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官制 战国时期,只剩了七个大国和一个微不足道的卫国。各国的地域比春秋时要大得多,国家事务加重,于是行政机构也相应地有了极大的增改。就中央机构来说,在秦国开始确立了丞相(尊贵一些的人称相国)制度,丞相之丞与承通,丞相就是承君王之旨,辅理国政的意思。丞相明确表示出了君王的威权,同时国尉、将军等称号也出现了。就地方机构来说,秦、魏等国已确立了郡县制度,在内地称县,县有令,以民政为主;边地则称郡,郡有守,以军事为主;守和令在当时并不见得有上下之分。战国中期以后,有些郡,人口增多,生产随之增长,因而民政也重要起来,这才将郡内划分为县,至此,郡辖县...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秦灭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国,书同文,车同轨,在官制上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秦国处理国家事务的总中枢由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三个机构组成,丞相掌行政,太尉掌军政,御史管监察。西汉初年,仿照秦制,但自汉武帝时起,丞相地位虽高,权力则日渐缩小,皇帝常常通过内廷保管文书的尚书署亲自裁决庶政。汉成帝时,尚书署改称尚书台,并发展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不但丞相的职权被它夺去很多,就是御史大夫的秘书处长职务也不复存在了。此时一些官僚从儒家经典出发,提议恢复古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个官号来代替丞相、御史大夫和早已不设置的太尉...
宋代的二府制 二府指的是中书和枢密两个行政机构。 中书的设置可溯源至隋朝,隋文帝代周以后确立了内史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省分权制度。唐朝承袭隋朝制度,也以三省长官为宰相。至宋代时,三省制度几经改变,中枢机构事实上只有一个混合体的中书门下,简称为中书。 枢密的设置则可溯源至五代,五代时期,在沿袭唐制之外,又有枢密院参与大政,首长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唐德宗以后,宦官抓到了兵权,内枢密使的职权扩大。五代后梁时期改用士人,并改称崇政使。后唐时期又改称枢密使,但不用宦官。此时充当这个官职的,大都是皇帝的亲信,地位虽不及宰相之尊,权势却非常大,...
明代的内阁制 明初官制基本沿袭元朝,有中书左右丞相等官。明洪武年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处理国政,而指派翰林院等文翰机关选调几个官员掌草拟诏谕,加以殿阁大学士头衔,于是有了内阁制。内阁实质上是皇帝的秘书处,最初只承旨办事,明成祖时稍参与机务。明仁宗以后,特别是到明英宗初年,内阁学士们多是四五朝元老,官位很高,加之皇帝幼小,他们权势大增,俨然成为宰相。由于明太祖曾有子孙不许设置丞相之诏,后人为了避免违制之罪,所以称大学士们为辅臣,首席的称为元辅或首辅。...
中国古代的爵位 中国古代有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历代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爵位可以世袭。贵族和功臣受爵后通常可得到食邑或相当数量的财富。封爵制度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中有相当大的发展变化。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的爵位制度起源于商代。商代疆域分为内服与外服,内服由商王直接统治,外服则分给侯、伯等,分封就是最初的封爵。但当时的爵位并没有严格区分,也没有等级之别。西周时期,公、侯、伯、子、男则成了国君的通称,并非爵禄。战国时代,逐渐有了公、侯、...
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 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皇权,有效控制各级官员,提出了明主治吏不治民的主张;推行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的治官之道,逐步建立了相当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古代的考核,又称为考绩,是对在职官吏的官德、政绩和功过的考核。我国古代对职官的考课制度始创于西周,战国时期以来,这种政绩考课制度已初具规模,历经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官吏政绩考课制度。 西周时期,实行了一些初步的考核制度。据《周礼》记载: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令,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具体考核内容为,一曰廉善,二曰...
中国古代的异地任职制度 我国古代为防止官员结党营私等弊端,规定地方首长的属籍回避制与三年一届任满轮换制度,也即所谓的仕宦避本籍制度。中国是家族宗法制社会,家族极易形成强大的地方自治,从而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为了防止家族势力垄断地方权力,封建王朝厉行官员任职回避原则,实行流官制。全国除土司地区和规定必须由孔姓掌权的曲阜县外,其余所有县官都必须由外省人(本省外县的也不行)担任,而且任期很短。县太爷之外的其他县丞、典史、主簿等官员则不是很严格,但也尽量实行回避原则,只有管教育的学官规定可用本地人,而这种教化之官实际权势是很小的。古代官员异地任职制度最远可以追溯...
丧服的等级:五服 由于居丧者与死者的血缘关系有远有近,有亲有疏,因此,在居丧期间所穿的丧服也就有所不同。这些丧服在古代共分五等,因而叫作五服。五服的具体名称为:斩衰、齐衰(zīcuī)、大功、小功、缌麻。不同亲疏的人居丧时所穿服饰不同,服饰的颜色样式也不一样。孝子及嫡长孙服斩衰,丧服用粗陋的生麻白布制作,不缝衣边,衣边斩断,断处丝丝缕缕,长短不齐,这种粗陋的样式表示居丧者居丧悲哀、心力当衰;丈夫、儿媳、侄子、女儿等服齐衰,丧服也用粗麻白布制作,但衣边缝齐,故叫作齐衰;男子为姑母、堂兄弟,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叔伯父母、娘家兄弟等都是服大功,丧服是用熟麻布制...
你了解我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吗? 我国古代的法律体系被称为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的法律,对于道德所希望的一切事情,都想用刑的力量去强制人民遵循,出于礼则入于刑。 当道德范畴的内容随民生而变的时候,法律思想也随着道德思想而变,成为中华法系的生命所在。《大戴礼记盛德》载: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 战国时李悝集诸国法典所著《法经》六篇,是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其内容主要是刑事法律。商鞅接受《法经》入相于秦,改法为律; 汉代萧何又参照秦律作九章律; 三国时期的魏国参酌汉律改定刑制作新律十八篇; 大唐贞观年间撰成唐律十二篇,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律体系。 其后,宋朝的刑统、元朝的...
为什么把古代的官署称为“衙门”呢? 我们都知道衙门是古代对官署的称呼。其实它最初是军事用语,是用来称谓军旅营门的。 衙门本作牙门。在古代,常常用猛兽锋利的牙齿象征武力,军营门外常常放有猛兽的爪、牙。后来为了方便,就用木刻的大型兽牙代替真的猛兽牙齿,还在营中的旗杆顶端装饰兽牙,悬挂的也是齿形的牙旗。 由此,营门也就被称为牙门了。 大约到了唐代,牙门逐渐被移用于官府,牙门也被误传为衙门。 正如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所说: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音稍讹变,转而为衙也。衙门一词广泛流行开来。宋以后,衙门就彻底取代牙门,成为官署的代称。...
古时公堂之上为何要悬挂“明镜高悬”的匾呢? 古代,很多公堂之上都悬挂着明镜高悬的匾额。这实际上是源于一个典故。据《西京杂记》载,刘邦攻入秦都咸阳,在巡视秦王室存放珍宝的仓库时,一面长方形的镜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此镜正反两面都能照人。而且最为奇特的是如果女子的心术不正,被它一照就会被发现胆特别大,心脏跳动也异于常人。 据说秦始皇怕人怀有异心不忠于他,所以经常让宫女们照这面镜子,发现谁的胆特别大、谁的心脏跳得很特别,就杀掉谁。 因为此镜功能奇特,后来人们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一诗中写道: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
你了解“县令”、“县长”、“知县”这些名称的由来吗? 先说县令,秦国的商鞅变法,合并那些小乡为县,县令就是县的长官。 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 而到了秦至南北朝时,县的行政长官有了大小之分,大县称令,小县称长。 秦、汉法令规定,人口超过万户以上的县为大县,不足万户的县为小县。 到了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 宋代则经常派遣朝廷官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亦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如果当地驻有戍兵,知县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 到了明、清两代,知县就成为一县的正式长官了。...
清代的“贝勒”是不是官职名称呢? 贝勒在满语中写作beile,在《金史》中被称作孛堇或勃极烈,是部落酋长之意,其复数被称为贝子。 起初,贝勒是一个拥有实权的官职,地位仅次于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被称为淑勒贝勒,意为聪睿的贝勒。 此外,努尔哈赤也用贝勒称其子侄。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他的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被封为大贝勒、二贝勒、三贝勒、四贝勒,四大贝勒每月一位轮流执政,处理一切国家大事,取代五大臣议政制度。四大贝勒职位可谓一人(努尔哈赤)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到了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定宗室世爵为九等,第三等为多罗贝勒(多罗,满语,即为国家之意)...
清代的军机处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以后省去办理二字,遂简称为军机处了。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 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
宋江人称“宋押司”,押司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们看《水浒传》的时候,知道宋江被称为宋押司,而且发现人们十分敬重他。那么,宋押司是做什么的? 原来,押司就是衙门里的书吏,也就是书写文书的人员。他们虽然被正式的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但毕竟属于官吏阶层。而且衙门中的书吏要比官多,他们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也享有免役的特权。 在穿戴上,他们可以穿长衫(虽然只能是黑色),和秀才一样结一根长长的儒绦衣带,脚蹬靴子;而普通百姓只能穿短衫,蹬高帮鞋。 更重要的是,书吏又掌握着一定权力,可以满足人们的权势欲望。而且历代法律都允许书吏在供职一定年限后,经过考核没有过错,就可以得到做官的出身。 书吏的收入...
鲁智深人称“鲁提辖”,提辖是负责什么工作的? 通过《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章,我们知道了经略府的提辖官鲁智深。那么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它有着什么样的权力呢? 提辖首先是一种指挥官,为提辖兵甲盗贼公事的简称。宋代一路或一州所置的武官,主要掌管本区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事务。 二是事务官,宋朝时,在左藏库(储藏皇家金银钱帛)、文思院(掌管制造宫廷所用的金银器物等奢侈品)、杂买务杂卖场(掌采办宫廷、官府杂物)、榷货务都茶场(掌管茶、盐、香、矾等物品的专卖)四处均设立了提辖官。 此外,还设立了督催检查纲运的提辖官。北宋末年为了应付日益突出的财政危机,官府就在各地寻找矿产,开采铸钱...
为什么古时称官员的工资为“俸禄”或“薪俸”? 现代人的劳动报酬叫做工资,古代官员也发工资,但往往以俸禄和薪俸这样的字眼代替,这样的叫法其实是来自工资的最初发放形式。 禄最初的意义是上天所赐给的福分。在古人的眼中,帝王就是上天派来的神,他们是天子,是代替上天给人间赐福的神。当他们把土地、奴隶等赐予大臣、亲戚时,这些东西就是禄。而且当时只有有爵位的人才有禄,其他小官吏或平民百姓只能得到糊口的粮食。 所以说禄是分封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内部按等级对土地、民众的分配。俸是奉的分化字,它是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发展的产物。 早期的俸是按照贤能程度、功劳大小的标准以粮食的形式发放的,有时也将粮食折...
古代退休官员的待遇是怎样的? 对于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比较重视。 政治待遇上,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 到了唐朝,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家大事。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经济待遇上,退休后会优厚对待。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 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则干脆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供养起来。 唐代是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
古代会有人因为俸禄低而辞官吗? 因为薪水低而辞职,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古人也会辞职,但却不是因为俸禄低。大体来说,他们辞职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回避权力斗争。最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他在辅助越王勾践兴邦复国之后,为了避免功高震主,为自己招来灾祸,便辞官退休携西施遁入五湖。 第二个,当官当腻了。《世说新语识鉴》有记载:晋朝有一位大司马张翰,一日,秋风乍起,他触景生情思念家乡吴地的特产菰菜、莼羹、鲈鱼脍,回到府上自言自语地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图个快快乐乐,又何必为了官名而别乡数千里,还要备受羁绊呢?于是在第二天上朝时,他向天子递了...
为什么用“乌纱帽”来指代官职?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当了官叫做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摘去乌纱帽。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官是谁吗?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身份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誉为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家也不为过。 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有来往。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特向唐廷求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则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见地,细心体察吐蕃的民情,然后提出各种合情合理的建议,协助松赞干布治理这个地域广阔、民风剽悍古朴的国家。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嗣位为唐高宗。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
古时候犯罪可不可以花钱免刑呢? 古代刑法中允许犯罪的人缴纳一定的财物抵免刑罚,这个制度就是赎刑。赎刑起源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尚书舜典》说金作赎刑。 战国时期的司法实践中,案情有疑问而无法查清、定罪量刑遇到困难无法确认或者犯罪者意善功恶时,墨、劓、刖、宫、大辟都可以用金抵免。 汉朝时将赎刑作为国家聚敛财富的手段,允许用纳钱、出缣、输作赎免刑罚,汉惠帝时买爵三十级就可以免去死罪;汉武帝时纳钱50万可以减死罪一等,司马迁被处宫刑本可以用钱赎刑,但由于家贫不足以自赎。 隋唐以后,赎刑形成了非常严密具体的制度,每种刑罚都规定了相应赎金的数量,哪些情况适用赎刑制度也做了明确的规...
为什么说“打官司”而不说“审官司”? 官和司旧时本义都指官方、官府、官吏、掌管等意思,因而,发生利害冲突的双方到官府去请求裁决是非,官员根据查明的事实做出审理裁断的整个诉讼活动,民间就称之为官司。 为什么说打官司而不说审官司?打官司一词的来历,在清代文人程世爵写的《笑林广记》第一卷听讼异同中有记载,文中说道:官吏老爷听讼,无是非,无曲直,曰:打而已矣。无天理,无人情,曰:痛打而已矣。所以老百姓不说审官司而说打官司,官司而名之曰打,真不成为官司也。 中国的封建法律制度一直实行有罪推定原则,官员往往先入为主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被告一旦确定并被逮捕,官府所关注的就不再是罪与...
古代的“受贿”与今天的“受贿”是一样的吗? 我们现在法律所规定的受贿罪,在古代还要更仔细地区分为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以及受所监临赃这样三个罪名,处罚的力度完全不一样。 受财枉法,是指主管官员收受了贿赂后违背法律做出决定。根据唐律,受财枉法的行为,按其受财的多少量刑,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受财不枉法,是指官员虽然接受当事人的钱财,但是在公务的处理上并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赃满一尺,杖九十;以上递加至满三十匹以上,处加役流(流放三千里,并在流放地服三年的苦役)。不枉法由于没有造成枉法的结果,所以量刑上比受财枉法要轻。最多只是加役流。 受所监临赃,是指官员收受自己部下及所管...
我国古代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行刑呢? 我国古代非常注重死刑执行的时间,除了重要罪犯或在非常时期应立即处决的,从古代一直到清朝都是定在秋后处决。 因为秋季草木凋零,呈现一派肃杀之气,行刑顺应天道肃杀之威。在执行死刑的具体日期上也有一定限制,如大祭祀日、致斋日、朔日、望日、上弦日、断屠日、二十四节气、假日、闰月全月以及雨未霁、天未晴都不能施刑。行刑的具体时辰也有规定,白天行刑必须等到午时,夜间行刑必须等到天明,这是各代的通例。 午时三刻行刑并非古代法律的明确规定,而见于戏剧、小说。古代的时刻是两套计时单位,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划为一百刻。午时约合上午十一时至下午十三时之间,午...
古时候为什么要给犯人剃光头呢? 据说现在给犯人剃光头是为了便于管理,但在古代,剃光头是一种刑罚,叫髡刑。这一刑罚最早见于《周礼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积。髡刑与墨、劓、刖、宫等肉刑同属损害人身体完整的刑罚,因为古人将发作为体的一部分。 三国曹魏时有完刑,实际也是髡刑,就是完全剃去受刑者的头发,使其头成丸状。古时男子蓄发,并以之为美,长发更美,剃发无异于去首。 髡首有标记的作用,常人不去头发,罪犯去头发,让人一看就知道谁是罪犯。髡刑主要是作为附加刑使用的,秦时对刑徒加施髡刑,汉代在完城旦舂刑上加施髡钳,魏晋以前一般都是与徒刑并用,而髡首也成为徒刑的别称。 不过,北齐时髡刑...
“监狱”的“狱”字原意是什么? 狱字最早出现在商朝末期,《周礼秋官大司寇》注:狱谓相告以罪名者,狱从犬从言,两犬相啮必先相争,人之相争亦类是。故从犬,犬相争必以言相争,而后有狱。表示为关押因讼而被拘者之意。 古代狱有时也用以表示诉讼,称狱是相告以罪名,或许诉讼后必有一方败诉被监禁,所以演化出这个意思。 夏的第七代帝王芬用土筑成圆形狱城圜土(《竹书纪年》),用以集中收押犯人。夏桀多次在夏台软禁商的首领(《史记夏本纪》),因商汤地位显赫,本是在都城阳翟大飨诸侯的钧台成了夏囚禁人犯场所的代称。夏还有牖里、念室等土牢,但这些称谓并非通称。 殷商的监狱叫里,还设有冰圉、艾圉、...
古时真的存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刑不上大夫在西周以后的法律明文中予以取缔,但这种理念和意识在职官制度上一直存在,或多或少常有所表露。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新兴地主阶级针对奴隶主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出的法律原则,旨在从政治上打击和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所谓同罪只是一种相同或相似意义上的同罪,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并不是王子犯了法真的就会和百姓一样被定罪受处罚。 法律规定得很清楚,只要是沾了官的边,就可以享有当、赎、议、请等一系列免罚减罪的规定。尽管为了维护整个封建统治秩序,也惩治过统治集团中一些恶名昭著者,但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能相提并论。...
为什么用“红得发紫”来形容走红的人呢? 红得发紫形容一个人被宠或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 这种说法的由来和我国古代的品色衣制度密切相关。我国封建时代的等级尊卑十分严格,连服饰穿戴也有严格规定。如黄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其他人一概不能染指。 各级官员服饰也不相同,不能乱穿。官职品级不同,衣服颜色也各异。这种制度就是品色衣制度。 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唐代时,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衣,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身居高位,而青色衣着者则官卑职微。 对那些穿红着紫的达官贵人来说,他们可以经常出入朝廷,于是人们便以红色作为发达的...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说的是谁?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出自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比喻反动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叫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这一年,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右为难。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