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成为请假利器古已有之?这件事古今惊人的一致。
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可是,“感冒”这个高频率医学名词,却不是出自医学典籍,而是出自官场。
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那时候全国的最高学府是太学,隶属国子监。和现在的大学一样,太学也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和管理规定。太学的学子们也是住集体宿舍的,如果有特殊情况要在外留宿,必须要在请假簿上登记。登记最多的请假理由,你猜是什么?对了,就是感冒,不过那时候叫感风,以至于请假簿又被称为感风簿。太学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成为官员,自然,“感风”这个百用不爽的请假理由也就被“光荣”地引入了官场,成为官员逃避当值、托故请假的利器。
“感风”一词源自中医理论,是感受到风寒的意思。中医认为,导致人体病痛的外因有六种,被称为“六淫”,也称“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反常的气候变化侵袭人体,就会引起不适。受到风邪的侵袭,就是感风了。至于感冒一词,是在清代流行起来的,据说也是来自官场的“发明”。清代官员更喜欢用“感冒”作为请假的理由,意思是说自己风邪侵体后,仍然为公务操劳,带病坚持至今,症状终于冒出来了,因此不得不请假休养。这个请假的理由,听起来是不是比感风更“高明”一些?因此,“感冒”成为清代官员完成公事以后请假休息的例称。后来,“感冒”的说法在民间也流行起来,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