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形成和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是一朵带有浓郁山乡气息的民间舞奇葩,并与昌黎秧歌、沧州落子并称为河北省三大优秀民间舞种。拉花最早源于民间的节日、庙会、庆典及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在唐代元和八年(813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到了20世纪初,拉花已经十分盛行,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歌舞形式,有“山西梆子不离口,井陉拉花遍地扭”的说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将井陉县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
 
拉花具体产生于何时、形成于何地,史料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民间虽然有众多说法,但却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是一种传说罢了。有人说有位叫拉花的姑娘根据自己的爱情及生活经历编成舞蹈,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也有人说因为拉花舞蹈中的女性角色叫拉花,所以才将舞蹈取名为拉花……
 
在横涧一带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拉花形成于运输牡丹花的过程中。相传在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位名叫杨名举的横涧人,时任河南西华县县令。在其任满归乡的途中,路过牡丹胜地洛阳,于是便带回了数簇牡丹,并供奉在村中的老君庙内以“花王”敬神。自此每到花开的季节,都会吸引无数男女前来观赏牡丹。为了纪念牡丹在井陉扎根,艺人们将其编成了舞蹈,并取名拉花。因为当时的交通不便,运输牡丹花只能靠人力拉运,所以拉花即是拉运牡丹花的意思。直到现在,艺人们也仍然持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说法。
 
此外,还有人认为拉花是拉荒的谐音,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从前的井陉十年九旱,而且战乱不断,当地的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在外。在逃荒的过程中,他们边走边唱,述说凄苦,乞求施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乞讨方式——拉荒。因为在地方音中“荒”与“花”谐音,因此拉荒也叫作拉花。后来,又出现了一种说法,因为井陉山路崎岖,行走不便,古时的女人又有裹脚的风习,行走起来更加不便,所以她们外出的时候需要男人拉一把,而女人又被雅称为花,因此就将这时形成的舞蹈称为拉花。
 
井陉县位于河北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腹地,自古就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塞,因此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流动文化地带。井陉虽然隶属于河北省,但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却大多与山西相同,而与河北则鲜有往来。当地的百姓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逃荒,大多都到毗邻的山西盂县、阳泉等地,甚至远到山西的大同。在外出及逃荒的过程中,家乡的歌舞也会随着流传和延续。从这个角度来看,井陉拉花应该带有山西文化色彩,甚至可以说井陉拉花真正的起源地是在山西而非河北。
 
据拉花老艺人介绍,井陉县的西北部是拉花最盛行的地方,这个地区的农民通常在年初的时候便到山西去务工,到年底才回来,有的则一去不回。井陉拉花所唱的“年年走口外,月月不回来”,就是指去山西种地的人们。由此可见,井陉县的民间歌舞与山西的民间歌舞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不过拉花艺术确实是在井陉县被发扬光大的,而山西临近井陉的地区却已经很少出现拉花表演了,这也是人们只知道井陉拉花的主要原因。
 
以前的井陉拉花表现的内容主要是人们的爱情及逃荒生活。在表现爱情生活的拉花中,有很多都可以看出山西风格,但表现拉荒生活的,却是土生土长的井陉拉花,从未有过山西传来之说。无论拉花的起源地在哪儿,拉花都是被井陉艺人发扬光大的,而且现在也仍以井陉拉花的知名度最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井陉拉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无数拉花艺人的再创造,其表现内容和表演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井陉拉花类属于北方秧歌,与其他的汉族民间舞蹈有着很多相同之处,比如说表演时载歌载舞,善于利用扇子、伞等道具等。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说:“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在井陉拉花中,也保留着滑稽取笑的特色。同时,井陉拉花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说“抖肩”、“翻腕”、“扭臂”、“吸腿”等动作的运用,以及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等。井陉拉花的独特之处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及人们的观赏习惯有关。
 
拉花的动作来自生活,但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并经过加工美化而成的。在拉花表演中,屈膝的动作几乎是贯穿始终的,即使有伸膝也是短暂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每天都要走山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尤其是女性的舞步,看起来如雨天登山,艺人们常用“迈步不过半块砖”来形容。上肢的动作则关键在肩,肩的一顶、一耸、一拧、一压,最能突出拉花的特点。上肢动作与脚下的步伐密切配合,才能舞出最有韵味的拉花。
 
拉花的节奏多为两拍变换一个动作。强拍动作要猛,爆发力要强;弱拍的后半拍要迅速收成衔接下一动作的准备姿势。扭拉花一定要踩上节奏,合上拍,也就是艺人们所说的蹬板。有人将拉花的韵律概括为:“猛和脆,拧和伸的内在力度弹性的对抗。”此外,气息与动作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因为气息的运用影响着动作的动律和韵味,只有气息运用得当,才能特色鲜明,韵味十足。井陉拉花的音乐可以称为独立的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风情,又有寺庙音乐的韵味,与拉花的舞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6人或12人,后来规模扩大,演出人数也随之增加,如18人拉花、36人拉花、60人拉花、102人拉花等,但必须都是6的倍数,取“六合同春”之意。拉花演出不受场地限制,既可登台演出,也可临街献艺,演出时间也比较灵活,可长可短。演出方式可分为行进演出和场地演出两种。行进演出称为“过街”,因受行进的局限,因此只能用“一根鞭”、“二龙并进”等简单的队形,一般在参加“拉会”和“踩街”时采用;场地演出则可根据需要采用各种复杂的队形,演出完整,演员的技能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表演形式上看,拉花可以分为跷子拉花和地拉花两种。跷子拉花是指扮演女角者脚踩跷子进行表演,后来又将跷子演化成一种犹如芭蕾舞中的“立脚尖”,将木削的“戳跷”捆绑于脚上,并用鞋袜将其遮盖住。在表演的时候,演员必须始终保持“立脚尖”的姿势,使身体前倾、腆胸、翘臀,将古代妇女的神韵逼真地展现出来。地拉花是指在地上舞的拉花,目前的拉花流派大多都属于地拉花。由于跷子拉花的杂技性较强,掌握难度较大,因此其流传范围自然也就不如地拉花广泛。
 
传统的拉花道具主要有伞、包袱、太平板、霸王鞭和花瓶,且每种道具都有自己的寓意。如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太平板象征四季太平、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等。发展到今天,井陉拉花的道具做了很大改进,包袱已经很少使用,各种拉花又根据自身的需要增设了一些道具,但都是在传统道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具大多是拿在手中的,但有一种叫作笔杆胡的道具却是戴在男演员的嘴唇上的。通过上嘴唇的噘起带动笔杆滚动,从而表现出吹胡瞪眼的滑稽相。如此使用道具,可谓独具匠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井陉拉花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和发展。1957年,拉花艺人进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了二等奖,并为中央首长做了专场演出,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改革开放以后,井陉拉花的发展更是如日中天,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大型演出,享誉国内外。

井陉拉花的流派

井陉各村拉花有其独到之处,艺人也有各自的绝活,所以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横南村男角动作,右腿吸起,身体微向左拧,右膝向左前,腿刚落地,脚掌用力一蹬,身体和膝部随之扭动,扭动的幅度恰同庄旺村的相仿,但横南村仅做右腿动作。又如张家井从南正学来的拉花近百年,南正下蹲动作均匀平稳,而张家井的下蹲后脚要向上蹬。小作村女角双手翻腕上撩,而庄旺是拧臂甩扇子转圈唰唰有声。再如南正动作讲究舒展大方,而横南喜动作活泼、滑稽、风趣,男角边舞边翘边滚胡。拉花不同的流派动作大同小异,有的动作亦是因人而异,并不固定一个模式。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