便于在屋外使用,所以得名气死风。如果给气死风灯再加上提杆,就可以提着它出门了。气死风灯虽然远不如现代的手电筒方便,却也算得上是实用的古代发明了。 古人最常用的照明工具是油灯。顾名思义,油灯就是烧油的灯,它通过燃烧油产生的光亮来照明。油灯并不直接将油点燃,需要通过灯芯,灯芯一般是一根棉线,一头浸入油中,使得灯芯上浸满油,照明的时候点燃灯芯。灯芯里的油就会燃烧起来,棉线本身却由于浸满了灯油,从而隔绝了与氧气的接触,不易燃烧...
“马桶”早先的样子像老虎?那它为什么不叫虎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马桶就已经存在了。那时的马桶样式非常简单,看起来类似野兽,却难以分辨出具体是哪一种,因此统称为兽子。兽子的开口位于兽嘴的位置,一般供男性小便时使用。到了汉代,兽子的样式更加精致,也更接近于老虎了,因此开始被称作虎子。 至于马桶为什么像老虎,有一个传说。汉朝的飞将军李广,某日和兄弟到山上打猎,看到一只老虎卧在面前,李广不但没被吓跑,反而淡定地张弓搭箭,一下子就把老虎射死了,李广对此很得意,就让人把自己使用的兽子铸成老虎的形状,以夸耀自己射虎的勇力。 虎子的名称也不太长久,唐代以后就改叫马子了。据记载,唐朝开国皇帝李渊...
古代没有钟表,如何计时呢? 提到古代的计时器,大家可能熟悉的是日晷(guǐ)。日晷又叫日规,最早出现于汉代,主要利用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来测量时间。在不同的时间,太阳的位置和高度不一样,因此照射物体所投下的影子的大小和长度也都不一样。日晷就是根据这一点发明的,它一般由一个标有刻度的圆盘和指针组成,和现在的钟表不同的是,指针只有一根,不能动,而且垂直于刻度盘,安放在刻度盘的正中央。看时间的时候,观察的不是指针本身,而是指针在刻度盘上投下的影子。 还有一种名叫圭表的计时器,原理和日晷相同,而且出现得更早。圭表实际就是在地面上立起的一根柱子,时间刻度都标在地面上,通过圭...
古人没有闹钟,怎么能按时起床? 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gēng),一更相当于古代的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一更对应的时辰是戌时,叫黄昏;二更对应的是亥时,叫人定,意思是说所有人都安定下来休息了;三更是子时,叫夜半;四更属于丑时,叫鸡鸣,有的鸡这时候就开始鸣叫;最后是寅时的五更,叫平旦,也就是清晨。因此每更报时的人,到了清朝就被称作更夫。 在明朝,更夫被叫作火夫,也是由官方雇佣和管理的一种职业,主要负责在夜晚巡逻;遇到火灾或者盗贼,负责救助受害的人,并通报官府,帮助灭火和抓捕盗贼。火夫虽然也负责报时,但更重要的任务还是夜间巡逻。 火夫巡夜一般都带着梆子和锣,平时报时...
如果你穿越到唐朝的长安城,傍晚时分突然听到连绵不绝的鼓声,你应该怎么办? 答案是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因为鼓声结束之后仍然留在大街上的人,就犯了违反宵禁的罪,会被抓起来接受惩罚。 唐代的长安城,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唐朝的首都。唐朝政府规定,每天夜晚所有人都不能随便出门,这种制度叫作宵禁。夜晚在街上巡逻的士兵如果发现触犯了宵禁制度的人,即使是大官也会照罚不误。 最初,到了宵禁快要开始的时候,巡城的士兵为了提醒市民尽快回家,不得不一起大声喊叫,不但一片混乱,而且提醒的效果也不好。唐太宗时期,官员马周体察民情,发现了这种状况,于是建议皇帝在城中的六条主要街道上设立街鼓,到了时间敲鼓示意,大家听到鼓声,就知道宵禁要...
汉朝的官员每五天要放一次“洗澡假”,古人如何洗澡? 沐浴在现在的意思是洗澡,而在先秦,沐和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沐专指洗头,浴专指洗身体。另外,洗和澡的意思也不一样,洗指洗脚,澡指洗手。古代关于洗澡的复杂术语也说明,古人很早就开始重视卫生问题了。 中国古代,沐浴与人们生活的行为规范紧密联系,定时洗澡成为重要的礼仪。规定要求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因此汉朝的官员每五天一次的休假就叫洗沐,也叫休沐,意思就是,这一天放假,是为了让大家回家好好按规定沐浴。古书中还记载,身为儿女照顾年迈的父母时,也必须遵守这个时间规定,每五天烧温水为父母洗一次澡,每三天还要洗一次头,这才算尽到了孝道。 古代...
古人没有肥皂和洗衣液,如何清洁身体、清洗衣物呢? 春秋时期,就有一种纯天然无污染、不伤发质,还效果奇佳的洗涤剂潘。潘其实就是加热的淘米水,一般用来洗头洗脸。例如清朝一个叫曹廷栋的人,写了一本关于养生的书,书中的第一章就详细地说明了淘米水的用法,他说:用小米的淘米水洗头发,大米的淘米水洗脸,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他还认为,古人之所以选择用淘米水洗澡洗头洗脸,是因为淘米水既能去除污垢,而且人因为接触了粮食而充满精气,对身体有益。 中国古代的肥皂,以皂荚为原料。皂荚是皂角树的果实,摘下来溶在水里,就能使用了。宋朝人以皂荚为基础,捣碎后加入香料和面粉,揉成丸状,做成了香皂。香皂中可以加入各种香...
为什么古代比现在更流行戴假发? 假发在西周时期就有了。西周的王后、君夫人等贵族妇女参加祭祀,按照礼仪要盛发高髻(j),此时假发必不可少。 《诗经》中曾记述过卫国国母宣姜黑发稠美而不屑于使用假发的情况:鬒(zhěn)发如云,不屑髢(d)也。这里的髢就是假发的意思。《左传》也记载过一个关于假发的故事:卫庄公看见戎州人己氏的妻子头发很漂亮,于是派人强行剪下来,给自己的妻子吕姜做成假发。 汉代的皇太后仍然用假发来承载沉重而复杂的头饰,后来演变成凤冠。 魏晋南北朝时期,假发技术大大进步,假发种类繁多。蔽髻便是一种很流行的假发,蔽髻上有金饰,饰物有严格的制度,非命妇(有封号的妇女)不能...
一字眉?柳叶眉?古代女子流行的眉形有哪些? 先秦时期流行宽眉或细眉,但都很长,比如长而弯曲的蛾眉,因形状很像蚕蛾的触须得名。汉代的长眉是在蛾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长、稍宽。除此之外,还流行八字眉、愁眉、远山眉和翠眉等。汉武帝时,八字眉在宫中流行:眉头抬高、眉梢压低,形如八字。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很漂亮,眉形像远山,所以受到世人的仿效,争相画远山眉。这种眉形在宋朝发展成一种翠绿色的眉。翠眉的流行倒使黑色眉变得新鲜。魏晋南北朝时,则短浓眉与长眉并存。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巡幸江都时,一名女子因画长眉而貌美,为皇帝恩宠,引发后宫佳丽仿效狂潮。 唐朝时,唐玄宗曾令画工画《十眉图》:即鸳鸯...
古代女子怎么画唇妆?她们也用口红吗? 早在先秦时期,妇女已经有妆唇的习俗了。早期唇脂的主要原料是丹,即朱砂,是一种朱红色的矿物质颜料。但是,朱砂附着力差,容易溶化,于是古人加入动物油脂,又防水又鲜亮,是理想的化妆品。除了朱砂,古人也有用胭脂(一种红色面脂)来代替口脂的。在《红楼梦》里,平儿给贾宝玉看一种上等胭脂:只要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 画唇又称点唇。点,顾名思义,不会将上下唇全部涂满,而是在粉妆时连嘴唇一起敷成白色,这样可以根据心意重新点画唇形,厚的画薄,大的画小。古代妇女的唇形,从汉代至清代,变化不下数十种,有的像樱桃,有的像梅花,有的像蝴蝶,有的像鸟...
古代女子戴耳环前也要打耳洞吗? 我国古代妇女的耳饰相当丰富,与现在类似,也分为不穿耳与穿耳两种。商周时流行一种开有缺口的圆环形饰物玦(ju),就是不穿耳的耳饰,佩戴时将缺口处夹于耳垂即可。到了两汉,中原妇女中流行耳珰,就需要打耳洞了。此外,佩戴耳环(金属细丝弯成的圆环)和耳坠(金属圆环下连着坠饰)也需要打耳洞。 事实上,穿耳戴环在古时本是卑贱者的标志。原来,穿耳的初意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警戒。这本是少数民族的一种风俗,在女子的耳上穿孔,挂上耳珠,是提醒她们注意操守,言行谨慎。当时的女孩在十岁以前,往往要被迫穿耳。穿耳由母亲或其他长辈们来实行,先用米粒在女孩的耳垂上...
古代女子如何美甲和护甲?她们为什么要戴指甲套? 古人十分重视指甲,连修剪指甲也要注意时辰。剪下来的指甲也不能随意扔掉,而是放在匣子里存放起来或埋入土中。丧葬礼仪中,指甲也要随同入葬。 古代妇女也将长指甲作为情感信物。唐代女诗人晁(cho)采剪下自己的指甲送给心上人,在《子夜歌十八首》中写道: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剪之特寄郎,聊当携手行。 古人如此重视指甲,蓄甲之风盛行,当然会想办法美甲和护甲。大约从唐宋开始,妇女们将凤仙花捣碎,用来染指甲。《红楼梦》里,晴雯请医生来看病,伸出手去,只见有两根指甲足有二三寸长,留有凤仙花染红的痕迹。南宋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详细记载了这种染指甲的方法:...
古人有洗发水吗?他们怎么保养头发? 我国古代称洗发为沐,洗身为浴,从很早开始就用米汁洗发了。米汁的去污能力很强,又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不仅可以清洁头发,还能滋润头部皮肤,有护发作用。 此外,香泽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护发油剂。制作方法是这样的:用新绵包裹丁香、藿香、苜蓿(mxu)和兰香,浸泡于酒中(夏天用冷酒,春秋用温酒,冬天用暖热的),夏天浸泡一夜,春秋二夜,冬天三夜。然后,将两份麻油和一份猪脂放入铜器中,再倒入浸香的酒。煮开后再用小火微煎,将浸泡过的香药放进去,煎到黄昏,到水分蒸发干净即可。在快成的时候,放一点青蒿(hāo)着色,最后用棉花遮住铜器嘴部过滤出香泽。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