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私学的产生 孔子之前的古代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办学,就是所谓王官之学。这种教育制度的特点是官师合一、政教合一。这种官办的学校,教育大权由贵族垄断,只有社会上层的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而平民子弟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由于文化教育没有下移,民间不能流传学术文献。 但是到了春秋时代,社会发生剧变,王室衰微,官学已经荒废停办,垄断在王官那里的文化典籍也散失四方,不少过去在官府教书的王官、巫祝、礼乐之士,也都流落到平民中间去了。因此,兴办私学已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且私学的产生也适应了当时文化下移、平民知识分子兴起的需要。孔子目睹春秋以来礼崩乐坏、官失其守、天...
古代的学生运动 古代的学生运动,如推溯其源,则源自东汉。古代学子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有强烈的忧国忧民传统,也曾经爆发出一系列的学生运动。这些学生运动主要以请愿和讽议为主。如东汉的太学生运动以及演变到后期的党锢之祸,宋朝的太学生运动,明代的东林党人运动,以及近代的公车上书等。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皇帝形同虚设。他们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强取豪夺;同时又把持官吏选拔大权,滥用亲朋,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堵塞了一大批有品行、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的仕途。在这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年月里,面对外戚宦官主持朝政,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渺茫,有气节的士大夫大多退归田...
古代官职 早在西周,教育就已经有了成型的制度。按《周礼》记载,大宰为六官之首,教典是他所负责的六典之一。大司乐负责主持宗教祭祀与国家典礼,作为国家高级的礼乐官,又兼管学校教育,他属下的乐师、师氏、保氏、大胥、小胥等,都是国学的学官。 到了汉武帝时代,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也就是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博士本是对博识多能者的通称,但在汉代设立太学后,博士就转化为太学的教官,主要从事太学的教学工作了,同时也部分保存了原来作为咨询官吏的职能,参与政府的政治、学术活动。博士并不一定有很高的官职,但任职标准高、人数少,一般很受社会的尊重和朝廷的礼遇。 汉代太...
孔庙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3000人,贤弟子72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于孔子被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对其顶礼膜拜,因此,在中国几乎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一座孔庙(也叫做文庙),就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孔庙在曲阜。它是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孔庙的初建是在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
末代状元刘春霖 刘春霖,字润琴,号石箕,直隶肃宁人。1872年,刘春霖出生于直隶肃宁县北石宝村。父亲是一个纯朴本分的农民。由于生活所迫,父亲带着全家投奔到保定府一个亲戚家。经人介绍,父亲到府衙当差,做了皂隶。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刘春霖同兄长刘春堂赴京会试,刘春堂中了进士,而刘春霖名落孙山。第二年是慈禧太后的70大寿,特加甲辰恩科,刘春霖得中状元。据传,他原本排榜第二名,第一名为广东的朱汝珍。由于慈禧太后害过珍妃,所以她对珍字非常敏感;又因为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大清的叛逆者都是广东人,慈禧从心理上对广东人也很反感。而刘春霖的春霖二字意为春风化雨,普...
同文馆与广方言馆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中屡遭失败,认为语言文字不通,受外人欺蒙,也是一个原因。清咸丰十年(1860),恭亲王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办理外交。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设立,但官员们大多不懂外语,于是恭亲王等人又奏请挑选天资聪慧、年在14岁以下的八旗子弟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于是,京师同文馆就于同治元年(1862)七月应运而生,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同文馆刚开办时仅设英文馆,次年,法文馆和俄文馆相继成立。同治六年(1867)增设算学馆,传授天文、算学、理化。同治十一年(1872)又添设德文馆,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设东文(日文)馆。...
我国著名大学的校训 一个学校的校训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方针和风采,我国许多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现举一些主要的如下。 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作为北大校训,广为人知。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北京理工大学: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北京交通大学:知行。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中国矿业大学:开拓创新,严谨治学。 中国药科大学:精业济群。 中国石油大学:厚积薄发,开物成务(北京);惟真惟实...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学者,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他们,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他们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生于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举人出身。他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人称康梁。他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他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1914年,清华刚刚建校3年时,梁启超就来清华...
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的院士 原国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6月~1949年4月)是民国时期最高学术研究机构,直隶于国民政府。其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实行科学研究;二是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设有特任级院长一人,其下设行政、研究、评议三机构。 1928年6月中央研究院成立后,陆续按学科分科设置各研究所,到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时为止,已设立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及动、植物10个研究所。物理、化学、工程3个研究所设在上海,其余各所均设于南京,并在南京成贤街旧法制局内设立总办事处(北极阁新址落成后,办事处迁往新址办公),以办理全院一般行政事宜。抗战期间,中...
抗战时的特殊大学:西南联大 自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教育史掀开了惊心动魄的一页。 当时日寇入侵,平津相继沦陷。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课桌。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撤出的1600多名师生经过千里跋涉到达湖南长沙,在临时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里继续他们的学业。三个月后,因日寇逼近,长沙不保,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又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学生前往昆明。1938年4月28日,湘黔滇旅行团师生经过68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云南省会昆明。6天以后,汇集了三校师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长。 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咬紧牙关,培育人才,创造了伟大的奇...
夏、商、周时期的学校 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约公元前21世纪初到约公元前17世纪初,有400多年的历史。夏代贵族为培养自己的子弟,就开始建立了教育机构。据古籍所载,夏代可能已有了庠、序、校三种尚未完全发展成学校形式的非专门的教育机关。 殷商时已有学校教育制度,有庠、序、校和瞽宗四种学校。庠、序是从夏代继承发展而成,其教学内容更为扩充。庠本是养老的地方,到了商代仍有养老的作用,同时也对年轻一代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如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等。同时庠也是习射的地方。由此可见,庠的教育作用到了商代扩大了。商代贵族男子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因此,序不仅要学习射箭的技术,...
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社会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其名称始于隋唐时期。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在中央建立国子寺,隶属于太常。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不再隶属太常。这一做法,为学校教育最终成为国家政治部署的一个独立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实践。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鉴于当时学校的徒有虚名,隋文帝命令停办太学、四门学,将国子学的学生减为70人。同年又改国子学为太学,不再设国子祭酒,只设博士5人,学生72人。因此,在隋文帝时期,较为独立的中央官学管理机构并未存在很长时间。 隋炀帝即位以后,于大业元年(605年)重申学校教育之法,并订立教学和考...
贡生和监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中成绩优秀或资格优异的生员(秀才),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思是把人才献给皇帝。明朝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的贡生,又别称明经。 在国子监中肄业的学生统称监生。其名称始于唐代。明清时期入监途径有很多,主要来自于考试,或由皇帝特许,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等名目。生员入监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朝初年,监生与科举、举荐同为入仕的重要途径,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不胜枚举。明成...
宋代著名的书院 书院这一名词始于唐朝,最早出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最早的书院都是官方创立的,在只是作为朝廷藏书、校书的处所,并非教育士子们的教育机构。后来才逐渐有了教育的职能。到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书院才改为学校。 书院的全盛时期是在宋代。宋朝初期,自唐末以来的长期动荡、混乱、分裂局面渐趋结束,从而为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书院教育也就慢慢复苏。刚开始的民间讲学活动,因规模小、学生不多,没有被朝廷注意。但随着时日的发展,聚徒讲学的书院渐被朝廷所知。由于宋代倡导以文立国的政策,于是对民间相关的文教活动相当鼓励,因此部分...
私塾 我国古代社会,国家只承办高等教育,初等教育多由民间自办,称为私塾。私塾(即小学)也叫作学塾、蒙馆、冬校、家塾、杂字校等,是中国古代私学的一种常见方式。明清时期的蒙学就以私塾为主。 私塾一般在较大村落或大户人家设立。各类私塾规模不等,学制因人而异。教学目的一为实用,一为做官。私塾的教师称先生,多为当地文化、德行较高的童生、落榜秀才、贡生或是退职官员。多数塾师(先生)是穷困的读书人,也有少数儒学名流因仕途无望而借此栖身。 私塾多在农历十月初一开馆,次年九月初九解馆。此时,新生可以报名,旧生可退学或续读,先生也可辞退或签约续教,束修(工资...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自隋朝开始的历代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举官吏的一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现代学校教育时,才被废除。 隋唐科举制的确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在古代社会,主要官职都是世袭的。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随着封建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不断加强。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庶族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规定各州每年以文章华美为标准选拔...
明代书院的讲会制度 书院发展到明代,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所以无论在数量、规模和内部建制上都有了相当的积累。这种积累,使明代书院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处在一个高起点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书院在明代一直处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在明代前半期的明太祖洪武年间到明孝宗弘治年间(1368-1505年)的100多年里,书院的发展并不理想。其中在明英宗天顺(包括天顺)以前的近100年中,书院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自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以后,书院才开始发达起来。 明代书院盛行讲会的教学制度,也叫作会讲。明代书院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的书院中并不完全相同,但对于大多数书院来说,会讲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方式...
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建立 所谓大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中世纪的西欧,已经产生了大学的雏形。11世纪在意大利诞生的博洛尼亚大学,被称为西方世界第一所大学。此后大学蓬勃发展,大学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着西方文明进步的步伐。在近代西方大学发展的基础上,1810年洪堡在德国创立柏林大学,确立独立治校与自由教学的大学原则,更明确倡导学术研究的大学职能,现代意义的大学由此诞生。 而中国的现代大学的建立则要晚得多。鸦片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兴起,出现了许多新学堂,提倡军事兴国、教育兴国、工业兴国、科学兴国等观点。在高等教育方面,初期创办翻译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通晓洋务的外语...
“学校”这一称呼是怎么产生的? 三千年前左右,我国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于是也就有了专门传授和学习文字的机构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 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
考试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是考试的发祥地。作为一个文化早熟型的国家,考试制度的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考试一词由考与试二字组成,考与试是意义相近的两个概念,皆有考查、检测、考核等多重含义。 将考与试二字连用,始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该书《考功名篇》说: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 由此可见,最初考字更侧重于考核政绩的含义,试字更侧重于测度优劣的含义。当考与试合为一个词之后,其内涵逐渐演变为特指考查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制度。...
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有大龄考生吗?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自隋炀帝始,到清朝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废科举止,天下知识分子都热衷求取功名,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考生。今举数例以见之。 公元901年,在唐代的一次礼部考试中,曹松、刘象等五位70多岁的老翁同时及第,人们为之称奇,谓五老榜。 宋朝梁颢82岁才考中进士。对此,他在一首诗中咏道:也知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感叹自己考到白头才进士及第,可谓来之不易。 康熙年间,广东顺德人黄章,年届百岁,仍不远千里赴京会试。入考场时,他让人做了一个灯笼,上书百岁观场四个大字,令曾孙提着在前面引路,真可谓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乾隆时广东学子谢启...
评阅试卷时糊名的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糊名即弥封,是科举制度下为防止考试舞弊而采取的办法之一。糊名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只是实行于选人任官的吏部试中。如唐朝武则天时期,就命令考生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使得考官只能依据试卷批阅、评定等第。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三月,太宗皇帝亲自到崇政殿复试合格的进士,并采纳将作监丞陈靖的建议,实行糊名考校。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将糊名法推广至省试中。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又将此法推行于各地方的举人考试中。从此糊名考校就不仅实行于殿试、省试,也施行于诸州的发解试中,并形成了定制。但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后来根据...
中国古代的“连中三元”是怎么回事? 连中三元一语源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度经过长期演变和改革,逐步固定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的形式。乡试是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自然是连中三元了。据统计,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实行的一千三百年中,连中三元的只有13人。他们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清朝的钱檠和陈继昌。...
乡试、会试和殿试是怎么回事?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按规定每三年一科。清朝时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乡试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闱。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临时担任。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开考时,考生提着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监生、贡生更可以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何谓“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另外也指武举中的第一名,称为武状元。 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朝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状元刘春霖,一千三百年来共计状元503人。 唐代进士要在曲江杏园举行初宴,并游园庆祝,称探花宴。以同榜进士中的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迎接状元,探花之名始于此。北宋开始,进士必须经过皇帝殿试,并且定立进士一甲只有三人。...
应试举人为何称“公车”? 公元1895年5月2日,康有为在各省进京会试举人的赞同下向都察院呈递上皇帝书,要求拒绝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为什么到了清朝称进京应试举人为公车呢? 原来,早在汉代便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清廷入主中原不久,为了笼络知识分子,在顺治八年作出规定:举人公车,由布政使给与盘费。即应试举人的路费由政府的布政使供给,路费的多少,因路程的远近而不同。广东琼州府最多,每名三十两,山东最少,每名只有一两。其余地区,由三两至二十两不等。另外还规定,云南、贵州和新疆的应试举人除每人发给白银三两,还发给火牌,凭牌供给驿马一匹,车上插一...
为什么进士登第被称为金榜题名? 古人参加科举考试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殿试又称廷试,考场设在宫殿之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是科举的最高考试形式。殿试录取之后,朝廷发进士榜,诏告天下。古代,黄色是帝王的象征,进士榜即是用黄纸填写,表里二层,犹如黄灿灿发光的金子,故称为金榜。明朝规定,参加殿试的人只分等第而不落选,评卷官会将所有考生的试卷分成三等,着重从中挑选出一甲的三份卷子,其余分等则无关紧要。殿试发榜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若干人,第一名称为传胪,赐进士出身。 金榜有名者则高中,用金榜题名喻指进士登第再形象不过...
为什么把考试中的前三名称为三甲? 通常我们提到三甲,很自然就想到了前三名或是状元、榜眼、探花。但是,实际上,在古代,三甲并不是用来指称前三名的。 用三甲排名源于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甲乃等级之意,三甲即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明清时期,参加科举中央级考试(先会试后殿试)的各省举人考中进士之后被列为甲榜,而未中者则列为乙榜,由此后来便逐渐引申出甲第、甲科等概念。科举考试殿试的中榜者,按照试卷的水平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只限于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若干,人数没有定数。一般来说,从第四名到一百名左右,称为二甲或第二甲,余者统称为三甲或第三甲,约200人左右。...
“女状元”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妇女从无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当然不会有女状元产生,直至太平天国开科考选妇女,才有傅善祥考中女状元一事。但远在太平天国之前,便已有女状元称呼流传了。五代十国时,后蜀邛州有一司户参军,名叫黄崇嘏,邛州刺史周庠见他丰采英俊,办事干练,爱他才貌出众,要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为妻。黄崇嘏作了一首七律诗,献给周庠,后四句云: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坚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周庠见诗,大为惊讶,立即把黄崇嘏传来询问,才知道她是黄使君的女儿,幼时父母双亡,因她献诗时,自称为乡贡进士,所以世俗便讹为女状元了。...
比赛取得第一名为什么叫做“夺魁”? 夺魁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星辰崇拜的魁星崇拜。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魁星崇拜,源于古代对奎宿的崇拜。奎宿属于二十八宿西方白虎七宿中的首星。东汉时期,社会上便开始流传奎主文章的说法。另一种说法见于历史典籍《春秋运斗枢》中,说北斗星中的第一至第四颗星是魁星。由于四星位于北斗星的斗部,四星附近的六颗星为文昌宫,所以民俗中又有魁星点斗的说法。由于奎与魁同音,魁又有首、第一的意思,所以在科举考试盛行的时代,魁星崇拜对于参加科考的士子们,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那些满怀希望的考生,在临考之前,大都要花钱请一尊泥塑的小魁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