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的气象特色 秋分是在每年阳历的9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的时候。 在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有这样的说法: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可见秋分有两层意思:一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昼夜平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平分了秋季。秋分之分便由此而来。 从秋分这一天起,全球的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
白露三候 我国古代将白露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时节的农事活动 秋分过后,但凡遇到冷空气活动,气温便下降得特别快,幅度也很大,这就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候,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播种油菜。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收获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
秋分时节的传统民俗 秋分正值田间收获忙碌的大好时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这个时节的习俗也夹杂着老百姓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祭月 春分祭日,秋分则祭月,自古以来,秋分就是传统的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流传到民间。 现在的中秋节就是演化自传统的祭月节。据...
秋分时节如何养生 秋分时节,秋意正浓,这期间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生理活动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机体的阳气随之内收,因此,此间的养生必须注意保养阴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 秋冬养阴就是在深秋之际,顺应自然界秋主收、冬主藏的规律而重视蓄养阴精,以适应收藏的需要,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阴精,是精、血、津、液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通称。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就要先避免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避免燥邪十分重要。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秋风四起,气温下降,寒凉渐重,多出现凉燥。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呈现一派燥象,如口干、唇干...
秋分时节如何预防疾病 到了秋季,气温猛然骤降,这个时候应准备好换季的秋装。特别是老年人,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可适时加厚衣服。秋天早晚凉,千万注意别让背和心凉着,必要时,可先穿上毛背心或夹背心。 秋分以后,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会非常敏感,如果不注意饮食和起居,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护,晚上盖好被褥,以免着凉。 此外,秋天还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发季节,也常会引起许多旧病,如老慢支、哮喘等的复发,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
秋分饮食宜忌:少辛味发散,多酸味甘润 秋分时节仍多燥症,但此时的燥已经是凉燥了,和白露时节的温燥不同。因此,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以滋阴、润肺、养血。辛辣之食尽量少食。 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季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秋分前后,正是金秋时节,是水果大丰收的季节,秋季水果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药食兼优,颇受人们的欢迎。但秋季水果并非每个人都适宜多吃,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有讲究和禁忌的。 苹果空腹用可以治疗便秘,饭后用还可助消化。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吃多...
秋分适合吃什么 附食谱 海米炝竹笋 用料: 竹笋400克,海米25克,料酒、盐、味精、高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竹笋洗净,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长段,再切成一字条,放入沸水锅中焯去涩味,捞出过凉水。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油。锅内留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海米烹入料酒,加高汤少许、味精,将竹笋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消痰,祛风排毒。 油酱毛蟹 用料: 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葱、醋、酱油、白糖、干面粉、味精、黄酒、淀粉、食油各适量。 做法: 将蟹清洗干净,斩去尖爪,蟹肚朝上齐正中斩成两半,挖...
秋分相关诗词 秋夜 【南朝梁】沈约 月落宵向分,紫烟郁氛氲。 曀曀萤入雾,离离雁出云。 巴童暗理瑟,汉女夜缝裙。 新知乐如是,久要讵相闻。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代,后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至尚书令,卒谥隐。 秋分和春分一样,昼夜平分,诗的第一句就点明了写作时节。由于秋分已是深秋,秋高气爽,所以全诗表现出一种从容的心情。 曀(y):天阴沉。讵(j):表示反问。 秋分日忆用济 【清】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
秋分相关谚语 秋分北风多寒冷。 秋分冷雨来春早。 秋分以后雪连天。 秋分有雨寒露凉。 秋分有雨天不干。 秋分秋分,雨水纷纷。 秋分出雾,三九前有雪。 秋分冷得怪,三伏天气坏。 秋分雨多雷电闪,今冬雪雨不会多。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应时。 秋分天气白云多,处处欢歌好晚禾。 秋分种麦,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 秋分种山岭,寒露种平川。 秋分四忙,割打晒藏。 秋分梨子甜。 秋分前后有风霜。 秋分过后必有风。 秋分露重,冬季多霜。 秋分北风,热到脱壳。 秋分暝,一暝寒过一暝。 秋分西北风,来年早春多阴雨。 秋分西北风,冬天多雨雪。 秋分有雨来年丰。 秋分无雨春分补。 秋分见麦苗...
秋分时节的农事活动 秋分过后,但凡遇到冷空气活动,气温便下降得特别快,幅度也很大,这就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候,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播种油菜。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收获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