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欣赏

舞蹈能够调和、统一人类的情感意识,有益于协调机能,愉悦身心,传达友善。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在跳舞的白热中,许多参与者都混成一体,好像被一种感情所激动而动作的单一体。在跳舞期间他们是在完全统一的社会态度之下。”要实现这种情感的和谐,就首先要学会欣赏舞蹈。
 
西方有句俗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欣赏如此,舞蹈欣赏也是如此。观众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文化层次和审美感觉各不相同,对于舞蹈的欣赏也有差别。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舞蹈欣赏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这是因为人类的审美意识既有差异,更有共性,共同美感的存在是欣赏舞蹈的基础。舞蹈欣赏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深入思考。
 
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也是舞蹈欣赏的出发点,观众和舞台上的演员一样都是在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人,演员的舞姿首先让人联想到的,莫过于生活中的类似记忆。舞蹈欣赏的初级阶段,就是唤起自己对于切身经验的记忆,产生丰富的联想。例如1979年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团演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段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舞蹈。大幕拉开就显现出圣诞之夜的盏盏街灯,大街上伫立着衣衫褴褛的小女孩,不断徒劳地叫卖着手中的火柴。路人的训斥和皮鞭,震撼着台下观众的心灵,人们为小女孩的命运扼腕叹息。而在辉煌街灯中,某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一个渺小个体走向毁灭。寂寞的生,寂寞的死,虽然这段芭蕾舞的场景和服装都是北欧风格的,但它却与中国观众产生了共鸣。当小女孩一次次划亮火柴,在幻觉中永远地睡去;当黎明到来,点灯老人前来灭灯,却再也看不到小女孩稚嫩孤凄的叫卖声。这时台下的观众完全被单纯的情节感染了,达到了瞬间的忘我。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把艺术家的情感传达给更多的人:“感受者和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至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他自己创造的,而且觉得这个作品所表达的一切正是他早就想表达的。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做到这一点:在感受者的意识中消除了他和艺术家之间的区别。”
 
这段话同样也适用于舞蹈欣赏,观众被演员的表演吸引,在唤起了生活体验的同时,触及内心深处的情感,于是不知不觉间同演员一道进入了角色。这样,舞蹈所传达的信息也许不是生活中常见的,但观众的感情却被唤醒,开始和舞台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爱美丽与善良、恨丑陋与奸诈,这就是一种共鸣现象。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没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观众在悲剧中感到压抑和震撼,在喜剧中感到轻松和惬意。”舞蹈欣赏是一样的道理。
 
北京舞蹈学院1996年首演的群舞《踏歌》,来源于古老的民俗节目。古代人每逢春天,就结伴出游,踏青而歌。踏歌的传统已经从现代人的视野中消失了,然而当你看到一群长袖绿衣的姑娘在杨柳依依的踏歌时节出场,袅袅娜娜的身段,大大方方的领口露出光洁的背部和颈部;云鬓花颜金步摇,婉转的歌喉、悠扬的曲调都会唤起你最美好的情感。而当舞台上灯光渐暗,黄昏到来,姑娘们凝固成青春的雕塑,观众也禁不住感慨青春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确如朝露般去日无多。可以说,《踏歌》踏到了观众的心上。
 
和舞蹈创作一样,舞蹈欣赏也离不开思维。创作者把理念形象化为主题,继而用舞蹈手段加以表现,而欣赏者却需要从形象认知开始,深入到主题内涵,进而展开“再创造”的思考。体验与情感是欣赏舞蹈的基础,而想象和思考却是欣赏舞蹈力求达到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更需要艺术的敏感性和想象力,因为舞蹈语言凝练而转瞬即逝,跳跃性极大,所以很不容易把握。
 
黄豆豆的独舞《醉鼓》就是需要深入思考才能把握的,该舞塑造了一个醉酒的民间艺人,热爱自己的鼓艺,醉中起舞率真奔放,从这些角度进行审美可以说基本完成了任务。可是如果深入思考一下,会发现这段舞蹈其实寓意深刻,醉中鼓舞,腰鼓这样一个简单的舞蹈工具,被人看作是一件有生命力的,可以与之对话的事物,小小腰鼓化做灵魂,人与腰鼓不再是简单的利用关系,而是有着思想和灵魂的对话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舞者汪洋恣肆的醉态中的思想内核,超越对技巧的欣赏,开始对艺术和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中国艺术特别重视艺术欣赏中的参悟,中国艺术处处冥思,舞蹈也是如此。舞蹈欣赏把人从具体的尘世物象中引领出来,脱离时空和身心羁绊,进入了哲思境界。可以说,舞蹈欣赏在艺术与真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