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鼓灯
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淮河流域十分盛行的歌舞形式,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体现,深受淮河两岸人民的喜爱。居住在怀远县和蚌埠郊区的农民,几乎人人都会玩灯,每乡每村都有花鼓灯班子,“千班锣鼓百班灯”即是淮河人民对此情景的自豪描述。每当节日来临之际,人们就会通宵达旦地玩灯,“玩灯玩到两头红”说的即是这种场景。新中国成立以后,花鼓灯艺术不仅走向了全国,而且还迈向了世界,在1957年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中国舞蹈家表演的花鼓灯一举征服了各国专家和观众,并被赞誉为“东方芭蕾”。
花鼓灯的起源并未见确切的文字记载,因此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据《怀远县志》记载:花鼓灯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究其渊源,境内传说不一”,“一说始于夏代”;“一说始于宋代”;“一说始于明代”。此外,还有人认为花鼓灯起源于远古时期、唐代或清代。从远古到清代,前后相差几千年,由此可见花鼓灯的起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花鼓灯包含很多种艺术形式,而每种艺术形式又包含很多不同的内容。
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说法来自《怀远揽胜》,其中有这样的分析:“花鼓灯起源于何时,今已无从考。但从《诗经》‘击石拊石’的诗句中可以探知,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便以石为乐器伴歌伴舞了。怀远涂山东麓滨淮处原有二石‘各经三丈余,叩之音如锣鼓。曰锣鼓石’似可为证。”起源于夏代的说法来自《淮南灵光》,其认为花鼓灯艺术的产生是“为了感激大禹治水的恩典,于旧历三月二十八日(即大禹的生日),在河边玩灯,如火如荼,通宵达旦,以后每年如此”。
有些人认为花鼓灯起源于唐代,理由是在汉族的民间鼓舞中,只有花鼓灯还保留着即兴创造歌词的表现形式,而这种表现形式最早就始见于唐中宗时期。起源于宋代的说法来自于《凤台县志》,其中有这样的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在淮河流域的凤台、怀远一带。”后来编修的《凤台新志》则再一次认定了这种说法:“花鼓灯又叫红灯、故事灯。历史悠久,从宋朝起就有了花鼓灯。主要流行于凤台、怀远、颍上一带,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舞蹈。”
花鼓灯起源于明代的说法主要来自史料中关于常遇春的记载:据说明代开国元勋常遇春本是怀远常家坟的农民,自幼习武,且会玩花鼓灯,后来从军之后,他将家乡的花鼓灯带入军营,供将士们节日自娱。有人认为花鼓灯起源于清代主要是因为清代同治年间的《浏阳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晴日缘村喧舞,杂以金鼓,主人燃爆竹剪红帛迎之为乐,又有服优场男女衣饰,暮夜沿门歌舞者曰‘花鼓灯’。”虽然说法众多,但大多数老艺人都比较认可明代起源说,因为怀远至今仍是花鼓灯最盛行的地区之一,且有文字记载的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花鼓灯的角色繁多,分工也较为细致。男角统称“鼓架子”,女角统称“兰花”。根据分工的不同,“鼓架子”又可分为“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和“伞把子”。“大鼓架子”主要表演“上盘鼓”中的叠罗汉,俗称“底座”;“小鼓架子”主要表演“大花场”和“小花场”;“丑鼓”类似于戏曲中的丑角,演出时身背花鼓,善于即兴演唱,表演滑稽诙谐;“伞把子”又称“领伞的”,负责全场演出的指挥和调度,其中,“文伞把子”主要负责领唱和对唱,“武伞把子”以舞蹈为主,调整队形,掌控节奏。“兰花”以折扇和方巾为主要道具,表演时左手拿方巾,右手执扇,通过步法及姿态的变换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花鼓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主要由舞蹈、灯歌、锣鼓演奏和后场小戏组成,而舞蹈又是花鼓灯的主要组成部分。花鼓灯的舞蹈包括“大花场”、“小花场”和“盘鼓”三部分。“大花场”是大型的集体情绪舞;“小花场”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多为两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具有简单情节的抒情舞;“盘鼓”没有固定的表演形式,是舞蹈、武术与技巧表演的结合,同时又具有造型艺术的特征。
“大花场”的演出人数一般为七、九、十一等单数,第一人为“伞把子”,剩下的“鼓架子”和“兰花”各占一半儿。表演的时候,“武伞把子”首先起舞,舞罢至上场门高喝一声,引出其他的演员。“兰花”站在“鼓架子”的肩上,手中翻动着手绢花或扇花,摆出各种造型,在锣鼓声中登场。“伞把子”通过岔伞指挥“鼓架子”和“兰花”变换队形,其间还会穿插各人所擅长的一些技巧表演。传统的“大花场”一般都是先跳“走死门”,然后再跳“五朵梅”、“蛇脱壳”、“两堵墙”等其他图形。舞罢,演员在“伞把子”的带领下出场。
“小花场”为“鼓架子”和“兰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内容多反映男女间相互爱悦、嬉戏逗趣的场景。表演的时候,一般是先舞一段,然后锣鼓声停,二人在场中对唱,然后再起舞。歌唱的内容多是即兴编造的,演唱时以“兰花”为主,“鼓架子”则作为帮腔、陪衬。在怀远地区还流传着一种“双花场”,即两个“兰花”和一个“鼓架子”共同表演,其中有“二女争夫”的情节,更具看点。此外,“小花场”也有文武之分,文场以唱为主,武场则以舞为主。
“盘鼓”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和“地盘鼓”。“上盘鼓”为造型表演,表演时,“兰花”站在“鼓架子”的肩上做出各种造型,比如说“坐肩”、“鸭子凫水”等;也可以是三个人以上的造型表演,如“老鹰叼小鸡”、“双挎篮”等。“地盘鼓”为技巧表演,双人在地面上进行表演。“中盘鼓”有两种形式,一种为造型表演,但与“上盘鼓”不同的是“兰花”站在“鼓架子”的腿上做出各种造型,如“射雁”、“斜塔”等;另一种为技巧表演,主要是跟头技巧,如“过山”等,由双人配合完成。
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花鼓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演出套路:开场锣敲响过后,“文伞把子”或“丑鼓”首先出场,接下来是“武伞把子”上场,然后依次进行“大花场”和“小花场”表演,最后是“盘鼓”或后场小戏表演。虽然有大体的表演程序,但由于表演是即兴的,所以也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某一部分可以重复多次,直到观众满足、演员尽兴为止。也正因为如此,花鼓灯的演出常常是通宵达旦,从晚上持续到天明。
在民间,有半路拦请灯班表演的风习,称为半路拦歌。当人们看到花鼓灯班走过来的时候,只要用长凳拦住去路,在旁边摆上烟茶,并以鞭炮相迎,那么灯班就会停下来演唱几段。将灯班拦下之后,人们往往会出一些难题让“伞把子”答唱,只有答唱得让观众满意,并表演几段歌舞后才会被放行。如果答唱圆满,不仅能被顺利放行,而且观众还会赠以糖、烟、手巾之类的物品以示感谢。半路拦歌是考验“伞把子”即兴编唱水平的时候,同时也反映了花鼓灯艺人良好的群众基础。
花鼓灯与一般的歌舞艺术不同,歌舞本不分家,表演时也是同时进行的,但花鼓灯的歌与舞却是相对独立的。通常情况下,在歌唱的时候不跳舞,而到了跳舞的时候也不再唱歌。当然,相对独立只是就表演形式而言的,在内容及思想感情上,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当歌唱时,人物内心的情感已经孕育出来,那么在接下来的舞蹈中,人物的内心感情自然就会得到更好的体现,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更具有生命力。
花鼓灯的动作节奏性很强,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著名花鼓灯学者高倩曾对花鼓灯的舞蹈特点做了如下概括:“重心靠右后,走动腰晃扭。脚下梗住劲,传神靠眼瞅。急如风,停要陡,柔里刚,刚里柔。投足举手扣节奏,锣鼓点子跟脚走。”花鼓灯的舞蹈很注重脚下功夫,从人们给花鼓灯艺人起的绰号中也可以看出,如“小金莲”、“小白鞋”、“草上飞”等。这些艺人之所以能受到民众的喜爱,当然是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绝活。较著名的花鼓灯四绝有小金莲的舞,一条线的抖,石猴子的架子,老蛤蟆的鼓。
花鼓灯发源并流行于淮河流域,淮河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花鼓灯的艺术风格。淮河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自然分界线,淮河以南被称为南方,淮河以北则被称为北方。自古淮河流域战火不断,于是成了南北人口的迁徙聚散之地。如此一来,南北文化在淮河流域必然会融会贯通,形成南北兼容的淮河文化特色。所以,也就形成了花鼓灯兼具南北之长的艺术风格,既有北方的刚劲浑厚,又有南方的秀丽婉约。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花鼓灯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就流传的地域和表演风格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凤、怀、颍三派。凤派指的是凤台县的花鼓灯;怀派指的是怀远县的花鼓灯;颍指的是颍上县的花鼓灯。凤台县的花鼓灯表演细腻,讲究男女传情,动作活泼优美,唱腔较多,音域较广,伴奏上以锣为领奏乐器;怀远县的花鼓灯舞蹈性强,讲究动作的轻捷洒脱,刻画的人物性格爽朗,鼓架子的跟斗技巧高,伴奏上以鼓为领奏乐器;颍上县的花鼓灯动感十足,节奏有力,场面热烈,唱腔粗犷高亢。
花鼓灯是安徽省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安徽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最丰富多彩的歌舞艺术,也是汉族舞蹈的典型代表之一。以前的花鼓灯表演多是广场表演,且在夜晚花灯的照耀下进行,这也是花鼓灯名称的由来。后来才发展到舞台表演,使其更具观赏性。花鼓灯的表演者一般是劳动群众,随聚随散,演出后又回家种田劳动。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深厚的群众基础,才使得花鼓灯得以长足的发展,成了淮河两岸人民特别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