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3000人,贤弟子72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于孔子被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对其顶礼膜拜,因此,在中国几乎每一个省府或县城,都有一座孔庙(也叫做文庙),就是祭祀孔子的地方。
但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孔庙在曲阜。它是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孔庙的初建是在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为祭祀孔子,将其故宅改建庙院。以便“岁时奉祀”。自西汉以来,历代的封建帝王对孔庙不断重修和扩建,形成了一座宫殿式的庞大的古建筑群。
北京的孔庙也很有规模,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北京孔庙占地2万平方米,院内有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还有14座明、清两代碑亭。另外还有十三经石碑,是康熙年间江苏金坛贡生蒋衡手书,历时12年,共63万字。这块碑原立于在国子监六堂,1956年移置于此,原准备再放回国子监,后因国子监改为首都图书馆,便将碑立于此处。
孔庙在全国各地的建立和兴盛代表了中国古代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对孔子以及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推崇。历代封建王朝不断对孔子加封,北魏时就封孔子为“宣尼公”,唐贞观时又以孔子为“先圣”,唐玄宗更“依贞观故事”,诏孔子为“先圣”,并谥为“文宣王”。宋代孔庙的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宋仁宗时又封孔子后代为“衍圣公”,世代相传,直到民国时期才废止。宋徽宗除将孔庙之正殿命名为“大成殿”外,“并增文宣王冕十又二旒”,与天子相同,并将祭孔仪式看做与社稷大礼同等重要。元代加号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代题“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清顺治年间定谥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后改称“至圣先师孔子”。并且孔庙所代表的孔子的神圣性还曾卷入与西方教廷的“礼仪之争”中。清朝康熙年间,教皇曾经颁布了禁止中国的天主教徒祭孔祭祖的教旨,不准中国的教徒参加祀孔仪式,不准他们进入孔庙,这引起清康熙皇帝的愤怒。这些都说明,孔庙所代表的对孔子的尊奉,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已超出了孔庙本身的意义了。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