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学生犯了错会受什么样的惩罚? 戒尺,是古时候私塾老师对学生施行惩罚的木尺,又叫戒方、界方或戒饬(ch)。戒是警戒、惩戒的意思,尺是尺度、标准的意思。古人认为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因此,学生在上学的时候,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包括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要求完成的作业等。如果不遵守规矩,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其中之一就是老师用戒尺打手。 戒尺本为警示,不为惩罚,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是说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博学且善待学生的人,在他的三味书屋里,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但是都不常用。 当然,也有...
现在有中考和高考等升学考试,古代也有这样的考试吗? 科举在不同的时代,考试程序不一样。在唐代,科举分作两级考试;在宋代,科举分作三级考试;明清科举分作四级考试。 以明清科举考试为例,科举考试的第一级是童试。明清时期,在地方府、州、县分别设立学校,能进入其中上学的人,就是通常所说的秀才。取得府、州、县学学生资格的考试为童试。童试又称为小考或小试,俗称为考秀才。童试三年二考,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由当地的知县主持,考试日期多在农历的二月。县试有考四场也有考五场的。县试考试过关的学生才能参加府试。府试由各府的知府主持,府试考中的学生,才能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的学政主持,分...
为什么在殿试中很多考生写馆阁体来答卷?馆阁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字体? 在科举考试时代,主要用毛笔书写,因此,书法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必须要熟练掌握的一门技能。在科举的童试、乡试和会试中,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真才实学,因此书法并不显得特别重要。书法的重要主要体现在最后的殿试中。殿试最后的排名关乎官位的高低,如中状元者可以直接留在皇帝身边做官,而排名靠后的就可能被安排到偏远的地方任职。殿试只考策问,也就是针对政事和经义,由皇帝提出问题,考生来回答。策问答卷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并且强调书法。书写的字体要求黑、大、圆、光,也就是字体方正、笔画光圆、墨色乌黑,这种字体被称为院体台...
古代学生也热衷于买“优秀作文选”? 明清科举考试主要考的是八股文,只要文章写得好,就有机会考中。有人就从流传的八股文章中,选编成八股文选本,有的还加以评点,供考生学习、摹仿。明代,朝廷准许将乡试、会试中考生所答的比较好的试卷,选编成册,刊印发行,供后来的考生参考,这是选编八股文选本的开始。 当时的八股文选本,按选文的来源区分,有程墨、房稿、行卷和社稿等。其中程墨又称程文墨卷,主要选编举子应试的文章,因举子所作之文叫墨卷,也就是用黑色字书写的卷子,经负责选录的官员选录称为程文,所以叫程墨。明朝黎淳编选的《国朝试录》《明史》之中的《四书程文》,都是著名的程墨。房稿,主要选...
科举考试为防止作弊都有哪些高招? 在科举考试中,为了防止出现作弊行为,古人想出了各种方法,主要体现在考官、考生和阅卷几个方面。如为防止考官作弊,宋代创立了一种制度,即实行主考官临时差遣制,每次考试前才确定主考官,每次考试的主考官都不一样,并且考前保密,以杜绝考生找考官舞弊。同时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即主考官从接到任命开始,就得转移到贡院也就是当时的考场中居住,不允许外出或接待访客,以免漏题。 对于考生,也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考试规程。明、清两代,在童试应考前,童生应向所在县主管考试的机构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龄和三代履历等;并且还需要五人联保,并请本县一名廪生做担保人,...
为什么把上厕所叫作“出恭”? 出恭与入敬相对,它们合在一起的意思是说进出都要恭敬,本与上厕所没有关系。出恭与上厕所有关,源于古代科举考场中所用的一块牌子。从元代起,在举行科举考试的时候,考生进入考场后,就在一间狭小的号舍里答卷,不能随便走动和出入。因为考试的时间比较长,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果想上厕所,需要先去领一个上面写有出恭的牌子,才能走出考场去上厕所,从厕所出来后,再换取另一个上面写有入敬的牌子,才能重新回到考场,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考生随便离开座位。为什么要用出恭与入敬呢?因为古代很讲究礼节,尤其是对于官员而言;而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因此考生就要注意让自...
古代的学生上学背书包吗? 用来装书的工具,叫书箧(qi),又叫书笥(s),就是书箱。明代著名学者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这样描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xǐ),行深山巨谷中。这里的负箧就是背着书箱的意思,是说他在向老师求学时,背着书箱,穿着破旧的鞋,行走在大山深谷之中。书箱就是古代学子所用的书包,它是读书人的随身用品。在书包还没有诞生之前,读书人就是提着或背着便携式书箱,去私塾上课,去县城、省城甚至京城赶考。每个读书人都会把书箱视若珍宝,因为它是有知识、有身份的象征。书箱有木制和竹制的,有多种型制规格,有三层的,也有两层的,里面分层放笔、墨、纸、...
古代的学生也有校服吗? 古代的学生也穿校服。例如在明代,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国子监的学生,规定国子监的学生要穿襕(ln)衫。襕衫,也写作褴衫、蓝衫。襕衫本是唐代还没有当官的士子或刚考中进士的人所穿的服装。襕衫的样式为上衣下裳,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所以称为襕衫,一般用白细布做成。襕衫也是北宋和南宋时期的男性平常所穿的衣服。据记载,当时襕衫的选色、样式都是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与以前略有不同。中间为玉色,有比德如玉的意思。玉柔和晶莹,温润含蓄,所以多用玉来比喻人们纯洁、美好的品德。外有青边,为玄素自闲的意思。玄素自闲也就是说像天一样素雅的青色,自然能显示出...
现在有住校生,古代也有学生住校吗? 住校生是指平时吃住和学习都在学校的学生。古代很早就有了住校生。《礼记》记载: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外傅指老师。意思是说,儿童十岁到了上学读书的年龄,要跟着老师接受系统的教育,并寄宿在学校过集体生活。 汉代设在京师的太学招收各地的学子前来学习,其中就有住校生。《后汉书鲁恭传》记载: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是说汉代的鲁恭在十五岁的时候,和他十岁的弟弟鲁丕以及他们的母亲一起住在太学。 明清时期的国子监所招的学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朝廷为了便于管理,让他们平时都吃住在学校,并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如吃饭全由国家供给;衣服、帽子、鞋袜、被褥也...
古代学生放假吗?“准备过冬的衣服”还有专门的假期? 古代的学校也会在固定的时期给学生放假,不过每个朝代的假期制度不一样,以唐代为例,学生一年就有旬假、田假和授衣假三个假期。 唐代学生的假期与官员的假期密切相关。唐代规定,官员每十日放假一天,称为旬假、旬休或沐休。因为官学的老师同时也是朝廷的官员,所以老师每十天也会放假一天,官学的学生自然也会每十天有一个旬假。由于当时的官员多为地主出身,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有在农忙时给官员田假的规定,以方便他们回家处理农事。田假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农历五月正是北方小麦收割的季节,唐代规定五月给官员田假十五天。与此相对应,官学的学生每年五月也会放田假,只...
听说过留学生,可“还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 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在农业、商业、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日本政府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曾多次派遣使节来中国。但是遣唐使团是外交使团,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技术。为此日本政府第二次派出遣唐使的时候,同时还派遣了一些准备长时间在中国学习的青年和考察学习的青年。其中考察学习的学生叫还学生,在遣唐使回国的时候一起回国;长时间留下来学习的叫留学生。从此,留学生的称谓就沿用下来。 当时唐朝国力强盛,不光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很多周边邻国都派遣学生留学中国。很多史书提到了新罗(朝鲜古国...
“杏坛”指教书育人的地方,它和杏树有关吗? 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场所,现在多用来指教书育人的地方。 《庄子》里记载,孔子带领弟子出游,感觉累了就坐在杏坛上休息,弟子读书,他弹琴吟唱。《庄子》里面的很多故事都是寓言,不一定真实,但因它明确标示出孔子曾在杏坛讲学,所以后世的人就据此附会,在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前筑坛、建亭、立碑、植杏,用来纪念孔子。顾炎武《日知录》记载,在宋真宗年间,孔子的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修缮祖庙,就在孔庙大成殿前,在讲堂原来的地基上用砖石筑成了一个讲坛,并围绕四周种植了一些杏树,就把它命名为杏坛。后人于是就将此地作为孔子杏坛讲学遗址,历代都加以整修和改建。现今曲阜...
古人想看书可从哪里借阅?古代有图书馆吗? 我国古代把收藏图书的机构称为藏书馆,1910年在北京设立京师图书馆,才开始采用图书馆这一名称。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类似图书馆的藏书机构,除藏书馆外,还有室、楼、院、阁等各种称谓。古代图书馆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出现的。《尚书》记载,商代已有记录历史事件的书籍。殷商时代甲骨文的藏窖,是迄今见到的最早的文献保存遗址。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守藏室是已知有文献记载的早期政府图书馆,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就曾做过周代守藏室之吏,也就是管理藏书的史官。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皇帝曾经三次下令在全国搜集图书,并专门建立了收藏图书的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兰台石室等皇家...
看书基本靠抄?古代有书店可以买书吗? 在纸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书籍一般都是刻在竹简或写在布帛上,用竹简制作的书十分沉重且不便于携带,布帛书虽携带方便,但是成本十分昂贵。因此,当时书籍并不能被一般人所拥有,社会上也没有专门的书店。当时的书籍主要是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也就是说前人将书的内容背诵下来再教给后人。 我国最早的书店始于西汉。当时的书籍以竹木制成的简策居多,读书人要想得到书籍,最初只能靠从别人那里借书抄录,而且主要用于自己读,并不用于交易,后来逐渐出现了相互交换手抄经书复本的图书交易市场。随着书籍供求需要的日渐增多,就出现了专门出售书籍的书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
人们常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形容读书人脱离劳动,古代读书人真的不用参加劳动吗? 四体,指人的两手和两脚;五谷是稻、黍、稷、麦、菽的总称,泛指粮食作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是说四肢不勤快,五谷分不清,常用来形容读书人脱离劳动,缺乏常识。那么古代读书人真的不用参加劳动吗?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路掉队落在了后面,遇见一个年老的人,正用木杖挑着竹器向他走过来。子路就上前向那老人打听: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谁知那老人却说:四体懒惰,连五谷都不能分辨,怎么能算老师呢?说罢他就把木杖插在田中,开始耘田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本是一个山野村夫讽刺孔子的话,那么孔子到底是不是一个四肢不勤快,五谷分不...
“蟾宫折桂”为什么用来比喻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蟾宫即月宫。蟾蜍简称蟾,我国民间传说月亮上有只三足的蟾蜍,所以就用蟾为月的代称,月宫又称为蟾宫。在神话传说里,吴刚因学仙犯了错,被贬到月宫去砍桂树,桂树高五百丈,随砍随合,怎么也砍不倒。用蟾宫折桂比喻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这一比喻义来自晋代的郤诜(Xshēn)。 晋代的郤诜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年间,郤诜因为在举贤良对策考试中文章写得好,被朝廷授予议郎的官职。后来他出任雍州刺史,临行前晋武帝问郤诜:你自己觉得自己怎么样?郤诜回答说:我在举贤良对策考试中考中第一,就好像是在桂树林中折了一条桂枝,在昆山中拾得一片玉石。意思就是说我的...
为什么把写得好的文章称为“大手笔”? 大手笔又作如椽(chun)笔,这个典故出自唐代房玄龄等人所编写的《晋书》,里面有这样的记载,王珣在晋武帝时担任尚书右仆射,有一次做梦被授予一支像椽那样的大笔,他以为将有重要文章要作。果然后来晋武帝驾崩,朝廷命王珣撰写皇帝逝世的有关文件。这里的大手笔,指的就是旧时有关记载朝廷大事的文字。后来就用大笔或大手笔来喻指朝廷的诏令文书,也用以称颂有名的文章家或其作品。如张说与苏颋(tǐng)是唐文人,其中张说被封为燕国公,苏颋被封为许国公,二人以文章驰名,朝廷很多重要文件多出自他们两个人之手,所以被当时的人称赞为燕许大手笔。...
为什么把没考上称为“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后人范公偁(chēng)所写的《过庭录》,意思是在考试中失利,没有考上。为什么它会与没有考上有关呢? 范公偁在《过庭录》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吴地(今苏州一带)有一个名叫孙山的人,是个说话很幽默的才子。在大比之年,孙山要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他的一位同乡的儿子正好也要去参加考试,于是同乡就托孙山带他儿子一同前往,方便相互照应。考试结束后发榜,榜上有名的就表示考中,名字不上榜的就表示没有考中。孙山有幸榜上有名,考中了,但他在考中的人当中,名次最低,所以他的名字被列在榜单的最后面。和他一同前去参加考试的同乡的儿子...
“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斗大”是多大? 人们常用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来形容一个人文化水平低,识字很少或不识字。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也常有斗大的字认不上两石(dn)斗大的字不认得一筐斗大的字不识半箩巴掌大字识不满一斗核桃大的字,没有认得一巴掌西瓜大的字识不了一担等其他类似说法。如金庸《鹿鼎记》二十九回里韦小宝曾这样说自己:我虽然做过和尚,但西瓜大的字识不了一担,借经书去看,皇上恐怕不大相信。咱们得另想法子。 在古代,筐、箩和担都是常见的用来盛放物品的器具,斗和石都是容积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古人一般用毛笔书写,用毛笔写出来的字,既有印在书上的蝇头小楷,又有题在匾额上斗大的字。...
为什么用红笔写信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喜庆吉祥的颜色。但是倘若用红笔给人写信则会让人不悦,这是为什么? 古代人们使用红笔的场合非常有限,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皇帝批阅奏折时。古代帝王用朱笔批阅奏折,朱笔就是蘸朱砂的毛笔,世人称之为朱笔御批。其次,每逢皇帝举行祭祀大典时,帝王都会亲自用朱笔抄录祭天文书,以此表示君权神授,老百姓们自然不敢擅自用朱笔写字。现在,这两种情况都距离我们有些远,让人们忌讳的丹书不祥则根源于第三种情况。古代监狱和牢房里的狱卒是用朱笔记录罪犯的姓名,直到现在,处以极刑的罪犯都是在其名字后面用红笔打上钩或叉。因此人们十分忌讳用红笔写...
“酒窝”名字的来历跟酒有关系吗? 古人酿酒时,为了舀酒方便,在发酵容器中做出个小圆坑,人微笑时脸上出现的小圆窝与小圆坑形似,酒窝因此得名。因为酒窝笑的时候最明显,酒窝也被称为笑窝。 同时,因为酒窝形似梨子底部的凹陷,又获得了梨涡(wō)(同梨窝)的名字。后来文人也常用梨涡来指称酒窝,或者借指美女。 最早关于酒窝的赞美见于《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句现在还常被用来称赞美女笑起来酒窝醉人,眼眸转动时黑白分明,俏丽迷人。这里的倩字就是指微笑时出现在两颊的酒窝。 酒窝能为人的相貌增添甜美之感,还能增加亲和力,因此历来饱受称誉。其实,酒窝的学名是面靥,是面部皮肤与...
额前的头发为什么被称作“刘海”? 古时候,女孩子到了十五岁时便把头发盘起来,表示成年;男孩子则于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到二十岁时要束发戴冠,举行冠礼,表示成年。而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们常用垂髫代指儿童,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写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黄发指老人,垂髫则指儿童。但男女幼童所留的头发又是有区别的:男孩子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称为兆;女孩子留的是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叫作髦。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留孩发。 到了唐代,民间出现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一位仙童,名叫刘海,刘海的前额总是覆盖着一列整齐的短发,模样童稚...
古代男子也化妆?据说写《七步诗》的曹植不化妆不见人。 最早关于男子修饰容颜的记载大概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汉书》记载,汉代流行在公务员的帽子上插鲜艳的羽毛,脖子上傅上白粉,称为羽林郎。古代的公务员毫无疑问都是男子,那个时候,女子是不能出来工作的。 实际上,在儒家文化中,仪容与人格理想是相联系的。君子待人接物时必须注意仪容的修饰。仪容不整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讲究礼仪的表现,这样的人很难立于天地间。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根基,儒家的仪容观也被广泛接纳。实际上,仪容整洁是古代官员的一项考核指标,所以历代为官的男子,基本上都比较重视仪表。但士人们像女子一样化妆打扮,却并非社会的主流,除了在思...
古人也近视吗?他们的眼镜什么样? 据传,明代有一首嘲讽近视眼的打油诗: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由此看来,古人也近视,但他们有眼镜可戴吗? 宋朝已经有人尝试用水晶制造眼镜。明朝出现了单照镜,类似于现在的放大镜,可以随身携带,但只能拿在手里。明代的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觉得单照镜使用不方便,于是用水晶制出了可架在鼻梁上的带眼镜腿的双镜片眼镜。此外,他还掌握了对光(验光)技术,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各种光度的镜片,让不同年龄和视力的人可以选择配戴,这是我国自主验光配镜的...
为什么“丹凤眼”在古代被认为是尊贵和美貌的象征? 说到丹凤眼,最有名的人物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关羽。《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关羽的外形: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公被学武之人尊为祖师爷,称为关二爷。关羽的相貌描绘,衬托出他义薄云天、武功盖世的形象。这里单说一下丹凤眼,按照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丹凤眼是最美丽高贵的眼睛。凤指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极为美丽高贵,在古代是皇后的代表。世界上并不存在凤凰,但是凤凰的形象一直流传了下来。丹凤眼形状狭长,内眼角微微呈钩状,眼裂向上、向外倾斜,外眼角上挑,多为单眼皮或内双眼角上翘,类似凤凰的...
“感冒”成为请假利器古已有之?这件事古今惊人的一致。 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可是,感冒这个高频率医学名词,却不是出自医学典籍,而是出自官场。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那时候全国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国子监。和现在的大学一样,太学也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和管理规定。太学的学子们也是住集体宿舍的,如果有特殊情况要在外留宿,必须要在请假簿上登记。登记最多的请假理由,你猜是什么?对了,就是感冒,不过那时候叫感风,以至于请假簿又被称为感风簿。太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成为官员,自然,感风这个百用不爽的请假理由也就被光荣地引入了官场,成为官员逃避当值、托故请假的利器。 感风一词源自中医理论,是感受到...
关公为什么是红脸形象? 关公即关羽,他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生活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于关公的外貌,只提到了他的美髯,并没有记载关公是大红脸,而在其他史学典籍中,也没有任何这样的记载。所以我们可以做出判断,真实的关羽并非大红脸。那关羽的红脸形象,是怎么产生并流传至今的呢?这其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首先,在民间,红色脸谱象征着驱邪,人们认为红色是鲜血的颜色,是鲜活生命的象征,具有强大的避邪作用;依据儒家思想来看,红色是正色,是堂堂正正、高贵的颜色,代表正义;另外红色与血有关,能体现男人的血性;再者,...
包公为什么是黑脸形象? 包公是对包拯的尊称。包拯是北宋重臣,在《宋史》及其他史料中,都没有关于包拯外貌特征的记载。从合肥包公家祠以及各地所建包公塑像来看,包公是白面长须,面目清秀的儒生形象。那包公是如何变成黑脸的呢?这还得从历史文化中找原因。《宋史》中记载包拯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等都惧怕他,不敢胡作非为。至于疏通关节走关系的,不论亲疏贵贱,包拯一概拒绝,只认法不认人。因此,就有人说他是个不讲情面的包黑脸,这当然并不是说他的皮肤黑,而是形容他铁面无私。因为铁是黑色,黑脸即铁脸。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层因为拥有特权而为所欲为、...
古人有没有牙刷?他们如何清洁牙齿? 虽然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牙签的雏形,但是并不普遍。含漱法更简单些,就像我们现在用漱口水一样。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古人已会用盐水来清洁牙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里说,每天早上放一点盐在嘴里,用温水含着,可以使口齿牢密。除了盐,还可以用浓茶。饮食完毕用浓茶漱口,既可以去油腻,又可以去齿中肉。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了有维生素外,还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有抗菌和杀菌的作用。除了盐和浓茶,还有用酒漱口的。 到隋唐五代时期,揩齿法开始流行。揩齿法主要有手指揩齿法和杨枝揩齿法。手指揩齿法出现在晚唐的敦煌壁画中,古人用右手中指蘸些...
“七尺男儿”有2米多高?这么说,古代的“巨人”还真不少。 《汉书》上说项羽身高八尺二寸,小说《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和赵子云身长八尺,如果按照现代标准(三尺为一米),那么项羽、诸葛亮和赵子云就都是超过2米的巨人了? 事实上,古代的尺比现代的短,而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尺子(如木尺、铁尺、铜尺、竹尺和骨尺等)长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朝代越早,尺子越短。尺源自人们用手量物。《孔子家语》说:布手知尺。现存的商代骨尺和牙尺,长度在15~17厘米,大约为妇女手掌张开后从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也称为一拃。而周代的一尺大约为23厘米,是男性的一拃,都比现在的一尺(约33.3厘米)短很多。有关专家根据各种古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