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的特殊大学:西南联大

自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教育史掀开了惊心动魄的一页。
 
当时日寇入侵,平津相继沦陷。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课桌。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撤出的1600多名师生经过千里跋涉到达湖南长沙,在临时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里继续他们的学业。三个月后,因日寇逼近,长沙不保,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又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学生前往昆明。1938年4月28日,湘黔滇旅行团师生经过68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云南省会昆明。6天以后,汇集了三校师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任联大校长。
 
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咬紧牙关,培育人才,创造了伟大的奇迹,使西南联大文化具有了独特的历史地位。
 
当时西南联大的办学条件极为艰难,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宿舍是土坯草屋,睡的是上下层双人床,室内灯光黯淡;教授们的生活也极为清苦;学生们简直得不到起码的温饱。可以说是艰苦备尝,饱经忧患。但是,广大师生们有一种不甘沦亡的坚卓刚毅精神。他们怀着抗战必胜的信念,深信胜利后国家重建,需要一大批人才,因而,教师们教书不忘国难,治学谨严,诲人不倦;学生们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广大师生们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使命,形成了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优良学风。那时的联大校园,不论是树下、墙角、街头、茶馆,随处可见联大师生们孜孜以求,刻苦攻读的身影。遇到名教授上课,教室内外都挤满了人,好些人站着记笔记。当时校图书馆库藏书少,参考书不足,有些教授为了备好一堂课,往往四处寻觅有关书刊,常常深更半夜赶编讲义,遇停电时,更需秉烛笔耕。
 
西南联大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由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等人为首组成的西南联大常委,聚集了原三校著名教授和当代精英,如闻一多、张奚若、陈寅恪、吴大猷、钱穆、陈省身、任之恭、扬振声、曾昭抡、杨石先、罗常培、罗庸、牛满江、潘光旦、吴晗、华罗庚、郑天挺、冯友兰、陈序经、施嘉炀、黄钰生、查良钊、周培源、费孝通、钱钟书等。名师出高徒,在他们的带领指引下,培养出蜚声国内外的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以及许多党政领导干部,如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彭珮云、王汉斌、汪曾祺等人。八年抗战中曾在西南联大就读的学生共8000多人,其新属附中也培养出又一批杰出人才,如自动化专家戴汝为、文学家冯钟朴等。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新中国各门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坚力量。正如纪念西南联大50周年校庆时,当时任云南省省长的和志强在祝词中指出的那样:“人才济济,名流如云。”像西南联大这样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高等院校,在我国教育史上是罕有的。它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的科学文化和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南联大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