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次二经》中记载了从管涔山到敦题山共计十七座山的地理位置。它们大致位于今山西、河北、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蒙古国境内。
这些山中生活着无数的怪兽,有独角的勃马、虎齿人爪的狍鸮、马尾猪鬃的独[犭谷(左右)]等。这列山系中还盛产各种各样的玉石及矿物。
北次二经中的首座山,位于黄河的东面,起始于汾河边上,名叫管涔山。山上没有树木,长着很多草,山下有很多玉。汾水发源于此山,向西流入黄河。
详细翻译
再往北二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少阳山,山上有很多玉,山下有很多赤银。酸水由此山发源,向东流入汾河,水中有很多优质红土。
详细翻译
再往北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县雍山,山上有很多玉,山下有很多铜,山中的野兽多为闾和麋鹿,鸟类多为白色长尾野鸡和白翰。晋水发源于此,向东南流入汾河。水中有很多鮆鱼,形状像儵鱼,它的鳞片是红色的,发出的声音如人的呵斥声,吃了这种鱼的肉,可以消除狐臭。
详细翻译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山,名叫狐岐山,山中不长草木,有很多青色的玉石。胜水由此处发源,向东北流入汾河,水中有很多灰白色的玉。
详细翻译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白沙山,这座山方圆三百里,四处都是沙子,不长草木,也没有鸟兽。鲔水由白沙山的上面发源,在山下潜流,水中有很多白玉。
详细翻译
再向北四百里有座山,名叫尔是山,山中没有草木,也没有水。
详细翻译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狂山,山中不长草木。这座山,冬、夏两季都会下雪。狂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浮水,水中多有很多美玉。
详细翻译
再往北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诸余山,山上有很多铜和玉,山下长着很多松柏。诸余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旄水。
详细翻译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敦头山,山上有许多金和玉,山中不长草木。旄水发源于敦头山,向东流入印泽。山中有许多[马孛(左右)]马,长着牛一样的尾巴,全身白色,有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人在呼叫。
详细翻译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钩吾山,山上有很多美玉,山下有很多铜。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是羊身人面,眼睛长在腋窝下面,有老虎一样的牙齿、人一样的指掌,发出的声音似婴儿的哭啼声,它的名字叫狍鸮,能吃人。
详细翻译
再往北三百里,是北嚣山,山上没有石头,山的南坡多出产碧玉,山北面遍布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老虎,长着白色身子,狗的脑袋,马的尾巴,身上的毛像猪鬃,名叫独[犭谷(左右)]。还有一种禽鸟,体形像乌鸦,长着一副人脸,名称是[般鸟(上下)][冒鸟(左右)],它夜里飞行白天隐伏,吃了它的肉能防止中暑。涔水发源于此,向东流入邛泽。
详细翻译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梁渠山,山中不长草木,有很多金和玉,修水发源于此山,向东流入雁门水。山中的野兽多是居暨,它形状与刺猬相似,长着红色的毛,发出的声音如猪叫一般。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夸父,长着四只翅膀、一只眼睛、狗一样的尾巴,这种鸟名叫嚣,它的叫声好似喜鹊的鸣叫,人们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腹痛,还可以治疗腹泻。
详细翻译
再往北四百里有座山,名叫姑灌山,山中不长草木。这座山上不管冬夏都会下雪。
详细翻译
再向北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湖灌山,山的南面有很多玉,北面有许多青绿色的玉石,山中有很多马。湖灌水发源于此山,向东流入渤海,水中有许多鳝鱼。山中长着一种树,叶子像柳树叶,(树上)有红色的纹理。
详细翻译
再往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三百里流沙,便到了洹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中长着三棵桑树,树干上没有枝条,高达百仞。山上还生长着各种果树。山下有很多怪蛇。
详细翻译
再往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敦题山,山中不长草木,有很多金和玉。这座山蹲踞于北海的岸边。
详细翻译
总计北次二经中的山,自第一座管涔山起到敦题山止,总共十七座山,距离为五千六百九十里。这些山的山神都是蛇身人面。祭祀这些山神的仪式为:带毛的动物用一只雄鸡和一头猪,把它们作为祭品埋入地下;用一块璧和一块珪,将它们投向山中,祭祀时不用精米。
详细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