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制作工艺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琉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因其产量稀少,被视如珍贵的玉器。
 
西汉晚期,我国出现了一种胎质为普通红色陶土、表面以低温烧成的釉陶,色彩有绿色、黄色或黄褐色。琉璃制作工艺至此真正出现。
 
北魏时期,佛教盛行,与佛教有关联的琉璃此时也迅速发展。《魏书·大月氏传》中记载:“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从此,琉璃产量迅速扩大,制品由贵重的服饰点缀物扩展到器皿、摆设及宫廷建筑,琉璃制作工艺逐渐普及。
 
唐宋时期,“唐三彩”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元明以来,我国琉璃产地星罗棋布。而尤以山西为最,是琉璃的主要产地。
 
明清以来,人们烧制琉璃的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品种和釉色都有增加。釉色从黄、蓝、绿三色发展到翡翠绿、孔雀蓝、紫晶、黑、白等达10多种;品种从一般砖瓦发展到建筑装饰附件如兽头、螭吻及室内用品如绣墩及其他器物等。北京北海公园的琉璃牌坊、山西平遥太子寺的九龙壁等,都是元、明、清各代留存下来的琉璃工艺的代表作品。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