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舞

舞蹈产生于遥远的原始社会,并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每一个发展的过程中都留下了绚烂的歌舞魅影。从历代的最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中,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缩影。
 
迄今所能见到图像的中国最早的舞蹈,是5000~8000年前,也就是新石器时期的舞蹈。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一个彩陶盆上的舞蹈的图案让我们见到了原始社会的舞蹈形象。从这个彩陶盆上,可以看到三组手拉手在清凌凌的水边跳舞的人物。每组都是五个人,头上的装饰很像现在的小辫子,但也可能是别的饰物,腰下有尾巴一样的装饰。跳舞的人脚步动作一致,可见那是人人都会跳的舞蹈。舞人有队列,又有协同一致的动作,说明当时舞蹈已经比较成熟。图案上没有乐器出现,或许还没有乐器的伴奏而用脚踏出节奏,或者喊出号子。人们在生产之余,聚集起来歌舞庆祝,是为了感谢神灵。
 
《六代舞》是周代在集中整理前代的舞蹈的基础上,加新创制的《大武》编制而成的,它是周代的礼仪祭祀乐舞。这六套乐舞内容都是歌功颂德的,分别用来祭祀天神、地神、四方之神、山川、女性祖先和周代先祖。参加表演的舞者,都是周朝的皇室、贵族子弟,人数、动作都有严格的规定。周代的这套乐舞制度,被历代的封建帝王尊为“先王之乐”。每当改朝换代之始,统治者都要编制这类礼乐,歌颂建国者的文治武功。周代的礼乐,开掘出了舞蹈在统治中的社会功用,并成为历代的典范。
 
汉代《槃舞》是汉代的诗文和绘画中常见到的舞蹈。这个舞蹈是在盘鼓上跳舞,所以也叫《盘鼓舞》。盘鼓是扁圆形的,上面蒙着皮革,用脚击踏就产生节奏。通常是在地面上摆放七面盘鼓,舞者跳舞的时候,脚总是在盘鼓上,而不能踏到地面。《盘鼓舞》还有比较齐全的乐队伴奏,包括鼓、罄、笙、箫、琴、瑟等。
 
《盘鼓舞》的舞者男女都有。男女不同,舞者的技艺高低不同,舞蹈的动作就相应地有很大变化。因而《盘鼓舞》很适合和其他的舞蹈相结合。从出土的汉代画像上可以得知,汉代的《盘鼓舞》有多种样子。美丽婀娜的舞女穿着长袖飘飘的舞服,在盘鼓上应和着音乐和鼓点,把长长的衣袖舞得像翻飞的蝴蝶,或者像风吹过的水波,或者做出高难度的下腰等动作,和《长袖舞》、《折腰舞》结合起来。传说汉武帝遇到卫子夫时,卫子夫为他跳的舞蹈就是《盘鼓舞》,一曲盘鼓舞蹈,让卫子夫从一名宫廷女乐人一跃成为大汉朝的皇后。盘鼓舞在汉代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由男舞者表演的《盘鼓舞》就多了几分豪迈奔放的感觉,男舞者在鼓上做出俯身、跪地、猛回身、高甩袖等动作,旁边还有两人跪在地上,手拿鼓槌,跟着舞者的节奏击鼓。
 
《白纻舞》是南朝的代表舞蹈,产生于汉晋时期,原是制造白纻的女工为了赞美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产生的民间舞蹈。在南朝时,盛行于上流社会,成为宫廷贵族宴会中经常表演的节目。在民间,舞女们身穿白纻做成的舞衣,披着白纻做成的长长的披巾而舞。进入宫廷之后,舞服就变得极为奢华。不仅舞衣由名贵的纱罗做成,还有珠翠、金玉的佩饰和首饰,在烛火的映射之下,熠熠生辉,使舞蹈显得飘然细腻,观者享受到华丽迷离的仙境之感。这样美丽的舞蹈引起了当时很多诗人的着意描绘,舞者的佩饰和舞蹈的动作是诗文描绘的重点。从这些留传下来的诗文中,我们得以知道这个舞蹈的情况。
 
《白纻舞》强调长长的衣袖,双手高举,领长袖飘是舞蹈的代表性动作,描写《白纻舞》的诗歌都会提到举手扬袖的动态。如《晋白纻舞歌》:“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王建的《白纻歌》:“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从这些诗文中还可以知道长袖的动作非常多,有掩袖、拂面、飞袖、扬袖等。这样玉手纤纤、长袖飘飘的舞蹈,正适合南朝贵族在清谈之余的声色享受需求,一时盛行不衰,后来还传入北朝,到隋唐时期,依然经常出现在诗人的作品中。宋代之后,就逐渐消亡了。但京剧中的白绸水袖动作可能吸取了《白纻舞》的某些动作。
 
《霓裳羽衣舞》是产生于盛唐,终于唐末的舞蹈,是唐朝繁华兴盛的代表。对于《霓裳羽衣舞》的创作,历来说法不同。一种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创作的,一种认为是外来的佛教法曲《婆罗门曲》的另一名称,第三种说法比较折中,认为是李隆基自己创作的一首新曲,后来又借鉴了《婆罗门曲》,最终创作成了《霓裳羽衣舞》。从唐朝的艺术整体来看,对西域艺术的吸收和借鉴很多。可以推测,《霓裳羽衣舞》也是在吸收了西域乐曲的基础上创作的。
 
在戏曲中,对《霓裳羽衣舞》的产生又另有不同的说法:唐明皇梦里受到邀请到月宫游玩,在月宫中看到了仙女们表演的舞蹈,暗记在心。醒来之后,就记下乐谱、舞谱,训练宫女表演这个舞蹈,从而把《霓裳羽衣舞》带到了人间。在洪昇的《长生殿》中,又把梦里到月宫的改为杨贵妃,是她把《霓裳羽衣舞》带到了人间,又经过了唐明皇的删改。
 
其实《霓裳羽衣舞》在杨玉环进宫之前就已经排演过了,在天宝年间才由《婆罗门曲》改为《霓裳羽衣舞》。不过杨玉环所舞的《霓裳羽衣舞》是最著名的。之所以传说《霓裳羽衣舞》是来自于月宫仙子的舞蹈,可能是因为舞蹈内容情节与月宫仙子有关。《霓裳羽衣舞》是“道调法曲”,道调法曲是唐人自创的法曲,中间夹杂有道家的神仙思想。而这个表现道家思想的仙子之舞,却借鉴了佛教的乐曲《婆罗门曲》,融合统一,这也是唐朝艺术的豪迈气派,兼收各种文化,然后创作出自己独特形式的特点。
 
《霓裳羽衣舞》是女子舞蹈,表演的女子穿着孔雀毛的翠衣和淡彩色或者月白色的纱裙,肩上还有霞帔,头上戴着“步摇冠”,身上佩戴着许多珠翠,真的像仙子一般美丽、典雅。
 
在表演舞蹈之前是一段“散曲”,乐队的金、石、丝、弦等乐器次序发音,以独奏、轮奏等方式,先演一段悠扬动听的旋律。在接着的“中序”的慢拍子中,装饰华美的舞者才开始上场。中序的节奏舒缓,旋转轻盈,行进流畅,回身突然,尤其是柔软清婉的“小垂手”舞姿,轻灵又迅急,衣裙像浮云般飘起,宛若仙子踏云而来。到“曲破”之后,节奏就加快了,急剧的舞蹈动作使身上环佩璎珞叮当碰撞,这时,还有整齐的合唱和富有表情的说白,极富感染力。到了“尾声”,节拍又慢下来,最后在一个拖长的音阶中终结。
 
《霓裳羽衣舞》的演出方式并不完全固定,杨玉环表演过独舞形式,也有双人舞形式,后来又有用百名宫女组成的大型舞队表演。但是这种宫廷群舞的形式,往往讲究排场,舞蹈艺术技巧水平却下降了很多。
 
到了唐末,几经离乱之后,《霓裳羽衣舞》几乎失传了。残存的舞谱流传到后唐、宋代。宋朝虽然还有名为《霓裳羽衣舞》的舞蹈,但已经不是唐朝的原貌了。《霓裳羽衣舞》和强盛的唐朝一起,留在文人的咏叹之中,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之中,也因此而更加神秘美丽,令人神往。
 
《剑器舞》是唐朝健舞的代表。唐朝,中国的舞蹈艺术达到顶峰,软舞和健舞都很盛行。唐朝的著名的健舞有许许多多,比如《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阿辽舞》等,但是《剑器舞》却是当之无愧的代表。
 
《剑器舞》不仅是著名的舞蹈,而且对中国诗歌、书法艺术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诗圣杜甫的名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就与剑器舞的两位著名舞者有密切关系。开元初年,童年的杜甫在河南郾城看到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多年之后,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进入晚唐,诗人也步入了暮年,漂流在异乡四川,却又遇见了公孙大娘的女弟子李十二娘表演《剑器舞》。李十二娘颇得师傅真传,让杜甫想起童年所见的舞蹈,想起国家的盛衰之变,个人的飘零乱世,不胜感慨,从而写了这首千古流传的长诗,详细介绍了他一生与《剑器舞》的两次相遇和公孙大娘师徒二人精彩的舞蹈表演。没见过《剑器舞》的人,也都因为此诗而记住了《剑器舞》,记住了这个令“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舞蹈。在杜甫的诗序中,还提到了《剑器舞》与草圣张旭的故事。张旭曾经多次观赏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从舞姿中获得了灵感,从而草书技艺大进,如龙蛇飞舞。
 
这个气势磅礴、动人心魄的舞蹈,由甘肃传来,在武则天时期之前就已经流行于甘肃民间,后来传入长安,成为宫廷乐坊的舞曲之一。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在当时最为著名,她把这个民间的舞蹈做了艺术加工,技艺更加娴熟,所以才会被誉为“淋漓顿挫,独冠一时”。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