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天通 在《国语》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楚昭王向观射父问道:《周书》中所谓的重、黎使天地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如无此事,人就能登天吗?观射父答道:《周书》所论的并非是这个意思。古代贵族与平民、奴隶是分明的,祭祀神明,出任官吏等特权为贵族所垄断。头脑精明,信仰神明,而且言论行为又能做到恭敬、中正的人,如果具有对天地远近神明无所不晓的智慧和才学,且知道尊卑,目能视其形,耳能闻其声,具备了这些条件的人,神明就会降临附体。神明附体的人,男的称为觋,女的称为巫。通过这些附体的觋和巫来定神明秩序及对之的祭祀,并通过他们来对英明的帝王给予赏赐,即是百...
伏羲是条蛇 在太古时代,雷泽生雷神,雷泽就是古代的太湖。雷神是人头龙身,只要他一鼓动腹部,就会产生天雷,他的家住在太古时代的吴西地方,而吴西就是现在的江苏淮水、泗水以南地区到浙江省湖州、嘉兴一带。后来雷神在太湖的旁边留下了巨大的足迹,华胥到太湖游玩时踩到了雷神的巨型足迹,从而感应受孕,不久华胥便生下了伏羲,伏羲落地时便显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样子。他长了一个人面蛇身。于是在伏羲长大后,他因为超人的能力和智慧,而具备圣德成为一代明君。...
凤毛麟角 凤毛指的是文采秀丽如同凤凰的羽毛,麟角指的则是极其珍贵稀有。凤毛麟角一词在魏晋时代就已经得到充分运用,是非常流行的谚语,比如当时有一句谚语就这么说: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它后来表示珍贵罕见的事物屈指可数,现在也指难得一见的人才或事物。...
东王公 东王公,又称为木公,东华帝君,与西王母一样同为道教尊神。究其起源大概为中国原始宗教对太阳神崇拜,国内多数学者认为,东王公是由太昊、伏羲演化而来的。《列仙传拾遗》说:木公,亦云东王父,亦云东王公,盖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而在中国古代木公也就是伏羲。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吴帝庖牺氏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 在据传为东方朔作的《神异经东荒经》中对东王公有这样的描述: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 东王公的爱好很奇特,就是整天和一美貌仙女玩投壶的游戏,每...
神仙和长生不老 中国思想中有贵生的传统,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庄哲学固然包含了许多养生观点,并被当时的神仙家和后世的道士们视为同道。即便是对生死问题存而不论的儒家,其对生命的肯定也是明显的。儒家以忠孝为本,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孟子所说舍生取义当然是儒家的根本原则,但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自当珍惜,自杀或对于生命的轻率态度自然是最不孝之举。中国俗话中就有好死不如赖活,死王乐为生鼠等说法。 中国思想中的贵生传统发展到极致就是以追求长生不老为首务的神仙信仰。神仙信仰认为生命乃是最宝贵的。早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就有求长生思想,并认为人的寿命长短,都可以通过有效的修...
洞天福地 道书中惯常把洞天福地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其实都是我们国家的一些风景优美的名山,为了便于现代人寻觅仙踪,我们还标明了每一处仙境的地理位置所在(极少数还不能断定的除外)。 十大洞天 道书称十大洞天处于大地名山之间,由上天遣群仙统治。 第一:王屋山洞。号小有清虚天,在今山西阳城。 第二: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在今浙江黄岩。 第三:西城山洞。号太玄总真天,在今重庆。 第四:西玄山洞。号三玄极真天,地址不详。 第五:青城山洞。号宝仙九室天,在今四川灌县。 第六:赤城山洞。号上清玉平天,在今浙江天台。 第七:罗浮山洞。号朱明辉真天,...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众多的神仙真人中,在民间风头最劲、影响最大的当非八仙莫属,有关八仙的传说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明代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所述的八仙过海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至今许多小说、戏曲乃至电视剧还以八仙故事为题材,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八仙指的是: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八人,这是从明《东游记》后才基本定型的。因此,明代以后所画的八仙图主要是以这八人为蓝本。 可能因为八在中国民间是个吉祥数字的缘故吧,八仙的说法很早就出现了。淮南王刘安的八位门客,也即《淮南子》的八位作者苏飞、李尚...
张天师和龙虎山 张天师就是东汉时代五斗米或天师道的创始人张陵。他在西南巴蜀汉中(今四川及陕西南部)地区创建民间道教组织。《三国志》等史书中记载,说他在汉顺帝时,客居于蜀郡,学道鹤鸣山中,造符书,惑百姓,接受其道之人出五斗米作为学费,故称为米贼。张陵死后,其子张衡传其业,张衡死,张鲁又传祖业,而道教上记载,张陵,字辅汉,早年为太学书生,博通儒经,后因感儒经无益于年命,就改学长生之术。他听说蜀民纯厚,易于教化,蜀地名山甚多,于是入蜀鹤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20公里的贵溪县境内,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最初修道炼丹的地方,为道教正一派的祖...
佛祖西来 初祖达摩自西天来中土传禅法,究竟意思如何?其根本意思即是究佛祖之心印也。《五灯会元》(赵州章)曰: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碧岩十七则曰僧问香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林云:坐久成劳。同二十则曰:龙牙问翠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微云:与我过禅版来。牙过禅版与翠微。微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西来意。...
舍利子 也译为灵骨,或坚固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结晶而成的。最初是佛涅槃后,其身火化留下的晶莹透彻的晶体,以印证佛的功德无量和佛法的真实无碍,以及佛的证悟无虚。后来凡有大德高僧成就功德的身后都有舍利子为证道之物,以警醒世人。...
四圣谛 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致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概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故而称为世间的因果;而道...
三法印 就是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一切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其经佛说,大乘经则以一实相印印证其为大乘的义教。诸行无常印,行有迁流之意,指有为法。言一切之有为法,念念生灭而无常。诸法无我印,行的意思在有为法的范围内使用,而法则通于无为法。言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无有...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其中无明与行是两种惑业,属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者属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报现在果,以上叫过现一重因果。...
顿悟成佛 顿悟就是顿时领悟,当下领悟。这是取得禅悟的一种方式。中国禅宗最重要的一个门派南宗认为:见性即可成佛,无须长期修行,醒悟是个人的体验,无须外在的言词说教;同时认为人的根器悟性不一,上等根器者可获顿悟,渐修法门乃为中下根器者所设。顿悟成佛的学说在禅学鼎盛期(晚唐、五代、北宋)成为禅学主流,对当时及后世的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这是一个佛教用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
佛教的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的法律。梵语尸罗,译为戒,防非止恶的意思。梵语优婆罗叉,译曰律(净影),梵语毗尼,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宁三年(170),安世高第一次翻译出了佛经中关于戒律的二卷内容。于是便有了比丘的诸种禁律。魏朝时天竺三藏昙摩迦罗到许洛,在嘉平中与昙谛译《四分羯磨》及《僧祇戒心图》。这是中国戒律之始。以后就形成了中国的律宗,到唐朝义净大量翻译律宗经典后,律宗在中国得以流行。...
观音的原形是男的 南北朝以前,观世音菩萨的造像都是男性打扮,唇上还蓄有小胡子。据《华严经》记载善财童子往普陀山参拜观音,见到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与诸位菩萨围绕讲法。因他常常化现三十二相下世救人,释迦牟尼佛当着众佛、菩萨称赞他神通广大,让他化现女身下世寻声救苦,开发善根。弥勒菩萨不服气,遂与观音斗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观音从勇猛丈夫变成了一位窈窕美丽的女子,她曾化身为提篮观音为众生教诵《普门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法华经》。所以唐宋以后,寺院和居家就供奉女子之身的观音。但是据传说,观音变化为女子身时,也有一个小小的缺憾,就是他忘了把...
“南无阿弥陀佛”的含义 也译为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净土门称之为六字名号。归命,即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众生的信心。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是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众生之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都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五佛。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一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佛教在中国的三个分支 分别有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或南传上座部)三大系统。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一些学派和宗派。汉语系佛教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密宗等;藏语系佛教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此外还有希解、觉宇、觉囊、夏鲁等几个小派。其中格鲁派的规模最大。巴利语系佛教主要有润(又分摆罢、摆孙两个支派)、摆庄、多列(又分达拱旦、苏特曼、瑞竟、缅坐四个支派)、左抵四派。...
鸠摩罗什和佛经翻译 鸠摩罗什(华言童寿),龟兹人。他的先代本出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他的父亲鸠摩罗炎,弃相位出家,东渡葱岭,远投龟兹,被龟兹王迎为国师,后被逼和王妹耆婆结婚,生鸠摩罗什和弗沙提婆兄弟二人。罗什于7岁随他的母亲一同出家,即开始从佛图舌弥诵习阿毗昙,能通大义,这使得年轻的罗什声誉益著。后又从三藏佛陀耶舍学《四韦陀》和五明诸论,乃至阴阳历数,从须利耶苏摩,学《阿耨达经》,大乘义要,受诵《中》、《百》及《十二门》等中观学。20岁时他在龟兹王宫受戒,从罽宾律师卑摩罗叉习《十诵律》。不久,他的母亲再往印度,临行特勉励他到中国弘传方等深教,他毅然引...
老子化胡 中国佛道之争的一次历史事件,简称化胡之争。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一度被视为黄老神仙术的一种;佛教也自附于黄帝、老子,以图与中国传统信仰相结合,得以传播。东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化胡成佛之说,以宣传佛道同源论或老子转生论。汉末三国时,化胡说广泛流行。但其时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定影响,因而在佛教理论著作《牟子理惑论》中开始出现了反对化胡说,甚至认为道不如佛。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都有较大发展。为了取得各自的社会优势,双方在化胡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与僧人帛远争论的过程中,为抬高道教,贬抑佛教,根...
禅是一枝花吗 传说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世尊拈花示众,并不说法,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意,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所以当时佛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从此佛因传以涅槃妙心,而成为禅宗的起源。其中拈花一笑也就成为禅宗的标志。而以花代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理的显证。...
公案和机锋 机锋是一种比喻。机是指古代弓弩上的机牙,锋是弓箭的头。机锋是用来比喻禅师们对学徒的一种独特的教导佛法的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极为震撼的或锋锐的方式让其学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理解真意。这一方式也是对学徒们语言和才智的应变能力高度的要求。从表面上看,机锋体现了禅师们对语言的高超驾驭能力;从思维上看,则展现了一副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而又高深奥妙的理论传授和交流。总的来说,机锋是对不立文字、直指心性之禅宗宗旨的具体运用,是禅语的典型形式之一。从具体形式来看,机锋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表现在行为上,如不说一字,或棒打,或喝叫,或画图等。 公案本来是...
呵祖骂佛 唐朝时朗州德山院的宣鉴禅师,一日上堂说:我这里,佛也没有,法也没有,达摩是个大胡子,十地菩萨是担粪的汉子,等妙二觉是破戒的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的枷锁,十二分教是点鬼簿账,擦屁股的手纸,佛是老糊屎橛。后来又有一僧问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佛是什么?文偃答道:干屎橛。他又一次曾说过:释迦初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四周各走了七步,眼睛向四方看了看,便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当时我若见到,一棒打杀与狗子吃,以图天下太平。这都是提醒世人:凡有相者,皆是虚妄,纵是经典佛像,或圣或贤,既落形迹,皆属生灭,并不是正常如实之道。...
敦煌壁画中的佛经故事 敦煌壁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用色彩绚丽、境界高远的笔法和思想表现佛经中的各种故事。其题材主要是佛经经变故事、净土变相、本生故事以及佛菩萨像等。 所谓经变,就是指把佛经变成形象化的图画。由于当时最流行的是佛教净土信仰,因此净土变相在壁画中也表现得最多,约占228壁。其他如乐师净土变相、报恩经变相等,也往往采取净土变相作为主要的部分。在净土变相中,以富丽的物质现象,描绘观想的境界,如彩绘七宝楼台、香花伎乐、莲池树鸟等,将西方极乐世界装饰得非常美丽。这与出世苦行禁欲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所绘的佛、菩萨、诸天、力士等,都是健美的...
庙里佛像的摆法 中国的寺院一般是分为如下的几部分:先是山门,次是天王殿也称前殿,接着是正殿或大雄宝殿,最后是法堂,此外在前殿和正殿的中间,以进山门的方向为准,则左手边是西配殿或祖师殿,右手边是东配殿或伽蓝殿。山门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到了天王殿朝山门的是大肚弥勒佛,弥勒佛背面的是韦陀菩萨,左右两边是四大金刚,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正殿中一般供养着三尊佛。他们的情况很复杂,有的是供养三身佛,中间供毗卢遮那佛或法身佛,左供卢舍那佛或报身佛,右供释迦牟尼佛或应身佛。有的则是供横三世佛,这里的世是三个空间,因其同时...
盘古开天辟地 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是一片混沌。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奇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18000年。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的。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被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天和地...
后羿射日 传说在东海之外,甘水之上,有一个国家叫羲和国。国中有一女子叫羲和,她后来成了天帝俊的妻子,并生了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在汤谷的扶桑树上生活,并在黑齿山北的水中洗澡沐浴。他们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当一个太阳居住在扶桑树的上枝时,其他的九个就住在树的下面。而他们能上能下都是靠着一只叫譻鸟的三足鸟帮助,从而都没有耽误他们的工作。本来他们好好工作也没什么问题,可是有一天,他们一起上了天空。这样,庄稼晒枯了,草木也焦萎了,百姓没有可以为生的食物,并且他们引生出了很多的祸害,如食人的和凿齿,生水害的九头怪物(九婴),生风害的大鹏(大风),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