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代诗人那么爱写边塞诗?
历代诗人有写边塞诗的情结,尤其在诗歌最为兴盛的唐代,几乎每位诗人都写过“边塞诗”,总量有两千多首,是各代边塞诗的总和。
边塞诗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以描写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思妇对戍边丈夫的思念,前者如李白的《关山月》“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后者如陆龟蒙《孤烛怨》“坐想鼓鼙(pí)声,寸心攒百箭”;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如骆宾王《军中行路难》“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可以宣泄对朝廷扩边的不满,如张说《巡边在河北作》“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可以抒发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前者如严武《军城秋早》“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后者如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总体来说,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深刻、想象力丰富、艺术性强的部分,其代表人物有王昌龄、王维、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唐代国家强盛,与周边摩擦增多,战争频繁,文人为追求建功立业,随军出征者众多。这大概就是唐代多边塞诗的原因。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