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的《三都赋》曾经使得“洛阳纸贵”,为什么一篇文学作品能让纸张价格上涨呢? 左思是西晋时代的一位作家。为了能够创作出让自己满意的《三都赋》,他准备了十年。在这十年里,他勤于阅读,多方向人请教。为了收集资料,他还请求去做秘书郎,以便于自己能够阅读到更多的书籍。他的家里,无论是庭院里、房门上,还是篱笆上,甚至厕所里,都放着纸笔,只要想起什么来,他就及时记下来。就这样,他终于写出了这一鸿篇巨制。 左思花费许多苦心写成了《三都赋》,但在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看重它,也没有觉得它多么出色。虽然如此,左思自己明白,这篇作品即使是和班固、张衡那样的汉赋创作名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只因为自己出身寒门,没有人愿意真正认真读一...
《文选》中有《古诗十九首》,为什么将这十九首诗编在一起?它们很特别吗? 《文选》在《古诗十九首》这组诗之下有一个注释,说是因为不知道这些诗作的作者,所以将它们放在一起,称之为古诗。这组诗歌主要是一些游子思妇之词,即出门在外谋求发展的游子和独守空闺的思妇的寂寞、孤独和失意。东汉中后期社会动荡,思想统治崩溃,士人在混乱的时代出门谋求发展,往往事不遂意。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妻子也要经历分别和思念的痛苦。这种生活往往使他们产生生命短促,人生无常之感,这是《古诗十九首》的一个主题,比如《青青陵上柏》就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不稳定的生活中他们也往往追求及时行乐,这是《古诗十九首》表现的另一个主题。比如《生年不满...
“才高八斗”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有才华,为什么是八斗而不是十斗? 才高八斗这个成语与南朝诗人谢灵运有关。 谢灵运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从他开始,中国诗史上才开始有人专门写作自然山水风景题材的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就是他的名句。他的文学创作在当时极负盛名,每每有新作品,人们便纷纷相互传写,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他的新作了。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也是相当地自信,不过这并不表示他认为自己是天下最有才气的人。他最佩服的人是三国时候的曹植。他曾经说过:天下之才一共有一石,曹子建占八斗,自己占一斗,当今的其他文人共分一斗。石也是古代的容量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就是曹植。在谢灵运的眼里,曹...
天下有李白也不敢写的诗吗? 我们都知道李白擅长作诗,几乎无人能及。杜甫就曾说李白一斗诗百篇,意思是他喝下一斗酒,就会诗兴大发,许多诗句就涌现到他的笔端。然而,即便是李白也会有遇到强敌而自动收手的时候。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遇到的对手是崔颢(ho)。有一天,崔颢去武昌游玩。他到了天下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站在黄鹤楼上,崔颢向四面极远之处望去,长江在此与最大的支流汉江交汇,江汉平原一望无垠。眼前的景象引起了崔颢无尽的思乡之情,于是他提笔写下了给黄鹤楼带来美名、也使自己诗名永传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
李白、杜甫未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人抱怨评选不公平? 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们在诗歌上的杰出成就,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可是他们居然双双未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中,而且从来没有人出来为他们抱不平,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唐宋八大家根本不是从诗歌创作成就的角度评选的,而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位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最初将这八位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朝初年朱右的《八先生文集》,后来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位唐宋作家的散文作品,明朝中期的古文家茅坤又对前两人编辑的书籍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
为什么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杜甫却说生男不如生女好呢?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为扩边频繁征战。朝廷大举征兵,补给兵力。《资治通鉴》里记载,杨国忠(时任宰相)派遣御史官到处抓人入伍,把抓到的人用枷锁押解到军营充军,父母送子,妻子送夫,场面凄惨。 杜甫把这一历史镜头写进了《兵车行》中。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在控诉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在控诉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千村万落生荆杞,这是在控诉因男丁充军,全国一片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在控诉百姓连生计都不保,却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这是在控诉战死沙场的将士们没有人收尸,都做了野鬼。 信知生男恶...
人们形容杜甫的诗风总爱用“沉郁顿挫”这个词,是因为他很忧郁吗? 沉郁顿挫这个词语来自杜甫自己的《进雕赋表》。仔细考察杜甫诗歌我们可以发现:沉郁,用于表现诗作情感的深沉苍凉;顿挫,主要表现在语言韵律上的屈折有力。 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不像李白那样纵横驰骋,奔放飞扬呢?一个方面是杜甫的性格气质和李白大有不同。李白气质浪漫,而杜甫气质厚重理性。虽然他也有过青春飞扬的诗作,但那是极少数。另一个方面就是两人的生活环境、关注点不同。杜甫家道在父亲去世后变得困难起来,而他谋求仕途的发展也并不顺利。而且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他真正经历了唐代的由盛而衰,安史之乱带给唐朝的重创,他在飘泊流离中真正体会到了。虽然经受许多坎...
为什么古人临行告别时要折一条柳枝握在手里? 在西安(古长安)城东有一条灞水,又名灞河,其上有灞桥。在汉代,灞河两岸广植柳树。从汉代起,人们从长安送别亲友去往东都洛阳或是江南等地都要送行过灞桥,并折柳相赠。因柳谐音留,有留恋不舍之意,希望被送走的亲友勿忘长安旧情,能够速去速回。所以,灞桥柳有了送别的象征意义,并被历代诗人引入诗作之中。 折柳赠别这个习俗到唐代更为盛行,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折柳之礼。唐代的人们十分重视这种送别文化,一般身份较高的人或者文人雅士之流离开长安,都要在灞桥之上行折柳之礼。一时间自长乐门到灞桥这段大道上人们络绎不绝,都是来送人的。 其实,从《诗经采薇》昔我...
因为一首诗得罪皇帝?孟浩然到底写了什么诗让皇帝如此不悦?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我们学习过很多他的诗歌,其中《春晓》最为人们所熟知,可他却因一句诗得罪了皇帝,从而失去了当官的机会。 有一次,王维邀请孟浩然到自己办公的地方谈论诗文。两人正在交谈的时候,忽听人传皇帝唐玄宗驾到。当时,孟浩然吓坏了,慌忙之间就藏在了座位下面。唐玄宗进门来,王维对玄宗行过礼后,就向唐玄宗说,孟浩然在此。唐玄宗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说:我听说这个人好久了,正想要见见他呢。于是,孟浩然拜见了唐玄宗。唐玄宗问他近来写些什么诗,孟浩然就将自己的一首《岁暮归南山》念给他听: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
唐代有位文学家敢跟凶猛的鳄鱼谈判,而且还成功了,难道他还兼职做驯兽师? 在公元819年的时候,韩愈被唐宪宗贬到潮州做刺史。他刚到潮州就听说当地有鳄鱼为害,咬伤百姓、牲畜、其他动物等等。当地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于是韩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训诫鳄鱼,让它们搬迁离开此地。 韩愈在这篇文章里说,派人给恶溪的鳄鱼送去一头羊,一头猪,并警告鳄鱼们: 古时候圣王贤明,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会驱赶那些凶残的野兽到四海之外。后来帝王们的德行浅薄,长江汉水一带都留给了蛮夷之人,更何况天高皇帝远的潮州呢,所以这个地方有鳄鱼扰民也是自然的。可是,如今是大唐的天下,皇帝圣明英武,爱护百姓,四海之内皆是百姓安居之所。我被派来管理潮州之地...
唐代有一位作家擅长写动物寓言,他是谁呢?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通过假托的故事或者拟人的手法来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唐代就有一位善于写寓言故事的作家,他叫柳宗元。他写过什么故事呢? 有个故事叫《黔之驴》。在黔这个地方原本没有驴,有个好事的人就带了一头驴到黔地,驴到此地又没什么用,好事的人就把驴放在山下了。山中的老虎从来没见过驴,它看驴体型庞大,以为是什么神物,于是躲在树林里偷偷地看。一天,驴鸣叫了一声,把老虎吓坏了,以为驴要吃掉自己,赶紧跑掉了。老虎见驴并没有追上来,又走回来,这样来来回回,老虎发现驴并没有什么危险,于是慢慢靠近它,骚扰它。驴烦了就踢它一下。这下老虎明白了,...
写作文经常要“推敲”文字,难道推一推、敲一敲就可以写出好文章? 推敲可不能只从字面去理解它的意思,它和一个典故有关。推敲的典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和文学家韩愈的一段故事。贾岛把诗当作生命: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他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被称为苦吟诗人。贾岛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正琢磨一首新诗《题李凝幽居》,其中有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想把敲换成推字,又想把推换成敲字,一时间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反复吟咏,还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当时,代理京城地方长官的韩愈正带着一班人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韩愈的仪仗队里,可还在不停地做着手势。韩愈的侍从便把这个张狂之徒推到韩愈面前问罪。韩...
欧阳修说寺庙里半夜不敲钟,唐代有首诗偏偏写了半夜钟声还流传千古,到底是谁错了? 有个成语叫晨钟暮鼓,说的是佛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用来报时。似乎佛寺里晚上不能敲钟。欧阳修就曾经批评过一首唐诗写寺庙里晚上的钟声不符合实际。这首诗就是张继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停船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这位身处他乡的游子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不禁心中有些愁绪。首句写夜已经很深了,月亮渐渐地落下去。月光渐暗,惊醒了睡梦中的乌鸦,树上传来几声它们的啼叫。寒凉浸透全身,正是秋霜肆意的时刻,让人感觉黑夜里漫天都是浓霜。这句让人感到秋夜的寒...
古代文学家普遍认为秋天很悲凉,但唐代却有一位诗人热情地歌颂秋天,这个“乐天派”是谁? 古往今来许多作家描述过秋天的景色,哀叹秋天的来临。于是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就有那么一个潮流,但凡与秋天有关的作品,都有着悲凉的基调。 最早的悲秋作品是战国时代宋玉的《九辩》。他在这篇文章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意思是,让人悲伤啊,这秋天的气息。草木变黄殒落,天地一片萧瑟。这句话成为描写秋天,表达悲秋之意的经典句子。宋玉的《九辩》被人们称为悲秋之祖,也开启了后代文学悲秋题材的先河,悲秋成了一个文学传统。 但是,也有作者能够打破这种趋势,写出完全不同的秋天来。这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代有一位诗人仅凭一首诗便博得“孤篇压全唐”的美名,这首诗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所有的唐诗里,有一首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诗歌,它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这是一首优美的乐府诗,描写了春江、春花、月夜。春江月夜是这样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yn)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意思是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作者描绘出一幅壮观宏伟的图景。而在这春天的明月之夜,美丽的花朵是怎样的呢?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xin)。江水环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
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难道王维经常同时写诗和作画? 苏轼在看过王维的《蓝田烟雨图》之后,写下这样的评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是王维的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味王维的诗作,感觉他的诗中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而观赏王维的画作,则能够感觉到他的画中有着高妙的诗歌意境。所以并非是王维通常写诗作画一起来,而是在他的诗歌和绘画里融合了两种艺术门类的优点和长处,形成了自己艺术创作的特点。 其实王维也说到自己作诗绘画兼擅的特点。他曾有诗句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意思是说,这一世我成了一个诗人,但是我感觉自己上一辈子应该是个画师。王维的画没怎么流传下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都是...
李白、杜甫合称“李杜”,那“小李杜”是指孩童时代的李白、杜甫吗? 唐代是诗歌的高潮,这个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大家、名家,而其中成就最大者就是李白和杜甫。他们是中国诗史上的双子星座,是诗歌的星空中最耀眼的两颗星星,分别是中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作的代表。 而在唐代诗歌史上,除了这两位诗人合称李杜外,还有一个小李杜的说法。小李杜并不是孩童时代的李白、杜甫,而是另有其人,他们就是晚唐时代的李商隐和杜牧。正如盛唐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位大家代表着时代的创作高峰,李商隐和杜牧可以说是晚唐时代诗歌成就的代表。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杜佑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通典》。史学世家对杜牧最大的影响就是他的怀古诗、...
顾况曾经调侃白居易,却因为一首诗对白居易刮目相看,是哪首诗呢? 据说,白居易当初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还没什么诗名,他打算去拜访顾况,希望他能够向别人推荐自己,从而扩大自己的声誉。 这一天,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作来到顾况府上。顾况以为又是个一心追求功名的平庸之辈,一看诗稿上的名字白居易,不禁起了玩笑之心,对白居易说:哎呀,京城里米价上涨,在这里居住大不容易啊。然后漫不经心地打开诗稿,开首第一首诗就是《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读到这几句,顿时觉得白居易应该是个不俗之辈,连忙收起了怠慢的态度,转而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即使在长安住,又有什么不容易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什么大林寺的桃花开得这么晚?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首诗《大林寺桃花》,非常著名: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重新看到这灼灼桃花时,感觉春天似乎又回来了,心里充满喜悦心情。不过桃花不是三月的时候就开过了吗?为什么大林寺的桃花偏偏会在四月开放呢? 宋代有位学者跟我们有同样的疑问,这位学者就是写出《梦溪笔谈》的沈括。他小时候也读到了白居易的这首诗,觉得这首诗所写的大林寺的情景和自己日常所见不符,于是就约了小伙伴们真的爬上山去看看究竟山上与山下到底有什么不同。一行人爬到山上,马上发现了不同:四月的山顶不像山下已经是灼...
要想诗歌连不识字的老奶奶也能听懂,应该向唐代哪位诗人学习? 他就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五六岁时就开始学写诗,九岁时就懂得声韵。二十岁以后,读书学习更加勤奋。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自己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hung)寝息,意思是白天学辞赋,晚上读经史,间隙的时间学习诗歌,没有闲暇休息的时间。他读书、背书到口舌生疮,写诗作赋到手肘起茧。 白居易能写出令名士惊叹的篇章不是偶然的,他作诗不仅勤奋,而且创作态度非常严肃,一直追求平白浅显的诗风。他在《诗解》中写道: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情性。意思是说自己每天坚持创作诗歌,并不是贪图名气和声誉;经常修改以前写的诗句,...
孟郊和贾岛都是唐代诗人,人常说“郊寒岛瘦”,难道孟郊很怕冷,贾岛很消瘦? 苏轼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提到孟郊和贾岛,以寒和瘦二字来评价孟郊和贾岛。但是苏轼此处说的,并非是身体上孟郊怕冷,贾岛消瘦,而是评价了两个人诗歌创作的风格倾向。 孟郊诗作风格之寒,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看。孟郊一生坎坷,他参加科举考试很多年才考中,进入仕途后也总是做些不得志的小官,中年时他的儿子还死掉了。这些遭遇造成他的诗作无论是描写他人生活还是自己的生活,都有些穷愁困苦的情绪。比如他的《寒地百姓吟》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意思是在下霜的寒冷季节,只能住在四面漏风的破房子里,忍受苦痛,无处可逃。不只是内容如此,他的诗在艺术上也是如此。...
为什么古代文学家喜欢起外号?比如李白号青莲居士,陶渊明号五柳先生。 在古代,一个人的名是产生最早的,一般来说,它是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由父亲所取的。字是一个人成年的时候所取的。取字表示已经成人,可以承担重任了。字,在古代一般只有文化人和贵族才有。 号,具有个人色彩,甚至是有些艺术色彩在里面。它是文人雅士成年后自己取的。因为是名和字之外的,一般也称为别号。它不同于名、字需要由别人来取,号,是自己取的,可以包含自己想要赋予自己的意思,比如表示自己居住的地方、境况、情趣、身份、志向、思想等。所以相比名、字,古人特别是文学家们的号是丰富多彩的,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有的人甚至有多个号。 宋代欧阳修有一个号是醉...
《唐诗三百首》刚好收了300首唐诗吗? 唐诗是古代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历来唐代诗歌的选集是最多的,而这些选集中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可以说是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选集了。那么,《唐诗三百首》里到底收录了多少首唐诗呢?你一定以为这是明知故问,《唐诗三百首》自然是收录了300首唐诗。其实三百只是一个概数,这部唐诗集子最初由孙洙编选出来的时候收录的唐诗是310首。后来这部诗集流传越来越广,读者越来越多,就不断有人为它做整理、做注释。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章燮(xi)的《唐诗三百首注疏》,这个版本收唐诗321首,在孙洙编选的310首的基础上增加了11首。另外还有其他版本,有313首的,317首的等。各家在整理注...
为什么唐代诗人那么爱写边塞诗? 历代诗人有写边塞诗的情结,尤其在诗歌最为兴盛的唐代,几乎每位诗人都写过边塞诗,总量有两千多首,是各代边塞诗的总和。 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以描写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思妇对戍边丈夫的思念,前者如李白的《关山月》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后者如陆龟蒙《孤烛怨》坐想鼓鼙(p)声,寸心攒百箭;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如骆宾王《军中行路难》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可以宣泄对朝廷扩边的不满,如张说《巡...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并没有去过岳阳楼?他是怎么写出这篇文章的? 岳阳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它之所以为天下人所熟知,主要是因为北宋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以极其凝练的语句描写了岳阳楼头的万千景象,也留下了激励后人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多数人一定认为范仲淹之所以能描绘出洞庭湖畔岳阳楼上的如此景象,一定是数次登上过岳阳楼,流连于风和日丽之时,也徘徊于淫雨霏霏之日。有了这样亲身体验,他才能写出这样的风景。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从《岳阳楼记》的开篇我们知道,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在庆历四年(1044)的时候被贬到了巴陵郡,第二年,滕子京管理下的巴陵郡就已经是政通人和,一片欣欣向荣,于是滕子...
大文豪苏轼很有学问,可是他给别人改诗歌时也曾闹过笑话,这是怎么回事? 话说有一次苏轼去拜访丞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在会客,于是苏轼就到书房等着。苏轼在书房里转来转去,便看到书案的纸张上有诗句,想来是王安石未写完的诗作。苏轼就近一看,不禁笑了,原来那纸上写着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轼心想:这也太离谱了吧,明月怎么会在天空叫,那黄狗又怎么可能在花心里躺着呢?作诗怎么可以荒唐到这种地步!于是提笔就将两句诗给改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一轮明月悬在空中,月光洒向大地,一条黄狗卧在花阴之下,多美的意境啊。王安石回来一看,心想你真是拿无知当聪明啊,等找个机会让你看看什么是明月,什么是黄犬。后来苏轼因事...
如果在苏东坡时代就有互联网的话,他肯定是“网红”,为什么? 苏东坡的《东坡志林》一书谈天说地,其洒脱豪放的性格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为苏东坡的奇情逸志叹服的同时,发现他在书中所写的文字,大都是随手记下来的几十个字,最多百十来字,都很短小。从内容上看,从朝廷政治到地方民生,从梦里作诗到神仙鬼怪,从养生到乐死,无所不包,无所不及。 《记承天寺夜游》写道: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是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的时候写的,他没有...
苏轼诗中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他真的能一天吃三百颗荔枝吗? 苏轼有一首诗叫作《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据说荔枝性热,民间有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说法,三百颗荔枝岂不是要吃出病来?其实这里的三百颗是个虚数,并非实指,表达的只是苏轼对于荔枝的喜爱,对于岭南风物的喜爱,更进一步是表达对于岭南生活的接受和喜欢。这种喜欢并非如同我们现在出门旅游对异地的自然风光的喜爱,里面包含着苏轼自己的人生经历。 1094年,苏轼被贬到惠州,他发现此地风土食物都很好,官吏百姓相处融洽,这让他产生了终老惠州的想法。然而一个地方自然风景再好,土产风物再丰富也并非是让苏轼想要长作岭...
王安石成年累月不洗澡,也不勤换衣?大文豪为什么如此邋遢?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这位著名的杰出人物在生活中却很邋遢。据说他成年累月不洗澡,衣服也不勤换,酸臭难闻,别人跟他见面经常是人还没看到鼻子就先闻到了他的臭味。苏洵曾经这样描述他:穿着囚犯一样的衣服,吃牲畜才会吃的食物,蓬头垢面,竟然还在那里心安理得地论诗谈史。 王安石的两位铁哥们儿吴仲卿和韩维,对王安石的邋遢形象实在看不过去了,以邀他去寺院谈论诗书政治为名,邀王安石一同去洗澡,并安排服侍的人把他的脏衣服拿走,然后换一套新衣服摆在那儿。而王安石洗完澡后见衣服就穿,从来不问新衣服从哪里来。...
过年我们会放鞭炮、贴春联,宋代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宋代有一首写春节的诗非常著名,这首诗告诉我们宋代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这就是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就是正月初一,即春节这一天。这个说法从先秦时代就有了。爆竹,就是鞭炮。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宋代人也像我们一样是放鞭炮辞旧迎新的。还有一项活动,我们现在不经常见了,就是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药酒,主要用来驱除瘟疫,在新年的时候饮用,作为一种风俗是希望新的一年之中不得病。而且饮屠苏酒还有个有趣的规矩,通常饮酒都是要从长辈开始的,而饮用屠苏酒要从家中最年幼的人开始。这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