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和“尊尊” 亲亲和尊尊是中国礼文化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尊尊涉及君尊臣卑的国家政治制度,亲亲涉及亲疏远近的血缘宗法关系,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西周社会以宗子、宗孙和姻亲等血缘关系为纽带,亲缘关系是社会的基础。所以,要维护宗法关系最要紧的是坚持长幼相谐,尊卑有序,也即维护亲亲和尊尊。 亲亲和尊尊概念曾频繁地出现在儒家的多种典籍里,《孟子尽心上》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大传》说:上治祖称,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别之以礼义。人...
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 《殷周制度论》是我国著名古史研究专家王国维晚年的力作,撰写于1917年。《殷周制度论》以王国维所倡导的两重证据法对殷、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巨大变革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其着眼点是中国宗法制度。文章认为,周朝之所以定天下,是因其制度开始的,周人之制度异于商者有三:其一是立子立嫡之制度;其二是庙数之制;其三是同姓不婚制。王国维断定,周朝的典礼为道德之器械,周礼是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四者之结体,然尊尊、亲亲、贤贤此三者,治天下之通义也。在文章中,王国维考证出我国历代皇位的传子之制始于周朝,并充分肯定了这一制度的历史进步性,认为其可以达到平...
皇位的传递 中国古代,皇帝临死之前要把皇位传递给继承人,皇位的传递有严格的原则,即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立男不立女、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礼教中最基本的宗法原则,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宗法姻亲关系之中。据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考证,皇位传子源于周朝,当武王驾崩,天下未定时,以周公勋劳最高,以德以长,以历代之制,则继武王而自立,固其所矣。但周公没有这样做,而是立周武王之子成王而自摄之,后又返政于成王。其所以摄政,只为时局未稳,为济变也,因此以后子继之法,遂为百王不易之制矣。王国维认为皇位传子制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皇位的传递是我...
世袭制的四种方式 预立太子 皇位世袭制中最正统的方式,即沿用宗法制度嫡长继承、顺序嗣位的原则,皇位由正后所生的长子继承,如长子早死,有子即立其子,无子再由嫡次子顺序继承。只有在正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庶生的长子。皇帝无子则依照亲疏顺序选立继位人。 密定皇储 皇帝在自己诸子中物色、选择继承人。皇帝将选中的继承人的名字及有关诏旨写好密贮,等到临去世前或去世后,才将密旨公布,被选定者立即登位,一切嫡庶兄弟尽列臣位。选立继位人之权全由皇帝一人掌握,任何人不得进言推荐。 内禅于子 皇帝依然健在而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据顾炎武考证,此世袭法始自春秋战国时:《左传》:晋...
后妃制度 古代帝王妻妾成群,为便于管制,必须确定名分,遂有后妃制度。后妃制度又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家庭制度,它与一般普通家庭的婚姻制度有着明显的不同,只局限和发生在帝王显贵之家。一般认为,后妃制度源于周代,《礼记曲礼》中说: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礼记昏义》中也记载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在一夫一妻多妾婚姻制度的基础上,周代确立了其以帝王为中心,依照尊卑等级秩序,由帝王的正妻(后)及众姬妾(妃)组成的一套等级森严、名分职责严明的后妃制度,以后各朝代虽然其姬妾的称谓或数量各有变化,然而基本...
顶戴和花翎 清朝官员冠服佩饰制度。顶戴即官员戴的帽顶,可以从颜色上分官阶:一品为纯红色;二品为杂红色;三品是亮蓝色;四品为暗蓝色;五、六品为白色;七品以下都为金色。花翎即孔雀翎,可以从眼的多少了解等级的高下。所谓眼,就是孔雀翎上的眼状圆花纹,一个圆圈就算作一眼。世袭贵胄佩戴三眼花翎;王公大臣佩戴双眼花翎;一般官员,只能佩戴单眼花翎。据清代朱彭寿《旧典备征》所载: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及固伦额驸准戴三眼花翎。乾隆以来,大臣中亦有特赏者,然勋戚如傅文忠,当时尚不敢戴用,是以受赐者尤稀。按二百年来膺是赏者,惟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
中国古代的博士制度 博士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文化制度,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而形成于秦汉时期。博士一词首见于战国时代,最初并非一种官名,只是对博学士人的称谓。如《战国策赵策》有: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史记循吏列传》有:公仪休者,鲁博士也。《汉书贾山传》有: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博士作为官名,可能较早出现于齐国。明代董说《七国考》引许慎《五经异义》说: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战国末期,为适应统一战争日益加剧的社会局面,各国不得不礼贤下士以确保统治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齐国、魏国等国都设置了博士官。秦朝承袭战国传统设立博士制...
大学士不是学位 大学士是官阶。明太祖废丞相,以大学士当顾问,至明中叶遂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批签奏章。官职虽较低,但实握宰相之权。清代,大学士堪称文臣之极,与太师、太傅、太保同为正一品。乾隆时期把大学士具体化了,定出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三殿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阁为体仁阁、文渊阁、东阁。每一大学士分别有殿阁之衔,如文华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著名奸臣和珅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实授后,所兼殿名即为文华殿。因大学士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所以大学士又称中堂。明代还没有普遍称大学士为中堂,到清朝时,皇权更加集中,雍正皇...
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 俸禄即官员的薪水。我国古时历代俸禄制度不一样。汉代官员分为十六个等次,当时称为秩次,用石来表示。官员的俸禄按其秩次给以谷物。隋代开始实行官品制度,官分九品,每品又各分正、从,共十八级。京官俸禄开始以官品为标准来定。唐代官品变为九品三十级,京官、地方官全按官品定俸禄。这时俸禄的名堂比较多,除规定俸禄外,还有永业田、职分田、禄米、奉料(仆役衣食费用及杂用钱)等。宋代的俸禄按官阶定,官阶当时称为散官。官员根据散官定俸禄,同时按职务大小发给职钱,不担任职务者无职钱。宋代俸禄的名堂比唐代更多,其俸禄收入一般包括俸禄、职田、祠禄、恩赏等。其中...
清代官员铨选制度 铨选是清代的选官制度。清代举人有大挑的规定,即举人连考3次不中者可以参加挑选。参考的次数后来改为连考6次,后来又改为4次。因此在清代,落第举人一般经过十余年就有被挑选的资格,只是具备资格不一定能被挑中,而且选中后也不能立即赴任。被选中的举人先得在吏部挂号排队,等待分配,届时到部里抽签决定去向。这种选任方法就叫做铨选。...
察举 察举是汉代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察举,原为选拔之意。最早始于汉高帝十一年(前196)的求贤令,其后朝廷屡诏公卿郡国察举贤才。真正形成制度则始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汉书武帝纪》有: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又有元光元年(前134)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的科目有两种:孝廉和茂才。孝廉即孝子廉吏之谓。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是被作为天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是汉代入仕的主要途径。孝与廉原本是分开的,汉武帝时令郡国举孝、廉各一...
武状元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武科殿试第一名称为武状元。我国科举取士的制度始自隋代。古代士人参加科举考试,先会试,会试之后,天子亲临策士之制,为殿试。会试中式者称为贡士。举子在取得贡士的资格后,才可以参加殿试。殿试中式之榜,号称金榜。会试中式的贡士,被正式赐出身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即为状元。状元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汉代,但直到明代,政府才正式明文规定。武举制度创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但在整个科举历史中,武科考试很不受重视,五代十国和元代甚至都不设武科,直到南宋以后,武科考试才逐渐系统化、制度化。清代沿袭明制而采取文武...
丁忧 古代官员如果父母去世了,就需要向上级报告,要求去职回家服丧,叫做丁忧。丁忧是孝道的表现,在我国古代历来有详细的规定。比如宋代的丁忧制度就明确规定官员在获悉父母去世时应该奔丧,但必须履行一定的程序,即首先要向朝廷相关部门申请,批准后才能服丧。武官由于职守的重要还有特别的规定。武官的申请出中书下御史台,经过验实后才能决定是否能奔丧,如果是边界军事要地,则必须等候替代的武官到位后才能离任奔丧。一般情况下,丁忧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在古代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不服丧被认为是大逆不道而受到指责。宋朝王安石变法时期,王安石的学生李定就因为没有服他生母...
中国古代官员是终身制的吗 中国古代官员不是终身制。古代史书中把官员退休称致仕、致事、致政等。早在商周时期,历史文献中即已有致仕之说,秦汉时期则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制度,发展到唐代时期,此系统更趋完善。中国古代官员任职制度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七十致仕的规定,即官员不论官职高低,一律70岁退休。据《通典》卷三三《职官致仕官》载:年七十以上应致仕。这条规定代代相传,虽说有时运用得比较灵活,但基本原则一直没有改变过,直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陆军营制饷章》问世。《陆军营制饷章》并没有废除这一成规,而是进一步规定了官员的退休制度,在退休制略一节明确规定:军营最贵朝气,最忌暮气...
中国古代家族制度的演变 我国家族制度萌生于殷商后期。至西周初年,经过周公的总结与创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其制度依照宗族血缘关系的不同,将其严格区分为大宗与小宗、宗子与别子等尊卑贵贱各种等级,核心是设立宗子与实行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既是规范家族制度的原则和办法,同时也是当时政治统治的基本制度,周天子依宗法之制分封建国,从而使这一制度十分盛行。 至春秋战国之际,周王室衰微,诸侯称霸,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动强烈地冲击了西周以来的宗法制度。家族与家族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于是产生了诸子均分制,并从总体上取代了长子继承制。战国秦汉之后,诸子均分制成为家族制度史中...
宗谱和家谱 家谱又称为族谱、宗谱、家乘等,目前存世的中国家谱计有5万多种,其中又有2万多种家谱流落海外。家谱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其内容涉及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族规礼仪、人物传记、艺文图志、风土人情等。历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曾说: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比人而后有家,比家而后有国,比国而后有天下。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不仅具有一定的形式与内容,而且...
族田 族田是宋代以后属于某一宗族所共有的土地。每个宗族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公有财产族田,它是族权的经济基础。族田分两种:一种是由一个家族拨出一部分土地,征收地租,专做该家族祭祖开支的祭祀田,也叫做祭产、祀田。这种祭祀田一般数量不大,但极为普遍。另一种是由族内为官者、殷富者捐置或合伙捐置,用以接济贫穷、赈恤孤寡及协济族人读书应试的赡族田。这类族田又称义田、义庄。义庄原指掌管族田及租米分配的机构,后来不加区别,义庄和赡族田成为一个族姓土地的通称。...
族规 族规是家族祠堂所订的约束族人的祠规。在传统社会里,一个宗族必定有其充满儒家伦理纲常的规、约、训、范,一般来说,训范之类的规定,多从抽象的伦理方面要求族人,起教导作用;而规约之类的规定,则是要求族人的具体行为,法规、祠规多是此类,体现了祠堂的一定的司法权力。但二者并非截然分开,可以统称为族规。族规的第一条往往是讲孝,要求族人移孝做忠。一方面,做官的族人平时工作要极尽职守,不贪污,不结朋党,不苟和他议,公而忘私,到了国家发生特殊事情时,为君主视死如归;另一方面,对大多数平民族人来讲,忠君为国,主要是遵守法令,缴纳赋税。这种培养顺民的规...
祠堂 祠堂又称宗祠、家庙公堂。祠堂里供奉祖先的牌位,是祭祀祖先的场所。祭祖为尽孝道,使族众团结在冥冥中的祖先之下,祭祀以昭穆世次为序,是一次尊卑等级关系的演习。祠堂又是处理宗族事务的地方,由各种人员组成,组织严密,类似国家机构,可以看做宗族的朝廷。一般的祠堂由族长负责,族众繁衍,下设房长(或支长、分长)分别管理族众,凡遇大事由他们在祠堂举行联席会议处理。一般强宗大姓皆有祠堂。...
著名的《家训》 家训,又称家教、家诫、家规、家仪、家约、帝范、庭训、内训等,是指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形成和繁盛起来的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是以一定社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内容作为教育内涵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在文体上,中国古代家训,产生于西周,成熟于隋唐,完善于明清。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家训蕴藏着强制性、约束性和训诫性等特点。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家训文化不仅体现了文化传承关系,更是直观地反映了不同朝代、不同社会阶层对传统美德的认同、阐释和深化,体现出了很高的哲学伦理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中国是典型的家族宗法制社会,家训传统源远流长,作品洋洋...
《仪礼》中的丧礼 《仪礼》又名《礼》、《士礼》、《礼经》、《礼古经》,或称《礼记》、《古文礼》,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十三经之一,对中国礼仪制度影响极大。在《仪礼》一书中,有一半篇幅讨论了与丧礼有关的各种仪节,其中《士丧礼》、《既夕礼》等篇则专门记载了古代士人死后,他们的子孙为其操办丧事的礼仪。丧礼是极为复杂的仪礼,根据《士丧礼》,人属纩时,必先有招魂复魄之举,由人持死者的衣服,登屋面,呼喊三次死者的名字。招魂无效之后,丧家才开始办丧事。此时亲人及同宗兄弟毕集,国君也使人来吊唁致襚。柩上有铭,书写死者的姓名,这为魂魄之所依。商祝(习商礼的祝,应是由...
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寝制度 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墓包括陵墓及其附属建筑两部分,合称为陵寝。历代帝王对陵寝都十分重视,3000余年来逐渐发展出一套严格的陵寝制度。 夏、商时基本上比较简单,实行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埋葬制度,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缘关系集中建造在一个地区。在陵墓和附属建筑的周围通常还有划定的陵区,不准外人轻易涉足。陵区面积非常大,通常少则十数里,多则百多里,里面按照严密的规划布局建造了各种建筑物。这时的陵寝一般选在离都城不远的地方。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至秦朝时有了较大的发展。秦始皇好大喜功,陵园按照都城宫殿的规划布置,规模宏大。这时的另一个新特点是在陵区附近设置...
殉葬 人死后陪葬的分人殉和物殉两种。 人殉即用人陪葬。中国的人殉兴于殷周时期,至秦代依然有大规模的人殉。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就曾下令始皇宫内没有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参加修建墓葬的工匠也都被活埋在墓里。秦汉以后因其过于残忍而基本改用假的偶人或器物。明代初期,人殉曾再度发生。至明英宗时,下令废止人殉。但清朝初年,满族仍实行人殉。满族曾有人殉的传统,据《宁古塔记》风俗卷中载:男子死,必以一妾殉,当殉者必于主前定之,不容辞,不容僭也,当殉不哭,艳妆坐炕上,主妇率皆下拜而享之,及时,以弓弦扣弦而殒之。当不肯殉,则群起而扼之死矣。清朝...
中国古代对于死的不同说法 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的戴卫平和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高鹏在《中英文化的生死观汉英死亡委婉语解读》一文中,通过对不同宗教背景下的死亡观的比较,对中国古代对于死的不同表达作了比较详细的整理。 从等级的角度看,他们指出:古代中国的制度文化曾使中国成为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皇权至高无上,官僚等级制度森严。封建统治者生前要高人一等,死后也要别于庶民。《礼记曲礼(下)》就明文规定: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到了唐朝,据《新唐书百官志一》记载: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崩和薨都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渲...
“暮鼓晨钟”和中国古代的报时系统 在中国许多古城中,都有钟楼和鼓楼,如北京、西安、南京等。而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点的钟鼓楼在古代的主要作用是报时。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计时尝试,比方沙漏,朝廷中有专门的官员来确定历法和时间。为了更为准确地测定时间,人类不断地总结改进计时的工具和方法,钟鼓楼中的铜壶滴漏+钟+鼓的计时报时模式应该就是人们这种努力的结晶。 漏刻的具体计时方法是:通过漏壶中的水面与箭刻上的刻度来确定时间。北京鼓楼上的铜刻漏相传为宋代故物,宋代漏刻是我国漏刻发展史上的高峰,在形式、结构、精确度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在下漏的基础上,研制出著名的浮漏。在...
衍圣公 宋代时期宋仁宗赐给孔子嫡长孙的封号。自汉代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孔子后裔开始加封,汉高祖刘邦封孔子的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汉元帝将孔子的第十三代孙孔霸封为关内侯。魏晋南北朝时期,孔子的思想继续得到尊崇,孔子后裔仍有封爵。唐代,孔子后裔地位进一步提高,唐高祖封孔子第三十代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唐玄宗将孔子后裔的爵位由侯升为公。宋代更加尊崇孔子,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这个封号一直持续到清末,前后持续了32代,有41人袭封。与此同时,孔子后世嫡系长孙居住的府第也被称为衍圣公府,简称为圣公府、圣府等,民国后改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府,简...
礼法合治与中国古代的秩序观念 在如何建构社会秩序方面,儒家有其独特的思考,主张德治、仁政。孔子在《论语为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推崇的是那种基于道德伦理的礼治秩序,并认为建立在刑罚基础上的服从,会导致百姓缺乏遵守秩序的自觉意识。 不过,儒家虽然不推崇刑律,但并不否定刑的作用。《礼记乐记》中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认为礼乐刑政各有侧重,只有互相配合,才能使民心一致而形成治道。荀子的隆礼遵法思想,集中体现了劝善和惩恶并举的治国理念。 依法家的立场,...
中国古代官吏品阶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官制从秦代起才有了比较严密的制度,分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中央机构,自秦汉时代有三公、九卿;魏晋时,改秘书令为中书监、令,地位虽不很高,职务则很重要;隋唐时代确立了三省分权制度,三省的长官为宰相;五代时又设枢密院,首长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至宋代遂开中书、枢密对掌文武二柄的先河;金代改中枢机构为尚书省,首长是尚书令,率以皇族和外戚充任;明清时期实行内阁制,内阁大学士们为辅臣,首席的称为元辅或首辅,品阶相当于宰相。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房作为临时指挥机构,雍正十年改为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乾隆时期演变为军机处,官员为军机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