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美的软舞
软舞是相对健舞而言的舞蹈形式,其流行范围与健舞相同,也是在宫廷贵族、士大夫家宴和民间堂会中流行。软舞的风格特点主要为柔和优美,以轻盈飘逸的舞姿和舒缓轻柔的节奏见长,与健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软舞之中,也有一些比较著名的代表作,比如说《绿腰》、《春莺啭》、《凉州》、《回波乐》、《兰陵王》等。
《绿腰》是唐代创制的软舞之一,也称作《六幺》、《录要》或《乐世》,属于唐宋大曲的一种,为女子独舞。白居易的《乐世》诗序有云:“(乐世)一曰绿腰,即录要也,贞元中乐工进期曲。德宗令录出要者,因以为名,后语讹为绿腰,软舞曲也。康昆仑尝于琵琶弹一曲,即新翻羽调绿腰,又有急乐。”《绿腰》的乐曲流传极广,故有“六幺水调家家唱”、“初为霓裳后六幺”的诗句。
《绿腰》舞轻盈柔美,节奏由慢转快,动作以舞腰和舞袖为主,舞姿婀娜,表情动人。唐代李群玉的《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中对《绿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若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留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诗人将绿腰舞描写得胜过前溪、白纻等舞,足见对其评价之高。
《六幺》始自唐代,到宋代时仍在流行,只是当时的《六幺》已经被戏曲艺术吸收,成为戏曲中的名目,如南宋官本杂剧段数中就有《崔护六幺》、《莺莺六幺》、《厨子六幺》等多种《六幺》名目。唐代《绿腰》舞的本来面貌现在已经很难还原,但在五代画家顾闳中的画作《韩熙载夜宴图》中却可以窥知一二。画中详细描述了著名舞伎王屋山舞《绿腰》的真实场面,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份有明确年代、人物、舞名和特定场合的舞蹈文物,虽然不能断定是唐时的风貌,但其价值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春莺啭》也是唐代创制的著名软舞,相传为唐高宗清晨听到莺鸣声婉转动听,可以构成音律,于是命乐工白明达谱成曲子,并依曲编舞,取名《春莺啭》。《教坊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春莺啭》,高宗晓音律,晨坐闻莺声,命乐工白明达写之,遂有此曲。”唐代诗人张祜曾作诗《春莺啭》描述宫中技艺高超的“内人”表演《春莺啭》的情形:“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软舞来。”
《春莺啭》曾经外传到朝鲜和日本。在传入朝鲜以后,《春莺啭》还被记入了《进馔仪轨》:“《春莺啭》……设单席,舞伎一人,立于席上,进退旋转,不离席上而舞。”并伴有歌词:“娉婷月下步,罗袖踏风轻。最爱花前态,君王任多情。”传入日本的《春莺啭》出现在日本的雅乐舞蹈中,但与唐代的《春莺啭》在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唐代的《春莺啭》为女子软舞,而日本雅乐舞蹈中的《春莺啭》则是男人戴鸟冠而舞。
事实上,在中唐以后,胡乐胡舞十分盛行,这必然会使《春莺啭》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到了宋代,就已经看不到有关《春莺啭》的记载了。唐代诗人元稹有诗《法曲》云:“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虽然唐代的《春莺啭》已经失传,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已有的线索推测出它的部分特点:根据其由来可以推测它的音乐和舞蹈可能会有描述鸟形和鸟声的特点;根据谱写者白明达是龟兹人还可以推测出其乐曲可能会含有龟兹乐的成分等。
“凉州”是唐代的宫调曲,最初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献给唐玄宗,后来在宫廷和民间流行,教坊吸收它用作软舞,并有同名大曲。据《全唐诗》中的《凉州歌》记载:“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本在正宫调中,有大遍小遍。至贞元初,康昆仑翻入琵琶玉宸宫调,初进曲在玉宸殿,故有此名,合诸乐即黄钟宫调也。段和尚善琵琶,自制西凉州,后传康昆仑,即道调凉州,亦谓之新凉州。”
“凉州”在唐代的民间是较为流行的,从众多描写“凉州”的诗中即可以看出。李益的《夜上西城听凉州曲二首》有云:“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凉)州双管逐。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杜牧的《河湟》则这样描述:“牧羊驱马虽戎装,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此外,也有些诗作是描写“凉州”在宫中的情况的,如王昌龄的《殿前曲》:“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新声一段高楼月,圣主千秋乐未休。”
凉州本是古地名,在今天的甘肃武威一带,当时属于唐代的西凉府。“凉州”因为是当地的乐舞,因此便以当地的地名来命名。关于“凉州”的产生,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凉州”即是凉州当地的民间乐舞;也有人认为“凉州”是在当地民间乐舞的基础上改变创造的。唐代诗人张祜曾在诗中描写了宫中舞者在“凉州”曲的伴奏下,手持金碗即兴起舞的情景,至今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仍然有手持餐具起舞的舞蹈形式,但“凉州”舞是否都要执碗而舞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到了宋代,“凉州”开始被戏曲吸收,如南宋宫本杂剧中的《四僧梁州》、《诗曲凉州》等都属于《凉州》调令。
《回波乐》本是唐代民间的节日风俗舞蹈,唐中宗时成为群臣赋诗而后据词编排的舞曲,多为奉承皇上的恭维之词。到了开元中期,《回波乐》开始被教坊采用,发展成大曲,并配以软舞。《全唐诗》中的《回波乐》诗序中记载道:“商调曲,盖出于曲水引流泛觞。中宗宴侍臣,令各为《回波乐》,众皆为谄佞之辞。及自要荣位,次至谏议大夫李景伯乃歌此辞。后亦为舞曲。”
软舞类的《回波乐》是在唐代形成的,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有云:“回波,商调曲,唐中宗时造,盖出于曲水引流泛觞也。后亦为舞曲,教坊记,谓之软舞。”虽然软舞类的《回波乐》形成于唐代,但《回波乐》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据史料记载,北魏忠臣鲜卑贵族尔朱荣,经常在打猎归来的途中与左右侍卫拉手跳舞唱《回波乐》。《北史》有云:“与左右连手踏地唱回波乐而出。”
在北魏时,《回波乐》在民间已经十分流行了,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娱乐性舞蹈。到了唐代,《回波乐》才被编入大曲。《教坊记笺订》记载:“至唐,此曲已入大曲。中宗时,君臣歌此,作六言四句,且舞。应摘取大曲之一遍也。”另据《大唐新话》记载:“景龙中,中宗尝游兴庆池。侍宴者递次鼓舞,并唱回波词。”《朝野佥载》亦有云:“中宗时,长宁公主曾设流杯池,安乐公主曾设九曲流杯池。”由此可见,《回波乐》在唐代也是很流行的。
《兰陵王》是唐代著名的舞剧,有简单的情节,为男子独舞,是戴着面具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
《兰陵王》产生于北齐,最初的名字也不叫《兰陵王》,而是叫作《兰陵王入阵曲》。《旧唐书·音乐志》记载:“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由此看来,最初的《兰陵王入阵曲》表现的是兰陵王作战的英姿,应属健舞的范畴。但到了唐代,其战斗性已被淡化,风格也发生了转变,由健舞转化成了软舞。唐代的《兰陵王》,在舞蹈表现上更加细微,而且含有大量的抒情成分,因此被列入了软舞之列。
在《乐府杂谈》中,除了对《兰陵王》的来历做了详细的描述以后,还介绍了舞者的服饰:“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兰陵王》在中国早已失传,其舞容舞态也不得而知,不过此舞曾传入日本,且至今仍有保留。日本的《舞乐图》中就绘有《兰陵王》的舞姿,并有题记道:“兰陵王,唐朝准大曲,一人舞。”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