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蜻蜓被称为“中国螺旋”,它和直升机上的螺旋桨有什么关系? 竹蜻蜓是一种古老的玩具,早在西晋时期,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就有对它的描述。 竹蜻蜓为什么能升上空中呢?这是因为竹蜻蜓旋转时,旋转的叶片形成向下的强风,空气则给竹蜻蜓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当反作用力大于竹蜻蜓的重量时,竹蜻蜓便飞了起来。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竹蜻蜓的奥妙。明朝末年,苏州有一个巧匠叫徐正明,经过10多年的钻研,他终于造出了一架会飞的机器。这种机器有一个竹蜻蜓一样的螺旋桨,有一把用来坐人的圈椅,机器中有齿牙交错的机关。踏动踏板,螺旋桨开始转动,机器就飞离地面。这架机器能飞起一尺多高、几十米远,能飞越一条河流。可以说,这就是直...
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 指南针在指示南方的同时也指示着北方,可它为什么不叫指北针呢? 古代人们在劳动、生活当中接触到了磁铁矿,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后来,人们发明了具有指南功能的司南。司南由一把勺子和一个地盘组成。勺子是由一整块磁石制成的,磁南极那一端被磨成勺子的长柄。地盘是一个铜质的方盘,中央有光滑的圆槽,四周刻着表示24个方位的格线和文字。勺放入圆槽可以灵活地转动,当它静止下来的时候,长柄总是指向南方。司南以南来命名,正是由于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这一特征。 不以北命名还和人们的传统习惯有关。在古代,人们习惯依靠星辰来辨别方向。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观察位于北部天空...
如何使一条普通的“钢片鱼”变成带磁性的“指南鱼”?古人是这样做的。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石具有指示南北的特性,最早的指示南北的工具司南正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但是天然磁石非常脆弱,在琢制过程中容易损坏,受打击或受热之后,磁性会变弱甚至丧失。于是,经过反复试验,人们发明了各种人造磁铁。 据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因为天气原因无法辨明方向时,可以用指南鱼辨别方向。指南鱼的外形是一条鱼,用薄钢片做成,钢片长为两寸,宽为五分。当需要指向时,只需要将它放入一碗水中,漂浮的小鱼的头部会始终指向南方。钢片本身是没有磁性的,必须磁化,使它变成磁铁。《武经总要》给出了磁化的方法:将铁片剪成鱼的形状后,放在炭火中烧...
三国时代的科学家复原了一种失传已久的指南工具,他是怎样做到的? 指南车是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史书记载,距今四千多年前,黄帝和蚩尤(chīyu)作战,蚩尤为使自己的军队不被打败,便作雾气使黄帝的军队迷失了方向。黄帝制造指南车辨别方向,终于打败了蚩尤。后来,东汉的伟大科学家张衡就曾利用纯机械的结构,创造了指南车,可惜方法失传了。因此,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指南车只是一种传说中的东西。 三国时的机械大师马钧对传说中的指南车极有兴趣,决心要把它重造出来。然而,一些思想保守的人都持怀疑态度。有一天,在魏明帝曹睿面前,一些官员就指南车和马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有人嘲讽马钧说:那我们打个赌吧,看看你能不能做出来。于是魏明...
我国古代也有立体地图?糯米、面糊居然都可做材料! 立体地图是以三维立体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理现象的地图,也称3D地图,我国古代也有立体地图吗? 答案是肯定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中以水银为江河和大海,模拟了真实的地面世界,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立体地图。秦汉时期,军事将领们已经能在准确描绘地形特征的沙盘上拟定计划、制订战略。东汉时,将军马援便做了一幅立体地图,他以糯米为材料,准确形象地制作出了山谷、河流,把敌我双方的形势描绘得清清楚楚。马援的作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立体军事地图了。 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地图出现在北宋。1069年,科学家沈括出使辽国,当时北宋和辽国处于敌对状态,为了解对方的地理形...
这幅地图采用了什么先进的绘制方法,而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为“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 用比例尺绘制地图的方法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被称为定量制图法,它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张衡最先把矩形网格坐标应用于地图,通过计算网格中横轴和竖轴的坐标来确定地面上的具体位置。采用这个办法,可以免除图形本身(比如大山或河流)对图上距离的干扰,而且方位和距离的计算更加精确。张衡发明的矩形网格坐标有点像今天的照相微缩技术,成功地缩小了实际距离在地图中的尺寸,为比例尺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后来,西晋科学家裴秀对张衡的定量制图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基本原则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和迂直。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唐朝科学家用了什么先进的方法来绘制世界地图? 贾耽是唐朝时期的地理学家,从小就喜欢读地理书籍,后来,他参加科举考试,当了朝廷官员,又被提升为鸿胪(l)卿兼左右威远营使,这是一个 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能和很多外国人打交道。工作之余,贾耽也不断进行地理研究。 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贾耽有空就去问那些外国使节:你们的国家是什么样子?靠海还是临山?平原多还是丘陵多?你最远去过什么地方,那里又是什么样子?外国使节就告诉他自己国家的地形地势。贾耽听在耳里,记在心上,又找来国人画的一些外国地图,请外国使节看有没有错误。 就这样,他的地理知识越来越丰富。这时候,因为唐朝走向衰败,很多地方陷入军...
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是如何写成的?背后有你不知道的故事。 郦道元是北魏的地理学家,年纪轻轻就已游遍了北方的山山水水。游历使他大开眼界,也对各地的水文地理、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都有了真切的了解。郦道元还酷爱读书,他读书范围很广 ,除了正统的经史子集外,其他方术、医卜、地理、天文类都无不喜读。 《水经》据说是汉代桑钦所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记述全国河流状况的书,文字简略,郦道元决心用当时的地理知识为《水经》作详细注解。 为了给《水经》作注,他有目的地对一些山水进行了实地勘察。他经常沿着一条河流,从上游一直走到尽头,足迹遍及今天的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等广大地区。每到一个地方,...
现在的汽车可以自动计算里程,古代也有可以计算里程的马车吗? 我国古代有一种会自动计算道路里程的车辆,这就是记里鼓车,又叫记里车司里车大章车,它有每行一里路就击一下鼓、每十里就敲一下钟的功能,因此得名。西晋的《古今注》里有关于记里鼓车的最早的描绘,它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一座钟,下层置一面鼓,每一层有一个头戴高冠、身穿锦袍的木头机械人。车每走一里,下层的木头人就击鼓一次,鼓被击十次后,上层的木头人就敲一下钟。根据击鼓和敲钟的情况,人们就能知道走了多少里程。 记里鼓车并不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使用,它是皇帝出行时的仪仗车。皇帝出巡时,在漫长而华丽的仪仗队伍里,由四匹马牵引的记里鼓车排列在车队的第二位。它...
橹板是船舶的一种推进工具,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难道和鲁班有什么渊源? 橹板也叫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划船工具,历史非常古老,其发明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秦汉时期。 橹是在桨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但是工作效率却远远高于桨。橹的形状和桨相似,但是长度大大加长,靠在船尾。操船时,置于船尾的橹摇动起来,好像是鱼的尾巴,更和仿生学相吻合。橹在入水的一端有一个弧形的剖面,划动时形成推力,推动船只前进。在摇橹的过程中,橹可以改变角度,控制船的方向,起到船舵的作用。同时,橹在工作中始终不露出水面,能够不间断地摇动,使船拥有持续的动力。此外,橹用起来还非常省力,它利用了杠杆原理,支点设置在橹的中央位置,只要稍稍加力,橹就能大...
即使船身破了洞,船也不容易沉没,古代的这种船为什么不怕进水? 在大江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如果船身上有了破洞,就有可能进水沉没。为减少这种风险,古人对船舱做了一些改造,即使船身上出现几个大洞,船也不容易沉没。这种船舱就是水密舱。 水密舱的发明灵感可能来源于竹子,竹子里面中空,关节与关节之间有各自独立的空间,这就是节状空腔结构。人们根据这种结构,把船舱分割成为各个密闭的独立空间,这就成了水密舱。水密舱的舱壁使用的是坚固的立式隔板,人们在隔板上刷上遇风很快硬化的桐油,再用麻丝、石灰把隔板之间的缝隙紧紧密封起来,即使隔板对面盛满了水,隔板也不容易破损和渗水。厚实的隔板还起到了支撑船体的作用,能帮助船体抵...
体型庞大的船不容易操纵,古人是怎样让它运行自如的呢? 如何控制大船的方向呢?大约在商代,古人找到了办法,他们在船尾中部增加一条桨,成为尾桨,通过不离开水面的左右摆动来控制船的方向。这种尾桨,人们取了个名字叫舵桨。这种舵桨就是后世的导向装置舵的始祖。从此,船就没有离开过舵。1974年,在湖北西汉墓中出土的木船模型上有五把长桨,其中四把在船的两侧;另一把靠在尾部的舷边,这就是舵桨。柁还能帮助船只不偏离航向,使它顺利地抵达目的地。由此可见,舵在汉代已经有了广泛的使用,船已经完全离不开舵了。 人们进一步改变舵桨的形状,将之由长形变圆形,同时也改为垂直安装。这种舵被称为垂直舵,它已经完全从桨的形状蜕...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的肯尼亚,他是靠什么来导航的? 明代郑和下西洋,航船从江苏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的肯尼亚,他是靠什么来导航的呢?这就要提到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利用指南针进行海上导航的是11至12世纪北宋时期的海船,北宋之前,海上航行的人们只能靠日月星辰来确定方位,一旦遇到阴雨天气,就一筹莫展。航海技术引入了指南针之后,人们就能够克服天气的不利影响,使航行更加安全便利。指南针经过不断改进,发展成为精密的罗盘,在郑和下西洋时充当了可靠的导航工具。 据说郑和下西洋时,船队带着48只罗盘,但这些罗盘的指针所指的并不是地球的正南正北方向,必须通过专业人员精确的计算予以校正,才能...
古代的桨轮船能日行百里,它为什么能跑得这样快? 公元417年,东晋大将刘裕率部北伐,在长安城附近的渭水边上与后秦军队展开激战。刘裕手下的将领王镇恶指挥一队水军溯流而上,他们所乘的小船用布蒙起来,从外面既看不到人也看不到船桨,却依然划得飞快。 原来,这种船叫桨轮船,船的侧面或尾部装有带桨叶的轮子,就像车轮一样,因此也叫车船。人们踩动桨轮轴,轮轴上的桨叶不断向后拨水,推动船向前驶去。因为桨轮的一小部分浸入水中,大半部分露出水面,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明轮。桨轮船把船桨改换为桨轮,动力方式由船桨的间歇推进改为车轮运转的连续推进,大大提高了船的行进速度,这在船舶技术上是一项重大进步。实际上,它就是...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如何让一面铜镜变得光亮,可照见人影呢? 铜镜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其实它的制作材料并不是纯铜,而是铜和锡的合金,也就是青铜。战国时期记述手工业工艺规范的文献《周礼考工记》记载了铜镜制作的合金比例:铜锡各一半。后来,人们在合金中加入了铅,铅在凝冷时不会收缩,铸出的镜子正面更平整,背面花纹更清晰,大大提高了铜镜的质量。 那么,如何让一面铜镜变得清晰光亮、可以照见人影呢?首先要把镜面打磨平整,先用泥土制成一个叫作定盘的平面状器物,然后把镜面贴在定盘上轻轻旋转,经过这种打磨之后,镜面就变得平整而光滑。然后再用细土和炭来仔细研磨镜面,使镜面变得更加细腻。研磨是制作铜镜最费时、费工的...
《诗经》中就有使用“救生圈”的记载?古人的救生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意思是说,葫芦干了,可以摘下来挖空挂在腰上,这样就能使身体漂浮在水面上,轻松地渡过河流。庄子在《逍遥游》中也介绍了葫芦的这种用途,他颇为浪漫地描述,把一只巨大的葫芦剖开,就可以乘坐着它漂浮在大江大湖之上。古代最原始的救生圈正是这些大葫芦。宋朝之前,在河里、海上谋生的人们大都在船上准备着若干只葫芦,以备不时之需。人们还把几个葫芦绑在一起,以增加浮力,进一步保障安全。古人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作腰舟。 到了宋代,救生圈有了跨越式的进步。这时候的救生圈和今天的救生圈一样,已经是整齐的圆环的形状。当时...
靠测量日影长度计时的圭表算是表吗? 准确地说,圭(guī)表并不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而是一种把握和总结时间规律的仪器。使用圭表时,人们把圭平置于表的北面。太阳照射着表的时候,圭的上面就会出现表的影子。人们根据影子的方向、长度来测量和比较日影在每日、每月、每年的变化。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发现一天之中表的影子在正午最短,早上和傍晚影子则较长,又发现一年之内夏至日正午时表的影子最短,冬至日正午时表的影子最长。人们连续两次测得表的影子的最长值,算出这两次最长值之间相隔的天数,就确定了一年的时间长度是365天多一点。同时,人们根据连续观测到表的影子的长度,划分出四个季节,制定了严密的历法...
俗话说“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为什么在风箱里会两头受气? 生产、生活当中,人们往往需要风力的帮助,这就催生了风箱。风箱的前身叫橐(tu),也称橐龠(yu),是用牛皮制造的风袋。橐龠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汉代被广泛运用于冶炼行业,后来,人们不断改进鼓风设备,直到出现了风箱。在敦煌榆林窟西夏壁画中,我们能看到古代最早的双木扇风箱。它依靠箱体上木板一开一合的运动来产生气流,木板的开合需要借助人力或畜力,把它安装在靠水力驱动的机械上之后,效率才可以得到改善。 唐宋时期,出现了拉杆活塞式风箱,木扇风箱就慢慢被取代了。活塞式风箱的主体是一个类似汽缸的长方形箱子。拉杆活塞下方与对面的箱壁上各有一个进风口。...
两千多年前的鼓风机是如何运作的?看完不禁想为古人的智慧点赞! 汉光武帝时,杜诗任南阳郡太守。在任期间,他除了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外,还做了两件在科学技术史上有意义的事:一是兴修水利,一是制作水排。 什么是水排呢,就是水力鼓风机,用于冶金。要获得液态生铁,需要非常高的炉温,有风才能提高炉温,所以鼓风技术对于生铁冶铸的发展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从商周以来,人们先是靠人力鼓风,后来发展到用畜力,比如用马作为动力来鼓风的马排。 据说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杜诗在南阳郡视察,路过一个铁匠铺子,里面热浪逼人,操作鼓风机的铁匠更是满身大汗,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杜诗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他看了十分心痛,就走过去关切地问...
“科学达人”墨子破解了什么先进武器,从而挽救了一个国家? 战国思想家墨子和他的墨家学派是一个科学家集团,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墨子还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般(一说即鲁班)相媲美。墨子很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般还要高明。 墨子非常反对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受灾难的混战。一次他听到楚国要利用公输般发明的云梯去侵略宋国。云梯是什么样子呢?它有点像现在消防车的梯子,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古代的云梯,有的下面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因此也被称为云梯车,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还带有滑轮等升降设备。 墨子急急忙忙地亲...
古代海战中也有威力巨大、杀伤力强的武器吗?我国古代的水雷是什么样子的? 火药发明之后,出现了很多爆炸性火器,水雷就是其中一种。南宋时期,钟相、杨幺的起义军在洞庭湖和官兵作战,发明了一种叫木老鸦的水下武器。士兵潜入水中,将不怕浸水的火药包挂在敌人的船底,然后将其点燃,引发爆炸。人们还发明了一种漂雷,又叫混江龙,它能顺着水流漂到敌船附近爆炸,猝不及防地杀伤敌人。这两种雷可以说是水雷的雏形。 明代时,出现了一种叫水底龙王炮的漂雷,其内部填充了大量黑火药,外壳是牛膀胱,引信是香,用防水的雁翅管和羊肠给香火通气。牛膀胱坠在水面上的一块木板下面,下面吊坠上石块,即使风高浪急,也能保持重心平稳地漂向敌军。为了保证龙王...
有句话说“千锤百炼始成钢”,生铁是如何“百炼”成钢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国家,早在春秋时代,就出现了用生铁做成的器具。生铁含碳量高,质地脆,容易断裂。在长期的冶炼实践中,人们发现,由生铁可以冶炼出质地坚硬的钢,于是出现了各种用生铁炼钢的方法,也就是减少生铁中的碳元素含量的冶炼方法。 生铁脱碳法产生于战国时代。铁制品在加工过程中,要先加热、锻打,冷却后再进行加热和锤炼。这样反复加工多次,每一次都会使铁制品中碳的含量减少一点,铁制品也逐渐变得更加坚硬、纯粹,最后百炼成钢,因此生铁脱碳法也叫百炼法,后世便有了千锤百炼始成钢之说。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有其他的炼钢法。炒钢法也是一种...
《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去毒”其实是为解“生化武器”的毒?古代有哪些生化武器呢? 化学武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时候,人们制造出一种原始的毒气弹,专门用来驱赶地道中的敌军:在炉子里燃烧芥末,同时用风箱扇风,把芥末吹入地道。刺鼻的味道使敌军涕泪横流,只能退出地道。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化学武器攻击。 火药产生之后,出现了威力大、战斗力强的生化武器。宋代有一种梨花枪,它把普通的长枪和火器结合在一起,在长枪的头部系一只竹筒,竹筒中填充火药和迷药的混合物,用泥封住竹筒,外面伸出引线。作战时,距离敌人四五丈远点燃引信,火药像万朵梨花喷射而出,百步之间硝烟弥漫,敌人被烟熏火呛,无法睁眼,趁这个时机挥枪厮杀,往往能取胜。 南宋...
活字印刷术究竟“活”在哪里? 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前,印刷书籍用的是雕版印刷,即在一个固定的木版上雕刻文字,然后一版一版印刷。雕刻一套书版耗时很长,工作量大,有错误也不便修改,很不方便。活字印刷就灵活多了,它把模板中的单字解放出来,成为使用灵活的字模,根据书稿,把字模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然后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北宋发明家毕昇。最初,毕昇先用木头做字模,木材遇油墨会膨胀,字迹模糊不清。毕昇又改用胶泥做字模,印出来的字迹非常清晰,于是,胶泥活字开始进入到印刷业当中。印刷当中,工人们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用来印刷...
活字印刷术出现后,雕版印刷术还存在了几百年,它为什么没有被淘汰?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雕版印刷术却没有被淘汰,反而继续存在了几百年,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雕版印刷术有活字印刷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活字印刷术印刷文字是很方便的,可是要印刷复杂字符、图画和图表时,它就不如雕版印刷术了。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就是图文并茂的书籍,它的卷首画着释迦牟尼向弟子说法的图画,线条流畅,人物生动,非常华美,达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作品依靠活字印刷技术显然无法完成。 雕版印刷术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彩色套印。雕版印刷品开始只有单色,五代时,人们在图画的轮廓线内添上了不同的颜色,印出来的图案就成彩色的了。...
陶和瓷是一种东西吗?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陶器在我国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人们在用火时,发现黏土被烧后变得非常坚硬,于是就用黏土做成器物,搁在火里用高温烧制,这样烧制出来的器物就是陶器。后来,陶器烧制越来越讲究,就地取材变成了选材,就地烧制变成了进窑集中烧制。这时候的陶器不再龟裂和变形,有了相当的硬度,还降低了吸水性。随着制陶工艺逐渐成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出现了使用各种不同工艺制造出的异彩纷呈的作品。商代白陶、西周硬陶、汉代釉陶、唐朝的唐三彩、宋辽时期的三彩器,以及明清紫砂壶等,都是陶器的杰出代表。 由于烧制材料的限制,陶器有三个缺点,一是易吸水...
泉水熬干后就得到了黄灿灿的铜?这是什么“神水”? 我国古代有一种炼铜方法是用水炼铜,水是指胆矾水,是一种天然的硫酸铜,含有大量的铜离子。水法炼铜,就是把铁浸泡在胆矾水中,胆矾水与铁发生化学反应,水中的铜离子被铁置换,成为单质铜的一种产铜方法。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张潜的科学家写成了《浸铜要略》一书,详细介绍了水法炼铜的方法和技巧,张潜因此被称为水法炼铜的鼻祖。这个时期,水法炼铜成为产铜的重要方法。水法炼铜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富含胆矾水的地方挖掘沟槽,沟槽的底部铺上茅席,把碎铁丢入槽中,引入胆矾水,胆矾水和铁发生化学反应,茅席上就出现了一层铜。第二种形式是把生铁锻造成薄而宽的铁片,丢入...
2000多年前就用上了天然气?古人是如何发现和利用这一优质能源的? 在四川成都扬子山汉墓中,出土了一块汉代画像砖,上面有一幅井火煮盐图,描绘了人们从一口井中取火,用竹筒把火引入盐井煮盐的场景。这幅图画是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天然气的最早记录。 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也有少量的烷烃和烯烃,极易燃烧。四川一些地区的地表下面盛产天然气,当地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开凿盐井时就发现,这种产生于盐井中的气体能够点着,是很好的燃烧材料。于是,人们用竹筒把这种气体收集起来点燃,走夜路时用作照明的火把。当时,用大铁锅等容器煮盐井里的卤水,是获得盐的重要方法。人们发现用盐井里的气体作燃料煮盐,火力比普通的柴草旺盛,出盐也要...
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出现在中国?中国古代的钻井技术有多厉害? 我国的钻井技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除了获取水源以外,古人还发现可以通过钻井获得地下蕴藏的盐和天然气。清代,四川自贡出现了许多深达500多米的天然气井,其中燊(shēn)海井是世界上第一口由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它开钻于道光十五年(1835),井深1001.42米,在钻井技术史上堪称世界之最。 钻井首先离不开钻头。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结实耐用的钻头不断被生产出来。古代的钻头有两种,大钻头长达3米,重达140公斤,主要用来钻开地表层的岩石;小钻头长不到1米,重量在几十公斤,主要用于拓宽大钻头所钻的孔。缆绳方面,古人在钻井时特别使用了竹缆。竹缆就是用竹篾绞成的粗索,...
预言成真!这种我国最早发现和使用的物质,为什么被沈括断定日后会“大行于世”? 我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秦汉时期,人们便掌握了凿井取天然气煮盐的技术。后来,人们在天然气的下方发现了石油并进行开采。由于这种富含天然气的井被称为火井,从它里面发现的石油就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火井油。石油也叫火油猛火油,是因为它具有可以燃烧、遇水不灭的性质,这种性质被广泛用于军事方面。北宋时武器专家曾公亮的《武经总要》详细记载了如何以石油为原料制造出颇具威力的进攻武器猛火油柜。明代又有了盛油引火车一种用石油来纵火的攻城武器。此外,在火药配方中,古人还使用了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产品―沥青,来控制火药的燃烧速度。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