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与杂剧、戏曲的融合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方面是封建礼教的加强,对人民的束缚更多,在国势、文化气魄上都失去了汉唐的恢宏气派,难以像盛唐那样对周边的民族甚至亚洲、欧洲的国家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他们派遣使节来朝拜,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变弱。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出现了许多兴盛繁华的城市,市民阶层发展起来,世俗文化兴盛,民间舞蹈得到了大发展,舞蹈中也偏爱表现故事情节,出现了深受百姓喜爱的杂剧、戏曲。在明清时期,戏曲逐渐取代了舞蹈在社会艺术中的主要地位,但是舞蹈却在戏曲表演的动作、身段中保留了下来,舞蹈的融入也使中国戏曲具有了丰富优美的动作形式。
 
北宋的疆域相比于唐朝,收缩了许多,并且受到辽、金的不时侵犯,战争的结果是北宋向辽或金输送钱财,国家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国家之内,理学思想占主要地位,礼制对人民的控制加强,人民受到重重的伦理束缚,思想、艺术界失去了自由和蓬勃的生机。南宋更是偏安江南,北方是少数民族政权。宋代在文学艺术上有堪与唐诗比肩的宋词,在科学技术上也多有发明,但是宋代的舞蹈艺术却没有太大的发展。
 
宋代的宫廷舞主要是对唐朝的宫廷大曲的继承,但或是流传下来的残缺不全,或是宋人表演时加以裁减,因而都已不是唐朝时的全貌了。唐朝著名的《柘枝舞》、《剑器舞》等在宋代犹存,但是这些单人、双人舞蹈在宋代却成为队舞,队舞表演重在铺排场面,舞蹈的技艺要求有所降低。队舞表演程式严格,偏重故事情节,与唐朝重在情绪和技艺的舞蹈有根本的区别。宋代的队舞分“小儿队”和“女弟子队”。两个表演队在宫廷宴乐中都有演出,但是表演的曲目不同,小儿队主要有柘枝队、剑器队、醉胡腾队等,女弟子队主要有菩萨蛮队、佳人剪牡丹队、拂霓裳仙队等。在表演时还加有歌功颂德的“致语”或歌唱。
 
与僵化的宫廷乐舞相对照的是民间舞蹈的兴盛。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都有许多的勾栏瓦肆,这是专门表演各种技艺的固定场所。在瓦肆中拦出一个一个的圈子,作为表演场地。因为场所固定,而且多有棚子遮风避雨,所以不论天气好坏,每天都有表演,总能吸引众多围观的人。北宋的汴梁城中有勾栏五十多座,最大的可以容纳上千人观看。南宋的临安城内外有瓦肆30多个,每个瓦肆中都有众多的勾栏同时表演不同的节目。在这些勾栏瓦肆中有各种各样的技艺表演,不仅有讲史、杂技、皮影戏、散乐等,还有各种舞蹈演出。主要的舞蹈样式有舞旋、舞番、舞剑、舞刀、花鼓、跳钟馗、扑旗子等。
 
除了这种城市中固定场所的表演,宋代的城乡都有流动的民间舞蹈队,被称为“社火”。“社火”后来发展成清朝的“走会”、“庙会”,都是综合性的街头游行表演队伍。逢年过节时,就组织起来,聚会演出。民间舞队的演出是人们在年节中的重要娱乐活动。乡村的舞队不仅在本村、邻村之间表演,还会到都市之中进行演出。尤其是岁末至正月十五之间,官府专设一些场地,让民间舞队来表演,与民同乐,并给表演的舞队钱酒犒赏。宋朝的闹元宵已经有了丰富的民间舞蹈形式,我们知道的就有《舞刀》、《鲍老儿》(傀儡戏的一种)、《乔亲事》(乔是装扮的意思)、《竹马儿》、《村田乐》、《旱龙船》、《十斋郎》、《扑蝴蝶》、《鞑靼舞》等。
 
杂剧在宋代发展成熟。杂剧最早在唐代已经出现,当时杂剧的含义和汉代百戏的意义相近,包含歌舞、杂技等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北宋初,杂剧仍然混同各种表演形式,没有完整的剧本和固定的表演方式,通常是加强了故事情节的歌舞表演,或许还受到小说、讲史的影响。到南宋时,杂剧已经初具规模,通常是四五人装扮成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表演。但是具体的表演形式现在已无法知道。在保存下来的杂剧目录中,有许多含有“爨”字的普通词调。爨是宋杂剧中一些简短表演的名称。在这些含有爨字的目录中,有一些似乎和舞蹈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扑蝴蝶爨”、“钟馗爨”和民间舞蹈“扑蝴蝶”、“跳钟馗”应该有某些联系,“天下太平爨”、“百花爨”和宫廷舞蹈有联系。从这些名称中,可以推想宋代舞蹈向故事性歌舞表演的转变,进而变成杂剧、戏曲,纯粹的舞蹈表演渐渐退居时代艺术的次要地位。
 
元朝时,蒙古族舞蹈随着统治者的进入传到了中原,元朝统治者保持本民族舞蹈特色的同时,吸收了汉族的宫廷雅乐。元朝宫廷中舞蹈的乐器种类少,舞蹈表演也比较单调。最著名的舞蹈是宗教性的舞蹈《十六天魔舞》,十六位女子装扮成佛、菩萨的样子跳舞。蒙古族的盅碗舞等民间舞蹈也传到中原地区。但是由于怕人民聚众生事,元朝统治者限制汉族和本民族的民间舞蹈,元朝的民间舞蹈远不及宋代的民间舞蹈丰富活泼。
 
元杂剧却异常兴盛地发展起来了。元杂剧已经具有完整的形式,一个剧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中用同一个宫调,表演以唱为主,兼有歌舞、道白、杂技等艺术形式。由于元朝废除了科举,读书人无法实现政治抱负,只好转移兴趣,许多有才华的文人混迹于勾栏之中,创作戏曲。另一方面,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使许多人生活艰难,人们乐于欣赏讽刺时事的杂剧。元代的杂剧成为中国戏曲历史上的一座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元代的杂剧的最高成就。
 
元朝的杂剧有机地融入了舞蹈,用来表现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等,舞蹈成为元杂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杂剧艺人都要精通音律、善于舞蹈,才可以进而学习表演。舞蹈在元杂剧中有重要地位。元杂剧表演中的身段动作和表情动作称为“科”,比如“做报科”、“正末做看科”、“周舍夺科”等,这些动作都是高度程式化的,借用了舞蹈的表演形式。在一些段落中还会直接地插入一段与情节相关的舞蹈。比如在《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就有安禄山感谢皇上不杀之恩时,表演了一段《胡旋舞》;杨玉环在品尝了荔枝后,在高力士的邀请下表演了一段《霓裳羽衣舞》。这些舞蹈与剧情相关,同时也增加了剧作的欣赏性。还有的剧中会插入一段与剧情关系并不密切相关的舞蹈,烘托某种气氛。还有一种专门在杂剧表演结束时附加的舞蹈表演,叫作“打散”。
 
元杂剧对舞蹈的吸收,还是比较简单的,有相对独立的舞蹈动作,舞蹈与戏曲在元杂剧中呈现一种共生的状态。
 
明清时期,民间舞蹈得到了重生,恢复到繁荣的局面。但是从明朝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礼教的束缚更加严酷,尤其是对女性的束缚,女性不可以参加民间舞蹈的演出,民间舞蹈中的女性角色也是由男性来扮演,渐渐发展成戏曲中的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来扮演,这无疑对中国舞蹈戏曲的发展形成了某种制约。但是这一时期的戏曲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最耀眼的表演艺术形式。
 
明朝盛行的戏曲是传奇,传奇最早是对唐代短篇小说的称呼,后来也用来指明代的戏文。传奇起源于南戏,打破了元杂剧中四折戏只能由一个角色唱的限制,所有的角色都可以唱和表演,演出的形式已经和现在的戏曲几乎相同,但是传奇的剧本非常冗长,演完一个传奇要花上许多天。传奇中的舞蹈场面非常的动人,比如在《浣溪纱》中西施歌舞的场面,有五个对舞的人,环绕着西施而舞,她们长长的衣袖和飘带,在舞动中一圈圈地环绕着身体,舞姿也轻巧灵活,这里似乎看到汉代长袖舞和折腰的遗风。传奇的表演者也要经过严格的舞蹈训练才可以拥有高超的技艺。
 
明清时期的昆曲更是进一步把舞蹈和戏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昆曲歌舞并重,这一点从昆曲的著名曲目中可以看出。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中著名的一折《游园惊梦》,是昆曲的传统曲目,也是代表曲目。在这一折中,优美的舞蹈、载歌载舞的形式把杜丽娘被锁在深闺,心中充满对爱情和自由的无限向往的形象和心情都表现了出来。每一句唱词都严格地配有舞蹈。昆曲的其他代表性曲目《夜奔》、《思凡》等,都有很强的舞蹈性。梅兰芳先生曾说过:“(昆曲)所有各种细致繁重的身段,都安排在唱词里面,嘴里唱的那句词儿是什么意思,就要用动作来告诉观众,所以讲到歌舞合一,唱做并重,昆曲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的舞蹈表演艺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被逐渐地吸收到戏曲艺术中,戏曲艺人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舞姿和表演动作,成为程式化的戏曲表演动作,中国古典的舞蹈寄身于戏曲艺术,获得了另一种发展。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