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之事

与茶有关的轶闻传说,体现出茶非同一般的自然本性。它源于自然,又和自然界的人神鬼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冲淡纯净,却被世人赋予高贵的品格。在所有的饮食素材中,它应该算最特别的一种。

晋 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统,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余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乐安任育长,宣城秦精,敦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内山谦之。

晋惠帝司马衷的司空刘琨,刘琨的侄子衮州刺史刘演,黄门伺郎张孟阳,司隶校尉傅咸,太子洗马江统,参军孙楚,记室督左太冲,吴兴人陆纳,陆纳的侄子会稽内史陆俶,冠军谢安石,弘农太守郭璞,扬州牧桓温,舍人杜育,武康小山寺的和尚法瑶,沛国人夏侯恺,余姚人虞洪,北地人傅巽,丹阳人弘君举,乐安人任瞻,宣城人秦精,敦煌僧人单道开,剡县陈务之妻,广陵的一名老婆婆,河内人山谦之。

详细翻译

《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依照《广雅》记述,“荆州、巴州地区,采摘茶叶来作成茶饼,那些芽叶较老的,做茶饼时要添加米糊搅拌才行。假如要煮茶饮用,应先将茶饼炙烤成红色,然后捣碎置于陶瓷器皿中,再加入沸水泡制。或者是把葱、姜、橘子放在一起搅拌浸泡。饮用这样来做的茶,可以醒酒,让人精神振奋不思睡眠。”

详细翻译

《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尝欲诣纳。(《晋书》云:纳为吏部尚书。)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晋中兴书》记载:陆纳做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想拜访他。(据《晋书》记载,陆纳当时任吏部尚书一职。)纳的侄子俶怪他没什么准备,但又不敢问他,便私自准备了十多人的肴馔。谢安来后,陆纳仅摆出茶和果品招待,陆俶则摆上丰盛的肴馔,各种山珍海味,样样俱全。等到谢安走后,陆纳打了陆俶四十大板,说:“你既不能使你叔父增加光彩,为什么破坏我廉洁的名声呢?”

详细翻译

《搜神记》:“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搜神记》里记载:“夏侯恺因病而死,有位同族之人的儿子苟奴,看到了他的鬼魂。他见夏侯恺来取马匹,还把他的妻子也弄生病了。苟奴看见他头上佩戴着平上帻,身穿一件单衣,进屋后坐到在世时常坐的靠西壁的床位上,向人讨茶来喝。”

详细翻译

《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神异记》里记载:“余姚人虞洪到山里采茶叶,遇到了一位道士,手里牵着三条青牛。他作为向导领着虞洪来到瀑布山,说:‘我是丹丘子,听闻你擅长煮茶喝,常想借一下你的光。山中有棵大茶树,能够让你采摘。但愿你往后把那喝不完的茶,送一点让我喝。’虞洪于是设奠祭祀,后来他命家人进山,果然找到了那棵大茶树。”

详细翻译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蕙芳,眉目灿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中说:“我家有个乖巧的女儿,长得非常白皙,小名叫纨素,口齿极为伶俐。姐姐叫蕙芳,眉目美如画。在园林里蹦蹦跳跳,果子未成熟就摘下来。爱花哪里顾得上风和雨,跑着进进出出百余次。看到煮茶心里就兴奋,对着茶炉往里面吹气。”

详细翻译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⑬逾蟹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张孟阳在《登成都白菟楼》这首诗中说:想问一下先前扬雄的住处在何方,司马相如的旧时住所又是什么模样。往昔程郑、卓王孙两大富豪,骄奢淫逸,比得上任何王侯之家。他们的门前往往是车水马龙,宾客盈门,腰里飘扬着绿色的缎带,佩饰着名贵的宝刀。家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精妙绝伦。实在是声名远扬,极尽富贵!向楼外远眺,富庶的山川一眼望不到边。秋天里,人们在橘林中收获着丰收的柑橘;春天里,人们在江边持竿而钓。果品远胜佳肴,鱼肉极为细嫩。四川的香茶在所有饮品中称得起第一,它的美味在天下都极富盛名。假如一辈子只是苟且地追求安逸,成都倒还是个能供人们尽情享乐的去处。

详细翻译

《世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为荼?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

《世说新语》中说:“任瞻,字育长,从青年起便有不错的名声,自打过江以后就变糊涂了。有一次到主人家做客,主人端上茶,他问道:‘这是茶,还是茗?’觉察到旁人有疑惑不解的表情,就替自已辩解说:‘方才是问茶是热的,还是凉的。’”

详细翻译

《续搜神记》:“晋武帝时,宣城市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续搜神记》中写道:“晋武帝的时候,宣城人氏秦精,时常到武昌山采茶。有一回遇见一个毛人,身高一丈多,带领秦精到山下,把一片片茶树丛指给他看了才离开,等了片刻又返回来,由怀中取了橘子送给秦精。秦精很害怕,急忙背了茶叶回家。”

详细翻译

《异荈》:“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儿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泉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惭之,从是祷馈愈甚。”

《异荈》中说:“剡县陈务的妻子,青年时带着两个儿子守寡,喜爱喝茶。由于住处有一古墓,因此每每饮茶总先奉祭一碗。两个儿子不喜欢她的这个做法,说:‘一个古墓,它明白什么?白浪费力气!’想把它挖掉。母亲苦苦相劝,坚决不允许。那天夜晚,她梦见一人说:‘我住在这墓里三百来年了,你的两个儿子总要铲了它,幸好得到你保护,又用好茶祭拜我,我虽然是地下枯骨,但怎么能不报答恩情呢?’天亮后,陈妻在院子里看到十万串钱,像是埋了很长时间的,仅仅穿钱的绳子是新的。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儿子们,两个儿子都很羞愧。自此祭祷更加经常和用心。”

详细翻译

《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旁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妪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

《广陵耆老传》中说:“晋元帝时期,有一位老太婆,每天一大早就提着一罐茶到市上去售卖。市上的人争着买来喝。从早到晚,那器具里的茶从不减少。她把赚到的钱施舍给路旁的孤儿、穷人和乞丐。有人把她当成怪人,向官府告发,州府的官吏把她捆起来,关进了监狱。到了夜晚,老太婆提着卖茶的器具,从监狱的窗口飞出去了。”

详细翻译

释道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元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大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释道说的《续名僧传》里记载:“南朝宋时的和尚法瑶,本姓杨,河东人氏,元嘉年间过江,在武康小山寺见到了沈台真清真君。那时法瑶年事已很高了,以饮茶代饭。南朝齐代永明年间,皇上命令吴兴官吏隆重地把他送进京城,那时他年龄已七十九。”

详细翻译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传诏李孟孙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菹、脯、酢、茗八种。气苾新城,味芳云松。江潭抽节,迈昌荇之珍。疆埸擢翘,越葺精之美。羞非纯束野麋,裛似雪之鲈;鲊异陶瓶河鲤,操如琼之粲。茗同食粲,酢类望柑。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粮聚。小人怀惠,大懿难忘。”

梁刘孝绰呈献给上级的《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中说:“李孟孙君捎来了您的告谕,您赐我的米、酒、瓜、笋、腌菜、肉干、醋、茗八类食物。酒气馨香,味道淳厚,可与新城、云松的佳酿相媲美。那河溪边生长的新鲜竹笋,比菖蒲和荇菜还要美味可口。那田里肥硕的瓜菜,比平时的瓜好了不止几倍。那用白茅捆扎的野鹿肉虽然好,但何及您赐我的肉脯精美?陶罐所装的黄河大鲤鱼虽好,哪及您赠予的鲊鱼?大米如美玉一般晶莹光亮,茶也与大米一样好。您赠我的醋,看起来就让人想起柑橘般的酸爽可口。您所赐我的食品如此丰盛,就算出行千里,也不用再去准备干粮。我会牢记您给我的恩惠,您的恩德我永记不忘。”

详细翻译

《桐君录》:“西阳、武昌、庐江、晋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天门冬、拔葜取根,皆益人。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

《桐君录》里记载:“西阳、武昌、庐江、晋陵等地的人爱好饮茶,皆为主人家为客人提供的。茶里面含有汤花的精华,饮用了对人有益处。只要可用来做茶的植物,大部分是用它的叶,而天门冬、菝葜却是用根茎,一样对人有益处。巴东产好茶,煮来饮用令人不能入睡。当地人还喜欢把檀叶和大皂李叶煮来作茶,两者的性质都冷。此外,南方有瓜芦树,它的叶子有些大,也类似茶,但非常苦涩,制作成末,像茶叶那样饮用,也可以让人彻夜无眠。(熬夜)煮盐的人大都依赖喝这种茶来提神,交州和广州一带的人很重视这类茶,客人来了,先用它来款待,还添入一些香料。”

详细翻译

《本草·菜部》:“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也,陶谓之苦茶,木类,非菜流。茗春采,谓之苦[木茶]。

《本草·菜部》里记载:“苦菜,亦称为荼或选、游冬,生长于四川西部的河谷、山陵和路旁,哪怕在凌冰高挂屋檐的寒冬腊月里也挨得住冻,不会枯死。(人们)在每年三月三日采下,晒干。”(陶弘景)注:这应该就是现在人们说的茶,或叫荼,饮用后令人无法入眠。《本草》注说:《诗经》里说“谁说荼苦”,又写道“堇菜、苦荼如糖那般甜”,都指苦菜。陶弘景提的苦茶,应当指一种木本植物茶,而不是菜类。茗,春季时采下,称为苦[木茶]。

详细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