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原文】
 
《晏子春秋》①:“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②,茗菜③而已。”
 
【注释】
 
①《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旧题齐晏婴撰,实为后人采晏子事辑成。成书约在汉初。此处陆羽引书有误。《晏子春秋》原为:“炙三戈五卵苔菜而矣。”不是“茗菜”。
 
②三弋、五卵:弋,禽类。卵,蛋类。指烧烤的禽鸟和蛋品。
 
③茗菜:后世一般认为晏子所食是苔菜而非茶饮之类。苔菜别称蜀芹或楚葵、紫堇,是古时常见蔬菜。
 
【翻译】
 
《晏子春秋》里记载:“晏婴作齐景公的国相时,吃的是粗粮饭,还有三五样烧烤的禽鸟、蛋类,除过这些,只是吃些茶和蔬菜罢了。” 
 
【延伸阅读】
 
春秋时期,农耕文明已经相当发达,平民百姓已能吃上粗粮,而当时贵族的饮食构成和如今差别不大,呈金字塔状:以谷物为基础,辅以肉类和蔬菜,食物制作非常讲究。晏子身为一国之相,能够吃得如此节俭,确实难能可贵。
 
当时贵族的饮食是“食不厌精”的,以佐餐的羹为例,以肉制羹名目诸多,先秦古籍中记载的就有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雉羹、鳖羹、鱼羹等。为防止肉羹油腻,羹里要配上蔬菜。何种肉配何种菜也有讲究。按《礼仪》中的说法,牛羹要用藿叶(豆叶),羊羹要用苦菜,豕羹则用薇菜。羹汤上席之前以汤勺调五味,此勺便称调羹。除了做羹汤,春秋时期还讲究用烹和炮的方法来做肉。烹,简单来说就是用水煮,当时贵族煮肉要用铜鼎,平民用陶鼎。炮是用火烤,它对烤制者的技术要求很高,把握火候是最难的。火力过猛会把肉烤焦,太弱又会烤不熟。
 
当时食物制作十分精细,厨子是不好做的。在《史记·晋世家》中就记载了当时厨子的悲惨境遇:“宰夫炮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讲的是春秋时期暴君晋灵公,因为厨子没把熊掌“炮”熟,便治以死罪。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贵族饮食的奢侈,另一方面也说明食物制作技术的难度之大。能够遇到像晏子一样,用粗粮和几样简单的菜,再加清茶一杯,就打发一顿饭的贵族,真是厨子们的造化了。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