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红得发紫”来形容走红的人呢?
“红得发紫”形容一个人被宠或走红,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
这种说法的由来和我国古代的“品色衣”制度密切相关。我国封建时代的等级尊卑十分严格,连服饰穿戴也有严格规定。如黄色是皇帝的专用服色,其他人一概不能“染指”。
各级官员服饰也不相同,不能乱穿。官职品级不同,衣服颜色也各异。这种制度就是“品色衣”制度。
“品色衣”制度起始于北周,形成于唐朝。唐代时,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穿紫衣,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身居高位,而青色衣着者则官卑职微。
对那些穿红着紫的达官贵人来说,他们可以经常出入朝廷,于是人们便以红色作为发达的标记,而达到紫色者则是仅位居皇帝之下的高官了,因而人们把这部分人称为“红得发紫”。
后来,人们常以“红得发紫”来比喻那些官运亨通、仕途畅达的人。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