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靖节、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父亲早亡,年少时家境贫困,但受到良好的教育,并抱有很高的志向。29岁时因亲老家贫而走上仕途,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仕途的经历使他逐渐认识到现实的黑暗以及统治者的腐朽堕落,他越来越厌恶官场的生活而向往朴实的大自然。陶渊明任彭泽令时,郡里派遣一个督邮到彭泽,县里的小吏让他束带相见,以表示尊敬,陶渊明一怒之下辞官回家,在职仅80余日。当时一个县令的俸禄相...
诗仙 诗仙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自唐以来,李白一直被尊为诗仙。李白少年时代学习范围很广,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著作和其他一些奇书,喜爱剑术骑射。26岁时东游,10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天宝元年(742年),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成为玄宗的文学侍从。当时正值玄宗后期,李林甫把持朝政,政治黑暗,贤能之士屡遭排斥迫害。李白性情豪放耿直,不对黑暗势力阿谀奉承,遭到诋毁,被迫辞官。此后11年继续在黄河、长江流域漫游,在洛阳与杜甫结成好友,一起游历了...
诗圣 诗圣指唐代诗人杜甫。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又称杜少陵、杜工部。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杜甫出生在一个有文学传统的家庭,7岁开始学诗,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著名诗人。杜甫20岁出游,先在江南一带,到过金陵、姑苏、浙江天姥山。四年后回洛阳考进士,没被录取,之后漫游于山东等地,并在洛阳和李白相识,共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到长安求职,前后10年,由于权臣当道一直没被录用,最后得到一个参军的职务。生活窘迫,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他们作诗饮酒以取得资助;回家探视,却得到幼子饿...
诗佛 诗佛指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701-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少年时就富有文学才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考取进士,因故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升为右拾遗。两年后,张九龄罢相,王维受到牵连,被迫出使塞上,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回到长安。安史之乱时王维被叛军俘获,被迫担任伪职。安史之乱后,王维官降三级以治罪。唐肃宗乾元年(758年)间再度起用,先后任给事中、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王维的父亲去世较早,母亲信奉佛教,佛教信仰对王维的思想和诗歌创作都有极深的影响。...
边塞诗报 边塞诗派是盛唐时期活跃于诗坛的一个派别,诗歌多描写边塞的风物景色,表现戍边战士的战斗生活。边塞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汉乐府民歌,到唐代形成高潮。高适、岑参是该派的开创者,此外,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颢、王翰、常建等人。 高适(702-765年),字达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年时喜爱交游,有侠气,和李白、杜甫结交。安史之乱后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封渤海县侯。高适的边塞诗大多歌颂战士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也描写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对和平的向往,并揭露军队将领的骄奢淫逸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八大家最早见于明初朱右编的《八先生文集》。八位文学家并提,是因为他们都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实践者。古文是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不讲究对偶声律的散文。魏晋以后骈文盛行,骈文句法整齐,辞藻华丽,形式与内容脱节。八大家倡导古文运动,就是要反对骈文的不良风气,恢复先秦汉代内容充实、长短自由、质朴流畅的散文传统。古文运动最早由韩愈发起,得到柳宗元的响应,他们共同推翻了盘踞文坛六百多年的骈体文。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祖籍昌黎,称韩昌黎。任吏部、刑部侍郎,...
唐传奇 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轶事,后人称为唐传奇。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萌芽阶段,大多是记述神灵鬼怪的志怪小说,少数是记叙人事,如《世说新语》,但只以上层人士的谈吐轶事为题材。这个时期的小说一般篇幅短小,文笔简约,缺少具体的描绘。唐传奇产生之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变。内容上除了记述神灵鬼怪,大量作品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的社会画面比过去广阔得多,生活气息也比较浓厚。在艺术形式上,篇幅加长,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
苏轼与豪放词派 苏轼一生的政治道路很坎坷。在朝任官期间,正值王安石变法,他要求改革弊政,但主张变法不宜过于激烈,反对急于求成,由于建议未被皇帝采纳而请求外调。苏轼在外任官期间,一些官僚趁机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将他逮捕入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苏轼被重新起用,因反对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完全废除新法,先后被迁到杭州、颍州、扬州等地任官,任职期间曾减赋赈灾,抗洪保堤,整饬军纪,加强边防,政绩很突出。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得势,苏轼再次成为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州)。...
柳永和婉约派 柳永(987?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任过屯田员外郎、余杭令、定海晓峰盐场大使等职。柳永少年时就擅长写词,经常用通俗的语言为秦楼楚馆的歌伎和教坊乐工填词。据宋人记载,柳永因在《鹤冲天》中写道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不喜,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他因此屡试不中,一直到宋仁宗景元年(1034年)才中了进士,而且一生穷困潦倒,大概也没有结婚,去世时由歌女们聚资将他埋葬。柳永死后,人们很怀念他,每年清明都到他墓前饮酒,称为吊柳会。因此,柳永成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人...
宋词和音乐 词,又称长短句,是合乐的歌词。词虽然是合乐的歌词,但和汉魏以来古乐府不同,它是隋唐时期音乐革新的产物。隋唐时期,从西域和国外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燕乐与传统的雅乐是相对而言的,也称为俗乐,它在当时是传播最广、最有群众性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抒情音乐。当时的词,就是和这种新兴音乐的乐曲相配的歌词。词的名称,是和曲调相对而言的。唐代出现了曲子词的名称,敦煌写本则称之为曲子,如《云谣集杂曲子》。宋代也有曲子的名称,又称今曲子。此外,词又称长短句、诗余。长短句歌词在唐代兴起的时候,还未能与诗相抗衡,进入宋朝以后,却以...
南戏 南戏是出现于宋代的戏曲样式,又称南曲戏文。因其产生于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也可以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南戏的产生年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明代祝允明《猥谈》中记载: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另一种是根据徐渭《南词叙录》所说:记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两种说法相差70多年。但有学者认为,祝允明所说的出于宣和之后的温州杂剧是南戏的来源,由温州杂剧发展到真正的南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所以徐渭所说始于宋光宗朝应该是南戏已经具有了...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曲作家。最早提出四大家之说的是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元曲产生于金末的俗谣俚曲,包括里巷之曲和胡夷之曲。曲是继词之后可唱的诗体的总称,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曲四大家主要侧重四位作家在杂剧方面的成就而言。 关汉卿(1220-1300年),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生平没有详细记载,后人根据史料推测他可能是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关汉卿是元代前期杂剧界的领袖人物。《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元曲选》说...
汤显祖的“四梦” 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江西临川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曾官至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后来因弹劾奸臣,遂辞掉官职,在玉茗堂专门从事写作。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文学家、戏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所写的四部名著《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都是通过梦境展开描写,所以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紫钗记》为玉茗堂四梦的第一梦,共53出,大约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完成于南京。剧作是根据《霍小玉传》改编而成,同时也是汤显祖在他的旧作《紫萧记》的基础上重写的作品。《紫钗记》叙述了诗人李益和霍小玉新婚不久就...
明代文学的前七子和后七子 前七子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七位文学家,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徐桢卿。前七子不满台阁体千篇一律的文风,倡导复古,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受到推崇和响应。但由于思想片面,背离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走上了盲目尊古甚至模拟剽窃的道路。 李梦阳(1472-1527年),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任户部郎中、江西提学副使等。他主张古诗学魏晋,近体学盛唐,影响很大,是前七子的领袖。但由于他过于强调格调、法式,没能从复古中创新。他有不少诗揭露军队和官僚的腐败,寄寓了改革弊政的理想。他的七律较有...
戏剧活化石: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清代以前被人们称为昆山腔或者昆腔,清代之后才被称为昆曲,有着4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产生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的江苏昆山,所以又被称为昆山腔。北曲的清唱家魏良辅来到吴中,在原昆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吸收了海盐腔、余姚腔的优点,在张野塘、谢林泉等民间艺术家的协助下,经过很大的努力,终于建立起昆山腔清新婉转的新腔,但仍然只是清唱。后来梁辰鱼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改写成剧本,把传奇文学、新的声腔及音乐、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第一次把昆...
中国的国剧:京剧 京剧有近200年的历史,是我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因此又被人们称为国剧。曾经有乱弹、京簧、京二簧、皮簧、二簧、大戏、平剧、京戏等名称,最后才改称为京剧。 京剧虽以京字命名,但是原产地却不是北京,它的前身是南方的徽调。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是乾隆皇帝八旬大寿,整个王朝都在筹备庆典,各地官员也竞相献礼。浙江盐务大臣征召了在南方深受人们欢迎的著名徽班三庆班入京为皇帝祝寿。自此之后,许多徽班也陆续来到北京,受到北京观众的喜爱,逐渐取代了昆曲和京腔的位置。 徽戏的剧目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声腔曲调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徽班的艺人...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四部划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 这四部伟大的长篇小说不仅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宝库中占据着最为显赫的地位,在世界文学之林中亦代表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最高文学成就。自问世以来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热爱。其思想性、艺术性均受到古往今来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学者、史学家的高度评价与赞扬。其精彩篇章至今仍是大、中、小学课堂中的经典教材,成为每一位华夏子孙最为耳熟能详的珍贵文学遗产。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瞮,字梦阮,雪芹是其号。《红楼梦》也叫《石头记》《金玉缘...
明代艳情小说 明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时期。从嘉靖以后,小说得到迅速发展,创作十分繁荣。这一时期长篇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技巧上看,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安排还是人物刻画,都比前代更加成熟精湛;从题材上看,取材范围以及反映的社会画面也比以前广阔。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才充分显示出它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对文学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地位。艳情小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是明代文学的重要收获。 艳情小说又称世情小说、闺情小说、言情小说,一般以家庭生活为题材,讲述人情世态,反映社会现实。鲁迅先生说艳情...
清末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是晚清小说流派,这个流派是在1900年以后繁盛起来的。清政府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内政反动腐朽,外交软弱无能,使国势衰微到了极点。具有不同程度改良思想的作家们纷纷通过创作小说来抨击政府,揭露时弊,提出挽救社会的主张,从而形成谴责小说流派。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中国小说史略》)。 清末谴责小说在内容上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题材广泛,包括官场、商界、华工、女界、战争等各方面,以描写官场最为普遍。在艺术风格上,继承了讽刺小说的传统,以极度夸张和漫画化的手法,大力...
新文化运动和鲁迅的小说 20世纪初期,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科学和民主思潮的大量输入,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一些觉醒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因而出现了一个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和文化启蒙运动,后人称之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涉及文化思想、政治制度、文学革命、科学与民主等各个层面,其中,文学革命在整个新文化运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革命是1917年由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发起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端,这篇文章强调文学作品必须言...
“杭育杭育”竟是我国古代最短的文学作品?这是怎么回事? 鲁迅先生说杭育杭育是文学作品,这样说来,它应该是我国古代最短的文学作品了。杭育就是今天所说的哼哟,它是一种劳动号子,怎么会是文学作品呢?这得从文学的起源说起。 当我们的祖先懂得劳动生产的时候,懂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的时候,文学就产生了。《淮南子道应训》里说过这样的话:今夫举大木者,前呼呀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意思是说,有两个人抬大木头,走在前面的人喊着呀许的号子,后面一个就应声随和着喊呀许,一方面为的是两人行动一致,好省力,另一方面也是相互鼓劲。呀许是劳动的号子,也是诗歌的萌芽。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一文中对《淮南子道应...
《诗经》原来叫《诗》或《诗三百》,为什么现在叫《诗经》呢? 据说,最先搜集的诗有三千多篇,那时称诗。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上说,孔子对三千多篇诗做过再删选整理,成为后世所见的305篇的定本,所以,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诗为诗三百。 《诗》被称为《诗经》是从西汉开始的。 汉代初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与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儒家主张建立统一的大国,并推崇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这些思想与汉武帝时的国家形势和治国目标相适应,于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等人的建议,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凡是记载、传承儒家思想的著作都称为经书,《诗》或...
《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重复的诗句? 我们先来看一首《诗经》中的诗: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jū)。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诗每段中只有两个字不同。为什么总是在重复? 原来,《诗经》开创了一种很有意思的艺术形式,后人叫它重章叠唱,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反复重叠出现。它常常用于表现诗歌中人物内心的一种回环往复、缠绵不尽或荡气回肠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 《诗经》305篇中,有177篇采用了重章叠唱的结构手法,可以说重章叠唱是《诗经》创作结构的最主要形式。 重章叠唱的...
屈原写《离骚》是为了发泄心中的牢骚吗? 历代关于《离骚》这个名称的解释,据统计有六十六种说法之多,这里说说最有代表性的五种:一、东汉的班固认为: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意思是说作离骚是因为遭受了忧患和忧伤。二、清代的钱澄之认为:离为遭;骚为扰动。扰者,屈原以忠被馋,志不忘君,心烦意乱,去住不宁,故曰骚也。意思是说,屈原本来对国君一片忠心,却遭受了奸臣小人的馋言陷害,因此心烦意乱。三、现代人游国恩认为,离骚是楚国古曲《劳商》的别名。四、现代人林庚认为,离骚就是牢骚,离的意思等于牢,意思是说,屈原写《离骚》是在发泄内心的牢骚。五、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
为什么有人说《论语》是孔子学生的课堂笔记? 翻开《论语》,我们会发现里面有两个字出现的次数特别多,就是子曰。这个子指的是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子曰就是孔子说。既然《论语》里大多都是孔子所说的话,那么《论语》是孔子自己写的吗?不是的,这部书虽然记录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却并不是孔子亲笔所写。从子曰两个字可以知道,子并非孔子自称,而是学生对老师的称呼,是先生的意思。由此可见它是孔子弟子记录的孔子所说的一些话,就像是孔子学生的课堂笔记。所以《汉书艺文志》中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不过,《论语》中除了孔子弟子记录老师的话外,还有...
战国时就有说唱音乐?据说发明者是荀子? 中国国学研究者认为,现在流行的说唱音乐RAP,发明者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末年的荀况。如果翻开他的著作《荀子》,其中的《成相篇》可以证明。 相是一种打击乐器,成相是流行在荀况所生活的时代的一种民间歌谣,表演者在相的节奏的伴奏中,边说边唱,形式完全与现代流行的RAP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荀况写《成相篇》不是为了娱乐,而是因为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就借用这种民间的通俗歌谣,把自己的治国理论唱出来,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成相篇》句式分两种,一是三字起的句式,节奏大致是3+3+7(或9或11或13),二是四字起的句式,节奏大致是4+7(或8),全篇五句押一个韵,至今诵...
如果设立中国古代寓言创作奖,应该颁发给哪一位寓言创作大师呢? 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最早把寓言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来创作的是唐代的柳宗元,他有寓言故事集《三戒》,其中《黔之驴》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但此书已经失传。现今能见到的历史上最早的寓言专集是《艾子杂说》,但没有留下作者姓名。明朝刘基的《郁离子》和宋濂的《龙门子凝道记》《燕书》都收录了大量的寓言。再后来,明代的方孝孺、江盈科、冯梦龙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寓言,清代纪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和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等也有许多寓言。 虽然我国古代有众多的优秀寓言家,但如果要颁发寓言创作大奖,庄子当之无愧。庄子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古代民歌是怎么留传到现在,让我们也能欣赏到的呢?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民歌国风是怎样收入《诗经》的呢?有两个途径,一是当时的周王室为了了解各诸侯国的民情,从朝廷派人到各地,一边考察一边收集,这就有了在朝廷把各地民歌汇总的机会,另一条途径是各诸侯国在向朝廷递交属地民情民俗等方面的材料时,也可能将本国民歌抄送给朝廷。不过,无论是采集而来的还是抄送而来的民歌,往往是粗俗浅陋的,朝廷会安排专人进行整理与加工。比如,传说孔子就参与了《诗经》的整理修改工作,最后结成集子,再下发到各地。于是,此地的民歌就可能传到彼地,超越了地域的限制。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朝廷设立了专门管理音...
《短歌行》并不短,《长歌行》并不长,古人是不是拟标题时出了错? 曹操的《短歌行》全诗共32句,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共10句。如果说二者的标题是按诗句的多少而定的话,显然不符合事实,那这里的长和短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学习古代的诗歌时,都是有表情地朗诵,而在古代,这些诗歌都是唱出来的,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短歌行》和《长歌行》就是两首歌,这里的短和长指的是演唱时声音的长短。短歌行演唱时声音要短促、激昂、铿锵、有力。如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以周公吐哺自喻,抒发他广揽天下奇才,想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试想,有着这样主题的诗歌,怎么可能用绵长的音调唱出呢?而《长歌行》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开头,用葵这一种...
曹操《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子衿》中的一句,这算是抄袭吗? 曹操《短歌行》这首诗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其中用到了不少其他诗作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子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鹿鸣》。难道曹操抄袭拼凑成了这首诗?我们仔细分析这几句在诗中的意思就可以发现,这并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化用。曹操在自己的诗作中赋予了这些句子新的内涵,新的生命。 《子衿》实际上是一首爱情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表达的是女子对于所爱之人的向往。曹操在表达了人生短暂的忧思之后转而用到这两句,意思是生命如此短暂让人伤悲,但是我仍然心有壮志,要定国安邦。而定国安邦需要招揽贤才,这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