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墓出土的古代名片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在日常的社交场合,为了方便介绍自己会递上名片。其实这一物件自古有之,古人称此物为“刺”,又称为“名刺”,最初是用竹简或木简制成,当纸张普及后才逐渐改用纸的。刺上通常写明自己的姓名、字号、籍贯以及官职等内容。刘熙《释名》:“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古人在登门拜访或是祝贺献礼时都会呈上自己的刺,作为自我介绍。
考古发现的刺最早出现在汉代,到三国时期逐渐增多。至今以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名刺最为丰富,共出土有十四枚。朱然名刺长约24.8厘米、宽约3厘米余,长度相当于当时的一尺。名刺上墨书“弟子朱然再拜问起居字义封”、“丹阳朱然再拜问起居故鄣字义封”等内容。此墓还出土有3枚“谒”。谒应属于刺的一种,往往在晚辈对长辈、下属对上司等场合使用。朱然墓出土的谒与名刺长度相同,但是宽度是名刺的三倍。谒除了书写官职和姓名外,还有大面积的空白,可能是用于在觐见长官时填写赠送礼物的礼单。古代名刺主要为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使用,而今日的名片早已成为寻常之物。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邻邦日本至今称名片仍用“名刺”一词,可见两国文化渊源之深。
“北京人”化石飘落何方?
公元1929年9月26日,在北京市周口店,考古学家裴文中教授亲自指挥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掘工作,并于同年12月2日下午4时发现。头盖骨一半埋在硬土中,一半埋在软土中,发掘时虽然由于震动略有损伤,但经过修复,仍能复原成一个完整的头骨,丝毫也不影响研究。以后,考古人员又在这一带发现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头盖骨4具,头部残片21块,比较完整和残破的下颌骨12件,牙齿100余颗,残破的上下肢2件。这次发掘为人类发展史的研究填补了重要一页。但当时正值内忧外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由于手中无权,这些遗骨就保存在美国人开办的北京协和医院B楼解剖科的保险柜里,后来便不知去向。于是,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就成了考古学家梦寐以求的事。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