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何骑青牛出关?关于青牛有哪些典故?

老子骑青牛雕像
 
  在涡阳县城西S202和S307省道交会处,有一座紫铜锻造,重15吨,高7.4米的铜像,它就是以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老子像作基础而造的老子形象。在神态上,老子双目凝视长空,左手指天,右手指地,盘腿端坐在青牛背上,神采飘逸,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印象。其寓意着老子是个大圣人,骑着青牛在九天之上遨游,到处播撒智慧的种子。众所周知,古代交通工具都是以马为主,而老子出关为何只骑青牛不骑马呢?
  
  相传,天帝派青牛神下到凡间体察民间疾苦。青牛神得令之后,便在民间明察暗访。一日,青牛神看见一群人在地里劳动,有的在翻土,有的在挖地,有的在挑担,他们一边使着劲一边哼着劳动号子:“嗨哟,嗨哟——嗨哟,嗨哟!”就觉得他们很快乐。
  
  又一日,青牛神来到一个酒肆,看到一些人锦衣华服,一边喝着酒,一边皱紧眉头,于是,就觉得他们最痛苦。青牛神把在民间体察到的民情上报天帝,天帝便下令凡间的人:劳动的人喝稀饭、吃青菜,喝酒的人吃大鱼大肉。
  
  后来天帝又传令:人间的人三天吃一餐。青牛神来到凡间,不忍凡间的人挨饿,于是假传圣旨,让凡间的人一日吃三餐。天帝闻之震怒,将青牛神贬下凡间为牛!后来青牛在凡间与人为善,与人类和睦相处。
  
  老子十四五岁时,在涡阳太清宫东北的一座大山上,已到中年的青牛,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但青牛此时自恃劳苦功高,对人贡献颇多,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逐渐变得脾气暴躁起来,见物咬物,见人吃人,连狮子、老虎都没地方藏。不多长时间,山附近便被其糟蹋得几乎路断人绝。
  
  一天,老子和一个同学瞒过大人,一起到北山下游玩。突然“哞”的一声叫,从山上冲下一头青牛,直朝他们扑来。老子看见那牛,气得火冒三丈,心想:早就听说这畜牲不干好事,扰闹乡邻,伤害百姓,今天非给它点厉害看看不可。于是,他对同学大喊一声:“走,捉住它!”他说着就向那牛迎去。
  
  那头牛平日里碰到的动物,只要是活的,都没命地逃。今天它见两个小孩不但不跑,反而迎着向自己跑来,就觉得事情有点不妙。但到嘴的肥肉不能不吃,它两眼一瞪,跑得更凶了。那牛连蹿带跳,来到近前,把头一低,一个猛蹿,就想把老子和他同学抵死。老子二人忙把身子一蹲,那牛正从他俩头上蹿过去。老子见那牛气势汹汹,心想:先给它点厉害,杀杀它的威风。随即弯腰捡一块石头猛地站起身,朝那牛屁股上狠劲砸去。只见那牛痛得一蹦老高,尾巴立即耷拉下来。那青牛也顾不得吃他俩了,撒开蹄子就往山上跑。
  
  俩人一见那牛要逃跑,更来劲了,喊着叫着,跟着那牛追上山去。那牛一口气跑到半山坡,钻进一个很大的洞里不见了。老子正准备到洞里捉个稳的,突然“哞”的一声吼叫,震得山坡直打颤。随着叫声,一头青牛从洞里蹿出来。只见它比刚才那头牛大一倍,大头大嘴大蹄盘,肚子里像揣着只老虎,头上那两只角向前伸着,足有一胳膊长。看样子,它是这牛洞里领头的头牛。
  
  它蹿出洞口,往半山坡一站,见是两个小孩,气得暴跳如雷,对着他俩先亮了个下马威,真够凶的!但见它把头一低,伸出舌头往满是荒草的地上一舔,“哧啦”一声,舌头过去的地方一片精光,连地皮都被它舔起有半尺多厚。它心说:“自从占山为王以来,哪里吃过半点亏,今天倒被这俩小孩子占了便宜,真是有失尊严,看我怎样收拾你们!”它大叫一声,一个饿虎扑食,就朝他俩直扑上去。老子见大青牛发疯一般扑来,心想:不把大青牛制伏,以后这一带的人就别想有好日子过,今天一定得把大青牛制伏。还没等他想出个制伏大青牛的法子,这大青牛已蹿到同学身边,朝着同学低头就抵。同学也不急慌,就势抱住了大青牛的一条前腿。那大青牛见腿被人抱住,急得张口就咬。
  
  老子见状,猛蹿上去,用手里的石头对准大青牛的上牙就是一下,“咔嚓”一声,大青牛的上排牙被砸掉了。这大青牛羞恼成怒,身子猛一横,把老子撞倒地上,它低下头一抵,又把同学撞倒在地。老子见同学被老牛撞倒,气得怒从心中起,劲从骨中生。大青牛这时正低头躬背冲到跟前,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牛角,“噌”地骑上了牛背。他用腿把牛背夹紧,两手握住两只牛角使劲向后一搬,一下子把牛角搬了过去,大青牛疼得乱蹦乱跳,想把老子从背上甩下去。
  
  老子摘下腰间的丝带,把牛鼻子牢牢穿住,这下大青牛老实多了。老子跳下牛背,捡起石头又把牛蹄子砸成两半,大青牛彻底老实了。老子便和同学骑上大青牛,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没走多远,老子发现后面跟了一群大大小小的牛。原来,这些牛见头牛被老子制伏了,都乖乖地跟了下来。老子回到家,把它们赶到村子东边的一片草地里。从此,他就在那里专门驯养那群牛。他对跟来的那些牛,一头头都按制伏大青牛的办法整治一遍,只许它们吃青草,还教它们拉犁拉车。他把驯养好的牛,都送给乡亲们使用。那头大青牛从此就成了老子的坐骑。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衰败得不像样子了,就决定出走,要远走高飞。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
  
  函谷关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一个函子里一样。当时守关的长官是尹喜。
  
  这一天,尹喜正站在城关上眺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不知是哪一位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
  
  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暗想,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着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于是便缠着他,要他写一点着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尹喜,他是不会放自己过关的,他也不会给自己的“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其条件。
  
  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一连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伟大着作诞生了!
  
  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着作,深深地陶醉了,被那些文字吸引住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着作后,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小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
  
  尹喜跟着老子出走了,他们两人一起途经西域流沙,碰到一大峡谷,费了很大周折怎么也绕不过去。老子和尹喜正在犯难之际,突然,青牛昂头向天长啸一声,扬起四蹄,驾起祥云,箭一般飞过峡谷,把老子师徒两人驮到对岸。自此老子和尹喜安居下来,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后来,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便认为这孩子将来必定有大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便把“紫气东来”这几个字写在大门上。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着名的意象,青牛后来就成为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为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因此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如今,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敬神一样供奉着!

  本篇内容来源于自互联网。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