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玄乎其玄的回答,看似什么都说了,实则什么也没说。道德经能传世必有其因。懂了就能和一般老百姓说明白,不懂,就是会挠头,推三阻四说不清楚。
我大一陆陆续续的读了一些中哲的书,比如中国哲学史,还有南环瑾的一系列书,比如《老子他说》,可以说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学习了道家哲学之后,我的心态完全变了,甚至影响到了我
两年都看不懂《道德经》是不是太笨?《道德经》真的很难懂吗?它为什么难懂?
其中的一二三又指的什么呢?
《道德经》传世快3000年了吧,可是对这句话就没有一个解释对的。有的解释为烹小鲜油盐酱醋要放全,有的解释为烹小鲜不能勤翻动,不然就碎了……这些解释都太可笑了。好经都被解歪了。
孔子看人是很有一套的。孔子回到鲁国后,听说卫国发生动乱,马上判断说:高柴一定能够平安回来,子路肯定会死。果然高柴从卫国安全回到鲁国,而子路本来可以脱身,却回去救助主人李悝,结果被乱兵剁成了肉酱。 论语记载,樊迟曾经问孔子什么做智慧,孔子说是知人。他说: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只有能明查众人,才
我读过的诸多东西方哲人遗留的书籍中,我认为他们到最后都指向了一件事,而这件事在老子哲学中也被无数次强调。纯粹的哲学本身是对生命的思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同这句名言“能说出来的总没有意义,真正有意义的却永不可言说” “有名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母”,如同这句名言“语言的边界就是思维的边界”..
道教的道德经,现在全球都在读西方很多国家都在用,可是我却读不懂,也就记下来几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不知如何学习理解,也没找到比较权威的解释。如果有讲的比较好的课程,比较好的书籍,还望推荐!还是如有些人所言,要靠自己去悟?
如题。
如题。
注: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在第七章,道德经由天地生万物而不自生,故能长生的道理;递推到圣人治天下,因后身外身故能天下治的道理。这是从义理的高度上,讲了圣人治天下的理念。本章承接第七章,继续往下递推,侧重于讲圣人如何在具体方法上治理天下。 上,最高的。善,高明的方法和行为。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交代过,在道德经全书中,所有的善字,无一
在涡阳县城西S202和S307省道交会处,有一座紫铜锻造,重15吨,高7.4米的铜像,它就是以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老子像作基础而造的老子形象。在神态上,老子双目凝视长空,左手指天,右手指地,盘腿端坐在青牛背上,神采飘逸,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印象。其寓意着老子是个大圣人,骑着青牛在九天之上遨游,到处播撒智慧的种子。众所周知,古代交通工具都是以马为主,而老子
常言道:“君子温润如玉”。老子却说:“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常言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老子却说:“报怨以德”
“专气”指的是持之以恒的养丹田之气;“致柔”指的是导致身体柔韧。
那种说老子提倡闭门造车知天下的论调我觉得可能是误读。求赐教。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语出:《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第一章,是整部道德经的总纲,后续的80章几乎都是基于第一章中的思想延伸而来,只有正确理解了第一章的玄妙这里才能认识和把握老子的思想体系。 老子在第一章中提出了有和无两个对立的概念,这种矛盾对立统一的概念大家可以想到很多:美和丑、大和小、高和低、胖和瘦等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太极图里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按照道去做,人生更少碰壁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甲、乙本(下文简称为帛书本,如版本文字有异,则标明帛书甲本或帛书乙本)中是这样写的,这句话在通行本中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大道是可以去遵照执行的,但是不要执迷,它并不一定是永恒的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句话,大部分人会认为第二个道字是说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人能分出好人坏人吗 常常有朋友跟我抱怨,说企业现在招人很难,特别是那种合格的、让人满意的员工,来应聘的要么这个不会,要么那个不会,让人非常头疼。我问他们:你们招不到合格的员工,那么是不是天生有一种员工就叫合格的员工呢?这个人是不是会变化呢?您有没有给人家提供这种变化的平台呢? 我请他们仔细琢磨我说的话,其实里面真的蕴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无名,并不等于无实 我经常坐飞机出差,坐飞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生经历。从飞机上往下看的时候,您会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平时在地面上觉得特别高大的建筑,在这个时候会觉得渺小得微不足道;以前觉得特别高的、无法攀爬的高山,从飞机上往下一看,就跟海里的小波浪一样。这个时候您也许会想,原来世界如此渺小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此句处自道德经第一章) 能跳出自己的角色来观察身边的事物,是一种智慧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o)。这句话在通行本里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还有人这样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但帛书乙本上写的是故恒无欲也,有了这个也字,逗号只能加在也后边了,那么常无的说法就不成立了。 故恒无欲也,以
恒有欲也, 以观其所徼 放空自己,处理问题会更得体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是什么意思?我们在与世界万物沟通的时候,如果可以保持一种没有先入为主的、虚空的思想状态,就能体会出道在万物运行中的奥妙。另外,也要从自己的角度,保持自己的思想,保留自己的欲念,来观察世界运行的规律。 不要小瞧这句简单的话,老子在这里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大智慧。他告诉大家,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一章) 帛书乙本中写: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有名无名的两个状态,是一个源头出来的,都是道。 异名同谓的意思是,名字不同,但讲的是同一件事。通行本是这么说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后面加了之玄两字,我觉得是欠妥的。老子从来没有把道叫作玄。玄是一个形容词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这句话老子是接前面的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来讲的。前半句的意思是, 天下人如果都说一件事美好的话,它不美好的一面就出现了,而且这事本身就不美好了。还可以这么理解:当天下人都说一件事很美好的时候,我们要画一个问号,怀疑这件事可能是不美好的。 老子这样说,是因为我
皆知善,斯不善矣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皆知善,斯不善矣。这是帛书乙本的内容。现在通行本说的是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我觉得这两个版本的说法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只不过在句式上稍有区别。因此我按照帛书乙本来讲。 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天下所有人都说这件事是好事,是善的,不善就出现了;或者说,天下所有人都认为这事铁定是善的时候,可能这件事本身就不善了。 标准在随时变,我们固定下来的标签、形名、符号,都是人为加上去的,只要我们的角度一转换,可能全部都会变化。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一种智慧,就是跳出来看事物的本质。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变得豁达,看事就会豁然一些。 但我必须强调的是,《道德经》写的是领导者的法则。所以,如果这两句话放到领导者身上会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在您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 长短之相形也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人生,不过就是在有和无之间寻找平衡 接下来是有无之相生也,意思是,有和无是相生的,有无才有有,有有才有无。两者是互相的,是相对的。比如健康,当您身体什么问题都没有的时候,您不会感觉到健康。因为您身体运行正常,不会想到自己身体哪个部分有问题。这时是无的状态。等您发现一些人身体出现健康问题而自己没有时,您才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有自己是有健康的。 再比如,生活中我们眼见着多少东西,当它盛极一时的时候,您会觉得它会永恒存在;可是转眼之间它就消失了,由有变成了无。 所以无会生有,有也会生无。 我们人生中处处充满着这样的变化。举个我个人的例子,当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在家里写医书的愿望特别迫切,于是我没有找工作,当然也没有
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 先后之相随,恒也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老子告诉我们,所有的条件都是互相比较才出现的。我们不要认为这个条件是永恒的,您追求一个永恒的标准是没用的。 接下来,帛书本里老子又说高下之相盈 也,意思是高和低只是相对而言。 举个例子,我的老家沈阳铁西区有一个地方叫高楼。因为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在我们这里有一栋十几层的楼,是绝对的高楼。很多人都特意坐公共汽车去看,像看景观一样。而现在,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都能盖到三十层,甚至更高,所以相比较而言,铁西区那栋高楼已经完全不显得高了。 所以,高下是相对出现的;条件一变,参照物一变,整个名称就变了。 音声之相和也,音声和我们现在常说的声音不太一样。在古代声和音是两个词,它们所描述的东西不同。音是指单独的声响,比如说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居也 以为无为是消极避世,大谬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是帛书乙本里的说法,这和通行本里讲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没有大的区别,在这里我们以帛书乙本为主。这句话意思是, 圣人处的事、做的事、居的事都是无为的,教化百姓不靠言语 。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各家有各家的讲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老子告诉大家: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其中居是放到什么位置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正因为他不把自己当作主宰,放到居功自傲的那个位置,所以大家离不开他。 老子在这里指出了 《道德经》的另外一个核心,就是您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不要想回报,最后反而会更幸福。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您在意回报的时候,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算计在里边,那么这个算计会让您做的事大打折扣。您放下这个回报的念头,坦然地、放心地、尽情地做事,大家也都会来成就您、支持您。 在《道德经》里,老子反复地讲这个道理:您越忘记回报,越不把这个功劳据为己有,一心为大家做事,您的生活就越好。 现代生活中也是如此,比如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他二十七岁创业,一直努力工作却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
不尚贤,使民不争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句话是老子对领导者讲的,告诉领导者不要表露自己有某种崇尚贤德的倾向,否则,民众就会起争执之心,为了这个名分、这种虚名就会去争。这跟我们平时树立道德楷模,然后让其他人跟着学的思路不一样。其实,可能《道德经》里的很多观点,都跟我们平时接触的管理思想不同,甚至正好是相反的。 老子认为,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这句话还是对领导者说的,告诉他们不要去推崇某种特别难得的、贵重的东西;如果领导者真的特别珍爱这个东西的话,下面的人就可能会为了它生出盗心。 老子在前面一直做铺垫,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有参照物才有高和低、前和后贵和贱也如此,所有东西的贵和贱都是您贴的标签。 老子告诉我们,作为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帛书乙本的内容。通行本是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认为加心和不加心,解读差不多。因为老子前面讲的是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所以帛书乙本的使民不乱应该是比较顺畅的。 不见可欲的见是表现出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表现出来我自己需要什么、我的欲望是什么,才能使民不乱 。 老子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领导者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其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引起下面人的效仿,所以领导者要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无为。 唐太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夫安人宁国,唯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意思是,让老百姓安定,让国家安定,责任在领导者。如果领导者无为的话,老百姓就高兴;如果领导者的欲望太多的话,老百姓就苦了。因为领导者欲望多就会想捞取;一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道的领导者治理一个系统,会让被领导者心空,肚子饱。 有人说,这不是愚民政策吗? 其实老子用心和腹做对比,讲的都是一件事。心和眼睛代表的都是欲望,欲望永远是无穷的;腹代表生活所需的根本的东西,肚子吃饱了就不会有更多的欲望了。 举个例子,您说这牛肉做得好吃,吃一碗可以;给您十碗,您能吃下去吗?不可能。因为肚子自己清楚,吃饱了,再吃就撑死了。但是心却截然不同,有十万元,想一百万;有一百万,想一个亿。住一个单间的,想三室一厅;住三室一厅的,想别墅;住别墅的,想有十套别墅我想起郭德纲讲的相声好家伙,我们家厨房从这头走到那头要走十公里,我们家房子大不大?家里边开公共汽车,这么
弱其志,强其骨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认为圣人之治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是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管理状态。 志就是心的方向,就是我心里向往的方向。弱其志,强其骨跟虚其心,实其腹是一样的,就是降低大家的欲望,然后使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 领导者通过把自己的欲望放低,感化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就会把欲望放低,去把该做的事做好。在企业管理中也确实如此,如果欲望无限增长的话,对企业来讲,未必是好事 。 举个例子,某乳制品品牌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要做全世界乳业第一品牌。可是没有那么大的牧场,没有那么多的奶牛,怎么办呢?员工想完成领导的意愿,就开始想怎么勾兑等到真的出问题了,企业的声誉也无法挽回了。即使现在对乳制品的质量监控已经到了一个极其严格的程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说圣人怎么治理天下呢?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然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意思就是一直使民众处于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也就是说,不对获得虚名的技巧和那种华而不实的学识起什么欲望。这话一说完,所有人都说老子这是在愚民,甚至有些学者也这么认为。 老子是不是愚民呢?是在愚民,但是他的愚民跟别人不一样。 老子前文说了要虚其心,然后实其腹,再是弱其志,强其骨。骨是撑起生命的骨干性的东西,就是生活最基本的条件,让您强壮,让您充实。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生活条件都满足了,您的欲望才可能慢慢消减下来。所以要这么理解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因为让大家实其腹了,所以才能虚其心;因为让大家强其骨了,所以才能弱其志。 举个例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则无不治矣 (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里的知应该是技巧,这句话的意思是,使那些为了获取虚名、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使用各种技巧的人,不敢这样做,不去这样做。这句话绝对不是告诉领导者,要用武力、用强力去让大家不敢去做。 我解释的核心在敢字上。我们通常说勇敢,勇和敢实际是两个意思。 勇是什么意思呢?勇字在古代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勇;还有一种是恿,指气在体内流通的管道。我们的气在体内走,体内的气充足了以后,这个人就会有力气,这种状态叫勇。所以勇是形体的丰盛,就是气足了,人就有劲。 敢是什么意思呢?敢字左上边是一个人,右边的手去动它。引申为在低位的人去触动在高位的人,也就是以卑犯上。所以敢更是一种胆量。 老子的这句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意思是
道沖(chōng),而用之又弗盈也 (出自道德经第四章) 要想进步,就要清空自己 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其中的沖跟冲意思差不多,是水涌动上来的一种感觉。还有一种讲法是,沖跟盅通假,也就是说道就像酒盅一样( 盅不一定指酒盅,而是泛指中空的器皿 )。道总保持一种中空的状态,然后化生万物出来;虽然它化生万物出来,却永远保持空的状态。所以用之又弗盈也,总是不充盈。 这是老子所讲的天之道的一个特点:中间是空的,总保持虚空的状态。这是这个世界的秘密,道的秘密。了解这个秘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的人生也可以像这样什么都不想,一直往前走。但是也可以想想,有什么秘密,有什么规则;我们怎么做,能够更顺利一些。老子告诉我们,做事如果能够模仿天之道,使自己保持在这种虚空的状态下,更容易创造,更容
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出自道德经第四章) 渊呵,似万物之宗中的渊是深邃、深远的意思,宗是指万物的源头。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深邃、深远,像万物的起源一样。 湛呵似或存中的湛也是深远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深远得好像存在似的。道一开始无名无形,说它没有,它还有;说它有,它又无名无形。所以道一开始是模糊的,是难以去揣摩的。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在后边又出现过一次,而且因为这章都是在描述道的状态,此处突然加一个动作,说如何去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我觉得于文体是不和谐的。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是给抄错了,不是这一章的。 然后老子又说:吾不知其谁之子。老子说自己不知道创造世界源头的这个力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历代对这句话的解释太多了。刍狗是用草扎的狗,扎好以后对它进行装扮,戴上头冠、披上衣服等,祭祀鬼神的时候用。刍狗的特点是,用得到它时,就给它盛装装扮上;祭祀完毕,不用它了,就在地上任意践踏。 所以有人说天地不仁就是天地没有仁慈之心,用得着您的时候给您盛装扮上,用不着您的时候就把您丢弃;圣人不仁是指圣人没有仁义之心,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对谁好、对谁不好,很公平。我对这种解释是持怀疑态度的,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理解。 刍狗是草扎的狗,没错。但是我们站在天地的角度,站在道的角度来看,这个草扎的狗和真的狗有什么区别呢?好像有点儿区别。过去狗肉那不是一般的东西,假
天地之间,其犹橐(tu)籥(yu)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其实,老子本来讲的是领导者法则,但后人把它总结为修道,甚至把身体变成一个国家那样去运行。这也可以。但是,我讲解的目的是告诉大家,老子本意说什么,您怎么理解都没关系,能受到启发就行了。 老子的思想其实与诸子百家关系很密切,比如《战国策》等书,也记载了很多人的类似的思想,但是他们所引用的并不是《道德经》,有可能是《逸周书》(原名《周书》)等其他典籍。这说明老子的思想并不是在他讲完以后就为诸子百家所接纳,虽然他们有可能受了老子的影响,但不全都如此。 因为在老子之前,管理者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法则,也被人们熟知。只不过老子特别清晰地、系统地总结了一遍,这是《道德经》本来的意义。老子整理得太完整了,所以我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不能怕什么就躲什么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是帛书本的内容。意思是,您到处去探求,不断地去追随万物,这样是没有尽头的。怎么办?不若守于中 不如回到中心来,向道靠近,找到道的秘密,按照道的指引去做事。这样您就掌握世界的秘密了。 这句话在通行本中是多言数穷,我认为这可能是当时的人抄错了。《淮南子》里有一个故事,提到过多言数穷,但是这故事实际表达的也是多闻。 背着书到处走。徐冯就说:您这么做好像不大明智。这些书是当时写书的人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的,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变了,您还跟着那些书死学干吗?这时候要根据事情的变化去创造新的学问。他总结说,言出于知者,知者不藏书。意思是这些书里的话都是那些明白道理的人写出来的,现在情境变了,人家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出自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水冲出来的山之间低洼的部分叫谷,代指虚空的道。谷神不死,不是说山谷的神仙永远不死,这里的神是指灵验。谷神不死是说道的这种空虚、中空的属性,它的灵验是永存的。 是谓玄牝的玄是深奥的意思,牝是指雌性动物( 雄性动物叫牡 )。对于玄牝,老子用肯定的语气说是谓这就叫。是谓玄牝是说,道的这种品性,跟雌性动物是非常相近的。 这是老子讲的一件非常奇妙的事。老子后面讲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玄牝是雌性动物,玄牝之门是产门。老子也没说如,直接说是谓天地之根,是天地的源头。 《道德经》里怎么还有这些词呢?这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是比较纯朴的,在谈论雄性和雌性生殖系统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隐讳。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没有避讳这些事,他直接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緜(min)緜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緜緜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緜緜是微妙的意思 。緜緜呵若存 是说,看不清楚,微弱的样子,好像是存在的,用之不尽 。用之不勤中的勤在帛书本里是堇(jǐn),取它的音,其实这个字应该是尽。所以我们现在说勤也解释成堇的意思,但是实际上帛书本更完整地体现了这个字是怎么借来的。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不为自己谋利,将会活得更好 有一次,我父亲的一位老同事,辽宁大学中文系的宋老师来看他。他俩在单位里是最好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宋老师说他们同一辈的二十多个老师,现在只剩下几个人了,大多数都去世了。 然后他们就一点点聊每一位都是怎么去世的。我听了非常感慨,因为我小时候就是在中文系的楼里长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 (出自道德经第七章) 私心少了,成就才能多 前文,老子说我们要效仿天之道,来做一个好的领导者。接着,老子笔锋一转,马上转到了人间,讲了这句话,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这里,老子用了是以两个字,就是所以的意思 这句话老子讲的是一个辩证的思路。退其身,通行本里写的是后其身,帛书本写的是退其身。退其身就是有道的领导者把自己的利益、地位等放到他管理的人的后边。身先就是大家推举他到前面做领导。作为领导者,为自己管理的团队成员考虑,把自己的利益、地位和名誉放到最后,结果大家认为您是最好的人,把您推举到前边做大家的领导,这就叫退其身而身先。 这是老子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者法则,这个法则贯穿《道德经》全篇。老子反复强调这个原理,是因为人总有想获取利益的私心。一旦
外其身而身存 (出自道德经第七章) 做领导,要放下地位、名利的包袱 外其身而身存的意思是, 有道的领导者,往往把自己的利益放到次要的位置,先考虑大家的利益。越是这样,大家越追随您,让您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这句和前边退其身而身先是一样的,讲的是领导者法则。 为了阐释这个道理,我给大家讲一个《淮南子》里记载的故事。一个叫公仪休的人在鲁国当宰相,这个人有一个特点,特别喜欢吃鱼,大家知道后都琢磨着给他送鱼来。有个人提着刚钓上来的鱼就奔着都城来了。结果公仪休死活不接受,让对方怎么拿来的就怎么拿回去。那人很难堪,但是没办法,只能走了。 公仪休的学生问他:先生,您喜欢吃鱼,我们都知道。可是人家送的鱼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学生们一听更糊涂了。于是
不以其无私与? 故能成其私 (出自道德经第七章) 不以其无私与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难道不正是因为他不考虑自己的私利,才能够真正成就自己的事业、获得自己的利益吗?这里,老子总结性地讲了一下这个法则,揭示了舍和得的智慧,一定要先舍才能得。 前文一直在讲领导者应该怎么办。有人会问,您总说领导者要怎样怎样,这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其实,普通人明白这些道理,人生也会不同的。在我们的人生中,考虑私字过多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在中医看来,过多在意自己利益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患得患失越多,七种情绪就会越强烈,由此会影响身体气血运行,让自己的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中医眼里,七情是怎么影响气血运行的呢?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忧则气聚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可能《道德经》里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个词就是上善若水( 在帛书甲本里是上善似水,帛书乙本里是上善如水,我觉得这三者没什么大的差别),意思是领导者的品性跟水很相近 。 老子接着解释为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这句话在通行本里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善利万物,滋养众生,又非常安静,只往低处流,处于最令人讨厌的、地势低的地方。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往高处走,喜欢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尊敬、仰视,讨厌地势低的地方。但水总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非常低,安安静静的,这种品性就接近道故几于道矣 (几是接近的意思)。 善利万物,不浮躁,又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在这里,老子表面上说的是水,但实际上说的是
居善地,心善渊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悟道者的品性有什么特点呢?老子说是居善地,心善渊。 什么叫居善地?居就是您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哪里;善就是善于选择,善于把自己放到什么位置;地是低的意思。居善地的意思是,水有这样的品性,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非常低。 老子表面上讲的是水,实际上讲的是悟道的领导者。您觉得居善地这样的人真的低了吗?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但是大家却觉得这人了不起。 比如宋朝的范仲淹。曾经有风水先生找了一块风水特别好的地,想把它送给范仲淹,说如果范家用这块地来做祖坟的话,能世代出大官。但是范仲淹说,只是自己家里世代出大官,哪里比得上国家人才辈出更有益?所以他把这块地买下来,盖了座文庙,供天下的学子在这儿读书,让大家借着好风水,取得好成绩,将来做国家栋梁。 把自
予善天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要尽量帮助别人,不要索取 帛书乙本的予善天,在通行本中是与善仁,两者是有区别的。与善仁的意思是给予的时候要怀着仁慈之心,但老子其实是很反对把这种仁慈挂在嘴边的。所以,我觉得,强调仁在《道德经》里应该不符合老子的原意。 予善天是什么意思?老子在《道德经》的后面讲过天的品性。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损有余而益不足。天之道的第一个特点是看到不足它会给您补上。第二个特点是它给您补足,但是不索取任何东西。老子说,您给予的时候要效仿天的品性,尽量给予那些不足的,不要索取。有这种品性,才是高明的。 生活中做人做事,我们能随手补什么样的不足? 比如,大学生刚毕业到单位里来,他们在学校里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未必能很好地掌握生活和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