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从来就不玄, 只是很美妙,很微妙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一章)
帛书乙本中写:“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是,“有名”“无名”的两个状态,是一个源头出来的,都是道。
“异名同谓”的意思是,名字不同,但讲的是同一件事。通行本是这么说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后面加了“之玄”两字,我觉得是欠妥的。老子从来没有把道叫作“玄”。“玄”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微妙、玄妙的意思,而道是一个名词。
如果说“玄”就是道的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没法解释了。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什么意思呢?老子说,玄妙啊玄妙,玄妙加上玄妙,这是所有精微的道的路径。
“玄”字怎么解呢?什么是玄妙?“玄”原来指的是黑色,但不是正黑色,而是有点偏红偏紫的那种黑色。这个字怎么来的呢?怎么变成“玄妙”了呢?
来源是这样的,古人给丝染色,最早只能染几种颜色,大部分是把白色给染成黑色。染的时候把丝给捆上,然后把一头扎上,挂在横着的木头下面一圈一圈地拧。老子那个年代的人认为这种状态就是玄妙的状态,所以把它称作“玄”。“玄”字古代的写法就是上面一点一横,下面是两个拧在一起的旋转的圈——也就是说,这个丝拧起来,一环套一环,最后非常复杂地套在一起。人们会觉得,很玄妙啊!
可能研究到最后,那种旋转的状态或许真是万物最终的形态。比如说,我们人体DNA的结构,看上去就像两根链条螺旋式排列在一起;如果我们分解一个原子,您会发现围绕原子核的两个电子也是一个圆圈套一个圆圈叠在一起盘绕旋转的,等等。老
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为什么说是“妙”呢?
“妙”字在古代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妙”,美妙,指那种美好的状态;另外一种是“玅(miào)”,就是微妙的意思。因为“玄”是拧这个丝,拧到最“少”的状态的时候,就非常微妙,更加难解了。“玅”不是说里边的美好,而是说这里有您体会不到的微妙。
老子这里讲“众妙之门”,没说“众妙之源”,这个词用得就有意思了。因为老子认为这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源头。他说“玄之又玄”的那种状态,是通往道的门径、路径、平台,一字之差,意思截然不同。您要当“众妙之源”解释,那就不对了。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