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医学流派
中医学有不同的师承传授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见解,这是产生医学流派的条件。一些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心得,各创新说,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我国古代的医学流派主要包括伤寒学派、寒凉学派、温病学派、脾胃学派、滋阴派、攻邪派等。他们各具特色,各有创见,都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为主要主张的众多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发端于晋唐时期,形成于宋金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发展于近、现代。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倡导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所遵循的经典著作。该书后经晋代医家王叔和编纂整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前书以阐述外感病辨治规律为主,后书则主要阐释内伤杂病的辨治规律。
由于历代医家通过整理、编次、校勘、注释《伤寒论》,融会进自己的临证经验与认识,丰富了伤寒学说的内容,扩大了应用范围,提高了学术水平。伤寒学派内部不同派别的争论,诸家对《伤寒论》条文的不同校勘与注释,在客观上成为伤寒学说不断发展的动力。
寒凉派
寒凉派是以宋金时代刘完素(刘河间)为代表的一个医学流派。刘完素在研究《素问》、《伤寒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火热论”,受运气学说的影响,强调“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因而对火热病机多有所阐发。寒凉派就是从运气学说出发,探讨火热病机,擅长治疗火热病证,善用寒凉药,后世称为寒凉派,或河间学派。
攻邪学派
攻邪学派是以张从正(张子和)为代表,以攻邪为治病的首要任务,主张“六气”致病,病由邪生,强调“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倡导以汗、吐、下三法攻邪而祛病,从而成为攻邪派。张从正的攻邪学说发扬了《内经》攻邪的有关理论,纠正了当时医家盲目投补的现象,充实和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对后世医家如吴又可、赵学敏等治疗某些疾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脾胃学派
脾胃学派是李杲(李东垣)为代表,传张元素之学,阐发《素问》“土者生万物”的理论,创立了以补脾胃为主要治法的“脾胃论”,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认为疾病的发生,多与脾胃内伤有关。强调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生化之源,脾胃病则百病莫不由之而生,因而对脾胃升降理论多有阐发,故而又称“补土派”。脾胃学派创立的甘温除热等理论方法,惯于运用补中、升阳、益气、益胃等法,对后世颇有影响。
滋阴派
滋阴派是以朱震亨(朱丹溪)为倡导者的,以养阴为主,强调保存阴气对健康的重要意义的学派,又称丹溪学派。朱丹溪受到河间学派火热理论的影响,侧重阐述阴虚火旺之证。其倡导“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论治多以补阴为主,对“相火”学说多有所发挥。丹溪学派不仅以养阴为特色,还擅长治疗气、血、痰、郁等杂病,故有“杂病用丹溪”之说。
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是以研究温热病为中心的学术流派。温热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热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学科。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中医学对传染性热病认识的逐步深化,创新和发展了温热学说,并形成了温病学派,标志着对于温热疾病的认识和论治经验,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代表医家首推明代的吴又可,他所著的《温疫论》一书,首先提出了“戾气”学说,认为“温疫”的病原是“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而不是从肌表侵袭。这是对温病(特别是温疫)病因学的很大突破与发展,为以后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著《外感温热论》,发展了卫气营血理论,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并发展了三焦湿热病机和临床湿温病辨证规律;薛生白著《湿热病篇》,提出了“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的独到见解;而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等,系统地总结了明清时期有关外感传染性热病的发病规律,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温热病辨证论治法则,从而使温热病学在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影响颇大,到目前为止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