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的“神”
中医学中提到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即所谓“精神”、“神气”。包括人的神志、面色、形体、动态、语言、呼吸和对外界的反应等各方面的表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思维和意识活动,即所谓“神明”、“神志”。望诊中的“望神”应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
《内经》对“神”的记载约有100多处,由于其所处章句文意不同,后世对“神”的解释也有多种,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三种。
一种是指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性。《易经》曰:“阴阳不测谓之神。”由于《内经》理论与先秦哲学的同源性,以及它强调人与天地统一的观点,因而,一方面《内经》根据自身的理论需要延伸了“神”的含义;另一方面又部分地保留了“神”的本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等运动的内在动力,是“神明”存在的前提,这也体现了《内经》有关“神”的理论的唯物观。
另一种是指人体生命现象的总概括。《内经》把所有具有生命活动的物体均看做是“神”的一种体现,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神”在这方面的含义又分为以下三种:(1)指具有生命力的人。《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2)指人体某些组织的生理功能。《素问·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3)指内脏精气显露于外的征象。有诸于内必形诸于外。上述三方面均指人体的生命现象,包括人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两方面,亦即后世所说的广义之“神”。
再一种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情志、灵感等。在《内经》中,“神”最典型的含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后世所说的狭义之“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关于“神”的这一含义所包括的具体内容,《灵枢·本神》作了详细的论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又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又言:“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神”虽分属于五脏,但又总统于心。《素问·诊要经终论》说:“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其所言之“神”,一般多释为针刺感应,认为是“神”的一种特殊含义,即指人的感觉。而意与志,除是思维过程的一部分外,也指人的高级精神调节系统。它对人体的其他精神、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如《灵枢·本脏》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内经》就人的情志活动,记载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言:“脾在志为思。”后世将这七种情志活动称为七情。七情变化也是人精神活动的一种,属于“神”的范畴。《内经》所论许多神志病变,不仅病因在于七情所伤,而且症状也表现为七情变化。另外《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也说:“忧愁恐惧则伤心。”这均是基于“神”包括人的情志活动而言。另外,《内经》有多处提及的“鬼神”均是基于“神”自身的特性。
“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单独存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形与神俱”,“形神合一”。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神”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神”来自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水谷,精盛纳多则神旺,精衰纳少则神疲。《灵枢·平人绝谷篇》中说:“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是脏腑精气盛衰的外露征象,是五脏六腑功能的体现。通过对“神”的观察,可以了解病人精气盈亏、脏腑盛衰、疾病轻重与预后。
作为生命活动表现的“神”,是通过意识状态、语言、呼吸、形体动作、反应动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而主要可以通过两目反映出来。由于目为五脏六腑精气之所注,内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因而有“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的说法。所以,望神尤应重在察目。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