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发明火柴的人是谁? 火柴是由谁发明的呢?根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由我国在公元577年发明的,当时是南北朝时期,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烧饭都成问题,当时一班宫女神奇地发明了火柴,不过我国古代的火柴都只不过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其后在元朝时期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就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一度被中国人称为洋火的现代火柴。洋火能借助摩擦生火。而发明这种火柴的人是英国的沃克,他在公元1826年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涂在火柴梗上并夹在砂纸上拉动便产生火。 可是早期生产的火柴有两个非常致命的缺点:(1)白磷是非常稀少的,遇热容易自燃,非常危险;...
是诸葛亮发明的“孔明锁”吗? 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动动脑筋可拆解,但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关于孔明锁的发明人,历来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 另一种认为是鲁班发明的,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六根木条制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
你知道信封的来历吗? 信封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当时,文书和书信大都是刻写在木板和竹简上,为了保护书信完整无损,就用两块刻成鲤鱼形的木板夹在文书简牍的外面。木板上还刻有三道线槽,用绳捆绕三圈,然后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线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封上黏土并加盖印章,以防私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信封。 魏晋以后至南北朝时期,书写材料逐渐由木质演化为纸质。信封改为由两片厚蓝纸制成,但两边还画有鲤鱼图,自然不再用泥封了。直到盛唐时期,中国人仍在仿制鲤鱼形信封。所以,中国古代又把信封称为双鲤、鳞鸿。...
我国古人的被中香炉究竟是什么样的? 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 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 同样,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 被中香炉的最早记载为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1963年在西安沙坡村出土的唐代银质被中香炉,球体外径50毫米,制作精细、镂刻雅致。被中香炉不仅是一种艺术珍品,从结构学的观点看,也是一项重要创造。...
古人在雨天有雨衣穿吗? 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起雨衣。最早的雨衣为草制品,名蓑,又称蓑衣。《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汉代的毛亨注释:蓑,所以备雨;笠草衣也。蓑草为贱物,轻易可得,在很长时期内,人们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 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了比蓑衣进一步的雨衣,是用丝绢一类纺织品涂上油以后做成的,因称油衣、油帔。除蓑草、油绢外,古代雨衣还有用粗麻、棕丝等材料制成的。 《北齐书文苑传》中有首戴萌蒲,麻制成的雨衣。棕丝是棕榈树皮上的一种纤维,经过加工、整理,也可以编织成雨衣,俗谓棕衣。与此类似的材料,还有油葵叶,也非常适宜制作雨衣。不过这种...
古人是如何发明测程仪的? 计程仪又叫测程仪。三国时期吴国海船航行到南海一带去,有人写过《南州异物志》一书,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在船头上把一木片投入海中,然后从船首向船尾快跑,看木片是否同时到达,来测算航速航程。这是计程仪的雏型。一直到明代还是用这个方法,不过规定更具体些,就是将一天一夜分为十更,用点燃香的支数来计算时间,把木片投入海中,人从船首行至船尾,如果人和木片同时到,计算的更数才标准,如人先到叫不上更,木片先到叫过更。一更是三十公里航程。这样便可算出航速和航程。 我国古代这种计程的方法,和近代航海中扇形计程仪构造很相似。扇形计程仪也是用一块扇形木板,不过...
你知道是谁发明的杆秤吗? 对于杆秤的发明人,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商人陶朱公,他受到打水的横杆启发,发明了杆秤。陶朱公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共十六颗星星为记,在秤杆上刻制十六颗星花,故称为十六两制秤。秤杆有骨杆、木杆、金属杆(铜杆、铝杆);秤砣有石砣、金属砣;提绳有二提绳、三提绳。计量单位的演变,由夏商时期使用铢和两,发展到周朝时期铢、两、金、钧、石(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十钧为一石)。直到解放后,为方便买卖双方计算,才改为十两一斤。近年,又采用国际通用的千克计量。 另一种说法认为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
琉璃制作工艺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琉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因其产量稀少,被视如珍贵的玉器。 西汉晚期,我国出现了一种胎质为普通红色陶土、表面以低温烧成的釉陶,色彩有绿色、黄色或黄褐色。琉璃制作工艺至此真正出现。 北魏时期,佛教盛行,与佛教有关联的琉璃此时也迅速发展。《魏书大月氏传》中记载: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从此,琉璃产量迅速扩大,制品由贵重的服饰点缀物扩展到器皿、摆设及宫廷建筑,琉璃制作工艺逐渐普及。 唐宋时期,唐三彩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元明以来,我国琉璃产地星罗棋布。而尤以山西为最,是琉璃的主要产地。 明清以来,人们烧制...
印章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最初,印章也称印信,只是权力的象征。 据《史记》中记载:战国时代,以主张合纵抗秦而著称的政治家苏秦曾佩戴过六国相印,证实那时期官吏用印已成为一种制度。 秦时,秦始皇为了保住皇帝的威望,对印章使用制定了严格的制度:皇帝的印信称为国玺,大臣的印信称为章或印,各有专称,不能混淆。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曾夺得赵国的国宝蓝田玉,即著名的和氏之璧,并用它制成了有名的传国玺。 到汉朝,印章的制作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有的将军死后,他们随身携带的印章也一起埋进土里,所以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相当数量的古代印章。 宋朝以后,印章的应用更和书画联系在一起,题款盖印,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