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原始岩画 原始岩画是远古时代凿刻或绘制在山崖岩壁上的图画。最早著录岩画的文献是5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其后在一些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中,也有零星的记载。1915年,黄仲琴对福建省华安县汰溪岩画进行了调查;1928年,瑞典人贝克曼对新疆库鲁克山岩画做过考察;1949年以后,岩画有了大量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广西花山崖壁画进行了大规模调查;60年代以来,云南沧源崖画和内蒙古阴山岩画均有大量发现和研究;80年代在新疆、宁夏等地也发现一些岩画。 岩画的分布区域极广,目前,我国已有12个省(自治区)的40个以上的县(旗)发现了岩画。从其地域分布,可划分为北方...
碳14和文物时间的判定 利用碳14放射性原理测定文物年代的方法,被称为碳14断代法。 自然界存在三种碳的同位素,它们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别用碳-12(C12);碳-13(C13);碳-14(C14)表示。前二者是稳定同位素,只有碳-14有放射性,也叫做放射性C14.C14放射粒子后蜕变为N14,半衰期为573040年。在大气高空层中,宇宙射线中子和大气氮核作用生成C14.发现这一自然现象并用实验加以证实的是C14法创始人利比(W.F.Libby)。他从宇宙射线和人工核反应的研究中得到启发,认为自然界存在生成C14的条件,有可能检测出来。经过仔细考查计算,并在实验中解决了低能量低本底测量上的技术问题,测出了自然C14.由此建立了C14测定年代的方法...
发现甲骨文过程中的趣闻 在甲骨文的发现过程中有一些趣闻。 据1903年出版的刘鹗《铁云藏龟》中罗振玉的序讲,甲骨文是被王懿荣发现的。1899年,在北京做官的王懿荣因患疟疾,到北京菜市口一家名叫达仁堂的老中药店抓药。回家后,王懿荣发现其中一味叫做龙骨的药上刻有整齐而有规律的简单线条。精通金石学的王懿荣凭直觉感到这很可能是古文字,于是便派人将达仁堂的龙骨统统购买回来。不久,潍县的古董商范寿轩又携带十数片甲骨进京拜见王懿荣,也被他悉数收购。之后,陆续又有古董商赵执斋携带甲骨数百片来京,又被王懿荣照单纳入。然而,有学者对这个说法提出疑问。一是菜市口在那个时期不曾有过达仁堂中...
张大千和敦煌 张大千(1899~1983)是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书法家、文学家、收藏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名人。 由于敦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结合的艺术宝藏,而驰名中外的敦煌壁画正是这一宝藏中的精华,因此,张大千就去敦煌探寻中国文化之源。1941年3月,他到了敦煌,开始了两年半的佛画潜修工作。他不仅考察了莫高窟的壁画佛像,还对莫高窟进行了编号,成为为莫高窟编号的第一人,为保存敦煌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43年临摹工作结束,张大千完成壁画摹作共276幅。其间,张大千还完成了学术论文《关于敦...
敦煌文物流失记 甘肃敦煌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敦煌石窟中还有一处闻名遐迩的藏经洞,是由道士王圆箓在1900年发现的。 王道士(1849~1931),湖北麻城人,俗姓王,本名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清光绪初期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
三峡工程和文物抢救 三峡工程是全球最大的水利和水电枢纽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正式批准将该项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0年规划,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库区丰富文物的保护和抢救工作也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存库区珍贵文物,在库区规划中做了搬迁保护的详细计划和具体措施。按计划,1995~2000年,三峡库区考古将完成约70%的工作量,重点完成135米水位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2001~2005年,完成三峡淹没区文物保护工作。国务院三...
流失的国宝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因而有着丰富的文物国宝,但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而流失到国外。自清朝末年,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和清廷的日益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力衰微,大量珍贵文物被外国侵略者野蛮掠夺而流失海外。以清代圆明园文物和敦煌文物为代表,据统计,国内外收藏的敦煌文物5万余件,这些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文献,囊括了世界罕见的佛教典籍;文献中保存的官私文书,使敦煌地区晚唐、五代、宋初悄然湮没了近200年的历史,再度为世人所知;文献中的经、史、子、集四部书中,有不少是宋代以后佚失无存的孤本;而文献中的古...
国宝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许多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以不同方式和途径陆续回归。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促进流失海外珍贵文物的回归,我国政府于1989年加入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97年加入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我国保留对历史上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文物追索的权利。 我国政府通过法律和道义等多种渠道追索被掠夺及走私流失海外的文物,取得很大成功。1988年11月,中国有关方面发现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公开拍卖的东周青铜敦系湖北秭归县屈原纪念馆当年...
文物和盗墓 文物,旧为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称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辞海》中对文物的解释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3)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
孙殿英和清东陵之劫 孙殿英(1899~1947),名魁元,河南永城县马牧乡孙庄人。出身贫寒,但自幼顽劣成性,不务正业。后因盗窃清东陵而被称为东陵大盗。 清东陵位于燕山山脉的南麓,距北京125公里,始建于清顺始十八年(1661),占地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庞大、建筑完美的帝王陵墓群之一。清东陵从清康熙二年(1663)葬入顺治皇帝,到1935年葬入同治皇帝的最后一位皇贵妃,历时272年,共埋葬有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计161人。1928年5月,奉军和直鲁联军阻止不住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等军的北进,全线败退。孙殿英率部退至蓟县和遵化一带,被蒋介石收编,委为第六军团...
甲骨文研究的“四堂”是谁 甲骨文研究的四堂是指研究甲骨文声名卓著的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人。因为四人字或号中都有一个堂字,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在甲骨文研究上的成就和贡献,遂将他们并称为四堂。 罗振玉:号雪堂。 王国维(1877~1927),号观堂。王国维是第一个利用甲骨文证实《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的可靠程度,并根据卜辞加以纠正的人,著有《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和《殷周制度论》等。王国维还是从称谓判断卜辞年代和进行甲骨缀合的第一人。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在1928~1934年,董作宾曾8次主持殷墟的发掘。并最先提出甲骨文十项断代...
20世纪中国考古的100大发现 20世纪是中国考古学产生、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代。为了回顾中国考古学的百年历程,总结并展示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辉煌成就,推进21世纪中国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新世纪伊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考古》杂志于2001年1~3月,组织举办了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活动,评选出了100项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这100项考古大发现集中反映了中国百年考古的概况,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缩影。其时代从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的发现到北京明代定陵的发掘。其中,旧石器时代遗址及古代人类的发现占7项,新石器时代有30项,夏商周时期23项,秦汉时期24项,隋唐至元明16项...
中华第一鼎 中华第一鼎因是中国目前最高、最重的鼎而得名。鼎高9.9米,直径4.6米,重100吨,由汉白玉雕刻而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鼎。该鼎由民营企业家梁晓华出资建造,又称云鼎,于2002年11月7日在北京密云县建成揭幕。云鼎的建成表达了密云人民和全国人民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心愿。...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吗 从商代开始,中国已经出现了原始瓷器,成熟的瓷器则在距今1900多年前的东汉已经流行。从公元1世纪到14世纪,中国的瓷器有众多的品种,但始终以青瓷为主流,一直到14世纪30年代,出现了景德镇的元代典型青花瓷后,青瓷的主流地位就很快地让位给青花瓷。 但对青花是在唐朝还是宋朝出现的,学术界一直有争论,据近年来的新资料看,有专家认为青花瓷应起源于唐代。 青花瓷器是用钴料为呈色剂,在釉下进行彩绘,然后以1300度左右的高温在还原焰的气氛中烧成的透明釉白地蓝花瓷器。从釉下彩工艺和钴料彩绘这两个要素看,唐代已经出现了青花瓷。宋代和元初都有釉下钴料彩绘的青花瓷,但它们...
二里头与“夏” 在20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夏朝是否存在却是饱受争议的,理由依然是缺乏足够的考古材料做证据。1928年,随着甲骨文被发现,董作宾等人在中研院考古所的决定下开始发掘安阳殷墟,直至20世纪中期,商王朝的存在有了无可辩驳的依据,但是关于夏的存在,无论是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还是都城遗址,都缺乏足够的证据。为了解开关于中国早期历史上的种种谜团,徐旭生先生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走访二里头一带重要遗址,写成《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为夏王朝的考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李学勤等专家开展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大研究课题,试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对地下地上...
三星堆之谜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市西约8公里处的中兴乡,在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发掘和研究过程中,引出许多难解之题。 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他的住房旁挖沟灌田时挖出了300多件璧、璋、琮等玉器,随着这批玉器的流散,这个地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34年,原华西大学博物馆首次对这里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以后的数十年里,几代考古学工作者相继在这块土地上不懈地进行考古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遗址的东、西、南三面城墙相继确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尤其是1986年7-9月,两个大型祭祀坑的相继发现,上千件文物精品横空出世,震动了世界。 三星堆遗址总面积12平方公里,是四川地区...
甲骨文和刘鹗、罗振玉 甲骨文是商周时代书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有系统的文字,距今已3000多年。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殷商文化的研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对它的研究遂成为一门新学科甲骨学。而刘鹗和罗振玉都是甲骨文早年出土时期对甲骨文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刘鹗(1857-1909年),江苏丹徒人,原名孟鹏,字云搏,后更名鹗,字铁云。1903年出版《老残游记》,成为我国近代著名小说家。刘鹗也是颇有造诣的金石学家,出版了《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藏封泥》等书。特别是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他大量购藏并进行研究,对甲骨学做出了重大贡献。首...
金石学 金石学诞生于11世纪的北宋中叶,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而考古学这一名词,是近代从欧洲文字中翻译过来的。 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古代的文字、铜器等,但因研究者较少,也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更没有相关著作问世。北宋年间,统治者恢复了礼制,重视经学的发展,从而出现了对古物品的搜集、收藏和研究的热潮。同时,金石文字的产生也为金石学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金石学也就是在这时应时而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这也是宋代学术的一大成就。 宋代问世的关于金石学方面的著作数量很多,比如欧阳修所著《集古录》,...
周口店和“北京人” 北京人指的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周口店遗址中所发现的距今20万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西南郊50多公里的龙骨山上,早在19世纪末德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施洛塞尔就在此地发现了一颗古人类的牙齿化石。1918年,在中国政府内任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来到周口店,并找到了一处含有动物化石的地层堆积。1927年,由中国地质调查所组织,由瑞典古脊椎动物学家B.布林和中国地质学家李捷主持,开始对周口店遗址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发掘,并发现了一颗牙齿化石。经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鉴定,这是一种过去从不为人所知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他将这种古...
云南元谋人的发现 元谋人指的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是在1965年5月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的。这里地处元谋盆地边缘,盆地内出露一套厚达695米的河湖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4段28层。元谋人牙发现于第4段第22层中。此后,又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年代距今170万年。 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黏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
陕西蓝田人的发现 蓝田人是继北京人之后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又一直立人化石,因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的蓝田县而得名。 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人员到蓝田县野外考察,在蓝田县西北13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老年女性下颌骨,这引起了古生物家的关注。1964年,贾兰坡又在蓝田县城东北18公里处的秦岭北麓公王岭村发现一个人头骨化石。经鉴定,公王岭的人头骨化石和陈家窝发现的人下颌骨化石同属一个类型,因此,根据国际惯例,就以蓝田所发现的猿人化石命名为蓝田人。 在陈家窝除发现一个下颌骨外,还发现有属于它的13颗牙齿、一件打制较精细的小型砍砸器以及石...
北京定陵的考古发掘 北京定陵遗址位于北京市中心以北40公里处的大峪山脚下,现已建设为遗址性专题博物馆。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1584-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合葬墓。主体建筑由地上、地下两部分构成。地上建筑由石桥、碑亭、宫门、!恩门、!恩殿、方城明楼和宝城等构成;地下建筑由五座互相通连的石结构拱形殿堂组成为玄宫,俗称地下宫殿。 1955年10月,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提出申请发掘定陵,当年12月初,在吴晗的主持下成立了由六位发起人和夏鼐、郑振铎、王昆仑组成的定陵发掘委员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
越王剑之谜 越王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号楚国贵族墓。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越绝书宝剑篇》也记有名剑鉴赏家薛烛对越王勾践的纯钧宝剑评论说: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观其钣,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塘...
兵马俑的发现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文物而轰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晏寨乡西杨村农民在打机井时,杨志发刨出一块兵马俑的陶片,接着又挖出了许多陶俑残片、铜镞、铜弩机和砖等。随后,秦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迅速组建并开始发掘。1978年,国家拨巨款建起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随葬陶兵马俑的地下坑道建筑,目前共见有4个随葬坑。1号坑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达14260平方米;2号坑在1号坑东北侧,平面呈曲尺形;3号坑在1号坑西北部,平面呈凹字形;4号坑位于2号和3号坑之间,未完成而废弃。俑坑的构筑方法大致相同,都是土木混...
如何测定出土的古代文物和遗址的年代?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要研究我国历史以及古代物质文化的发展状况,主要依据挖掘出土的考古资料。然而,大量的考古资料没有确切的纪年,这就需要借助于史书记载和科学技术的鉴定。这里,介绍几种测定年代的方法。 1.依据文字记载 考古发掘中,文字记载是最重要的断代依据。这些记载是指出土文物中有纪年的文字。古墓中的竹简、木简、墓志或修造建筑物的碑记,是重要的断代依据。出土文物上如有制造的年月,自然可以断定它的年代,如果文物上没有明确记载,则根据书本记载。知道某种古物或某一建筑属于某一年代。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里对商代后期的都城殷就有殷墟之称。可殷墟...
考古学家如何判断人骨的年龄? 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最常遇到的考古对象就是墓葬,而墓葬中的人骨骨架对于认识墓葬的等级、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进入了考古学领域,人骨的鉴定也变得细致、精确。但在远离实验室和科学设备的考古工地上,及时地判断出骨架的相关信息也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些考古学家如何鉴别人骨年龄的方法。 对于人骨年龄的判断主要是通过人的牙齿和颅骨两部分判断的。 1.根据牙齿来判断年龄 人类一生要长两次牙,五六岁以前长出的叫乳牙。乳牙不论上下颚每侧5颗,一共20颗。从中间开始为中门齿、侧门齿、犬齿、第一臼齿和第二臼齿。乳牙最...
考古学家如何判断人骨的性别? 男性和女性在骨骼的结构和数量上是一致的,但在一些细微的地方存在着差异,这也就为我们判别骨架的性别提供了依据。总的说来,男性的骨架比较粗大,关节突出,女性的比较纤细,关节较小。当然有些骨架性别特征不明显,这就需要通过一些特殊部位的骨骼来判定。 首先是颅骨,男性的眉弓突出、额骨比较平缓地向后延伸,而女性眉弓不发达、额骨多呈陡直的折角。在颅骨后部我们俗称后脑勺的部位,男性的突出明显,而女性的较为圆润。还可根据盆骨的形状和开角来判别。男性的盆腔近圆锥体,而女性的近圆柱体。盆骨的开角,男性的开角较小,约等同于人手食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开角;女性...
古代墓葬中有哪些防盗措施? 由于中国的古人信奉事死如生的生死观念,将死后的世界想象为今生的延续,所以竭尽全力要把生前的财富带到死后。庞大的墓葬、奢华的随葬品都成了死后生活的保障。但是这些死后的财富也成为了世人觊觎的宝藏。很多墓葬在刚刚封闭后不久就开始遭受盗墓者的侵扰,有些墓葬的盗掘现象甚至延续了几个朝代。为此,古人也想出了种种方法来防备盗墓者的侵袭。以下介绍几种古代墓葬的防盗措施: 1.积沙墓 战国时代,三晋地区高等级墓葬中流行一种积石、积炭或积沙的墓葬,用以防潮防盗。所谓积石、积炭、积沙,就是在整座墓葬的外椁外填上石块、木炭或流沙,可以起到隔绝墓葬与外界的效果。...
朱然墓出土的古代名片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在日常的社交场合,为了方便介绍自己会递上名片。其实这一物件自古有之,古人称此物为刺,又称为名刺,最初是用竹简或木简制成,当纸张普及后才逐渐改用纸的。刺上通常写明自己的姓名、字号、籍贯以及官职等内容。刘熙《释名》: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古人在登门拜访或是祝贺献礼时都会呈上自己的刺,作为自我介绍。 考古发现的刺最早出现在汉代,到三国时期逐渐增多。至今以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名刺最为丰富,共出土有十四枚。朱然名刺长约24.8厘米、宽约3厘米余,长度相当于当时的一尺。名刺上墨书弟子朱然再拜问起居字义封、丹阳朱然再拜问起居故鄣字义封等内容...
马王堆女尸为什么两千年不腐? 1972年,马王堆女尸在湖南出土轰动一时,让大家不可思议的是女尸能够历经两千年不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女尸两千年不腐呢? 马王堆汉墓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学港教授及所带领的科研工作者们经过长时间对女尸当时所浸泡的红色棺液的分析检测,已经初步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罗学港说:对女尸详细的体检结果表明,总体情况较好,尤其是皮肤纤维的保持情况出乎人们意料的好,很有弹性。据他介绍,30年前实验时采用的是当时最好的配方,保存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模拟古尸出土环境,也就是恒温、恒湿、相对无菌。恒温是0~4℃,恒湿是70%~80%之间,无菌是因为在考古发掘时发现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