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物十意“与“辩者二十一事” 历物十事是战国中期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约公元前370前310年)的违反常识的10个辩题。分别是: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6.南方无穷而有穷。7.今日适越而昔来。8.连环可解也。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历物十事贯穿了用整体论的观点来观察万物的倾向。从天地一体这个整体宇宙观出发,一切局部的高低、正斜、生死、同异、今昔、中旁等就都成为相对的、可变的、流动的,因此,反映它们...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是春秋战国时期名辩学派代表人之一的公孙龙的著名论辩。公孙龙(约前325年前250年)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善于论辩,曾在赵国平原君家当门客几十年。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名垂史册的主要辩题,《史记》就曾说过,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连他自己也自诩,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 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基本思路是: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其基本论点是:马指的是马的...
庄子的“辩无胜”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是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在争鸣中,各自以自己的政治伦理主张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造成天下是非之途,樊然殽乱的根本原因。为此,庄子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中,在对取法标准的主观性的批判中,以其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归纳总结了辩论的各种情况,得出了辩无胜的观点: 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尔)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
《墨经》中的“逻辑学” 《墨经》指《墨子》一书中,由后期墨家所撰写的《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的合称。它包含了后期墨家的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几何学、光学、力学等思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其中的逻辑学内容是后期墨家对墨子以来论辩方法和思维原则所做的总结,丰富并深化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使之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辩学。 对于什么是辩,《墨经》前无古人地下了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辩,争彼也。对于什么是争彼,《墨经》认为是: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不当若犬。这个定义...
荀子和稷下学宫 荀子(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15岁时即游学于齐国,之后往来于各国。50岁时再次来到齐国,参加了稷下学宫的恢复工作。曾三为祭酒(学宫主持人),是稷下学宫名声最为显赫的学者,司马迁称其为最为老师。 战国末期,经历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之后,在学术思想上逐渐出现了融合百家、总结诸说的趋势。荀子广泛地涉猎了诸家学说,批判地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在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礼义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强国》)。在哲学上,提出了明天人之分的观点,...
荀子的“三惑“说 荀子主张君子必辩,希冀以大儒之辩止息百家之辩。为此,为了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他对先秦其他诸子的许多学说主张进行了批驳。在这种批驳中,荀子对先秦以来的乱名现象进行了归类,将其称之为三惑,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别提出了禁之的办法。 一是用名以乱名,包括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强盗非杀人。荀子认为它们的迷惑之处在于它们名称字面上的差异否定了名与所指称事物在事实内容上的关联,是用共名混淆、偷换了别名,从而抹杀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对于这些谬误,荀子强调了词语之名的约定俗成原则和概念之名的确定性原则应当是一致的,认为只要考察一下名的确定含...
法家 在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法家是最具有现实精神的。因此,他们所提出的方案特别具有针对性;因而,也特别受到诸侯们的欢迎。 当时儒家和墨家是显学,信从者很多,而儒墨又都以上古时候传说中的尧舜盛世作为政治的目标。就儒家的立场来说,主张可以通过道德教化的力量,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心理上的改造,从而使人心地善良,没有做恶事的念头。所以,儒家认为他们所提出的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方法。儒家的论证是相当复杂的,加上儒家十分强调他们的立场是本之于古代的圣王,所以在先秦时期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但是儒家这种固本的功夫,就如同用文火熬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效...
韩非的“矛盾”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战国末期韩国人,也是先秦时代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法治理论,集法家法、术、势于一身,强调国君必须行法、执术、恃势。韩非法治理论的核心在于加强君主集权,以适应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历史趋势。其主张基本上被秦始皇所采用,对秦以后的封建专制主义有深刻的影响。 在韩非之前,百家争鸣中相左的思想激烈地争论数百年,关于是非及是非的标准问题,关于如何认识矛盾、解决矛盾以及对于是非的判断有无一个规范认识的思维规律的问题,是诸子们在思以其道易天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韩非在总结前人思维法则思想的基础上,观往者得失之变,...
寓言说理 寓言说理是古人惯常使用的一种论辩是非的表达方式。寓言这个词当是寄寓之言,出自《庄子寓言》;寓言说理则是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潜含着说理论辩的故事。在形式上,寓言说理故事的语言结构一般都很短小,但充满智慧哲理。在表达方式上讲,寓言说理一般都可视为暗喻,按照事理的同一性,借此喻彼,或借小喻大,或借远喻近,将深奥的道理通过简单的故事体现出来。 寓言说理故事的基础是类推论证,是根据寓言所表达的事理,不显山、不露水地来说明、喻证与其具有同一性的某一事理。应该说,寓言说理曾是先秦诸子惯用的一种论辩方法,如孔子的苛政猛于虎;墨子以楚王好细腰说明上...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 古文主要是指秦统一文字为小篆之前的大篆籀文和六国文字。古文与今文的区别主要是文字的异同以及由此引发的理解上的差异,古文更加重视历史事实的陈述和清理,实证色彩较浓;今文则以义理解经。 所谓的经指的是在中国古代通过政治权力而确定的作为统治合法性依据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编书籍的通称。因此说,经典的正确性毋庸置疑,它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同时也成为社会、政治、法律秩序的基础。对于经典的认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说法,如五经、十三经,等等,但核心著作是《诗》《书》《礼》《易》《春秋》。而经学则是不同时代的儒生对经典所做的阐发。 在中国思想史上...
自虎观会议 这是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讨论儒经异同的一次会议。 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崇儒术的思想统汉政策。但由于诸经分派分支太多,儒家哲学内部产生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派。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诏诸儒讲五经同异,萧望之等平奏共议,上亲制临。东汉光武帝宣布图谶于天下,进一步把儒家经义与图谶纬书等迷信东西结合起来,完成了东汉国教的形式。图谶是借助于趣义而附会的一种变相的隐语,预兆吉凶。纬对经而言,是解经家在经的章句以外附会出的一套迷信。谶纬即总集过去所有的具有一定性质的预言,而用以解释一般性质的儒家经典。因此,...
魏晋人物品评和玄谈:贵族们的思想游戏 就文化发展而言,魏晋南北朝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无论是文学、哲学、艺术和宗教,在那个时代均创造出令人眩目的成就。一群独具异秉的天才,以年轻人独有的叛逆和创造力,融合佛、道、儒,在矛盾的社会生活中勇敢地呈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情,创造出飘逸自由的智慧,让我们品尝一种快乐的知识。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人们说乱世出英雄,同样乱世也涌现出思想英雄。而高深玄远的魏晋玄谈,则是从汉末开始的人物品评风气中演化而来的。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因《三国演义》而曾成为人们经久不衰的谈资,而这种品评英雄的行为正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它的形成与汉代的人才选拔制...
魏晋风度:名士和药、酒 名士 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许多人往往浮现出放浪形骸的印象,但除了众所周知的竹林七贤以外,更多的人则是以注重人为修饰为特征,以阴柔美为风尚的。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男人的形象,一般地说以仪容魁伟为重,对于相貌本身倒不是十分注重。但在魏晋时期则是异数,对于相貌和形态的关注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大多数时代被视为病态的癖好,在魏晋时期却是互相夸耀的资本。当时一个名士要是长得像个美貌的女子才会被人称道,所以男人们涂脂抹粉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何晏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还说他喜欢穿妇人的衣衫。《世说新语容止》说: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
玄学到底玄不玄 玄学,一般指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由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玄,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和《庄子》三书为三玄,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籍,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魏晋玄学的核心问题是讨论名教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为了解释名教和自然之间的内在紧张,名士们便利用对于《老子》《庄子》和《周易》的重新解释,并结合佛教中空、无的观念,将问题集中到有无本末之争上。因此贵无、崇有及言不尽意等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构成了当时思想的基本主题。 名教和自然 名教指的是儒家的一整套教化制度,包括政...
“月印万川”和“理一分殊” 月印万川本是佛教中一个命题: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具体地说,唯一的月映现在一切水中,一切水中映现的月都包括在唯一真正的月中。其哲学含义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来源于同一本体,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理一分殊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由程颐提出,朱熹系统论述。朱熹把理一分殊作为其理一元论哲学的重要命题,认为总合天地万物的理,只是一个理分开来的,每个事物都各自有一个理,千差万殊的事物都是那个理一的体现。即自上推下来,只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归体万物之中,又各具一理。天地之间,人物之众,其理本一,而分未尝不殊也。他解释理一分殊说:一...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俩与朱熹会于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第一次面对面的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人内心潜在的良知;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先发明人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陆九渊门...
王阳明格竹与龙场顿悟 王阳明曾与同学钱友同论格天下之物。程朱理学主张: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脱然自有贯通处。换言之,每天专心地参究一种事物,达到心与物的界线消失、天地人一体的境界,进而产生对天理的感悟。于是,王阳明和钱友同决定用这种办法修身。两人都曾到庭院去格竹子,即面对竹子仔细地参究,以体会其中的道理,结果,两人均以失败告终。《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有关于此的记载: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朱熹),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
章太炎为什么跟康有为过不去 20世纪初孔子形象的迅速低落,与日本在脱亚入欧的过程中对于孔子和儒家的否定有关。章太炎曾在《订孔》一文中引述日本人远藤隆吉的话说:孔子出于支那,则支那之祸本也。章太炎也首开了直接攻击孔子的先例。1906年,章太炎在东京留学生的欢迎会上说听到有人说他有神经病,反倒格外高兴。他说他之所以激烈攻击孔子是因为受康有为提倡孔教的刺激。 据冯自由在其《中华民国开国史》中的描述,章太炎在1896年当《时务报》的记者之时,就已经不同意康有为建立孔教会的主张。岁丙申,夏曾佑、汪康年、梁启超发起《时务报》于上海,耳章名,特礼聘为记者,章梁订交即在此时。章尝叩梁以其...
近代儒学的困境 自汉代以来,儒家一直处于一种独尊的地位,虽然儒家自身的包容性和劝诱性的品性,并不导致对别的观念体系如佛教、道教的绝对排斥,但是因为儒家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存在,使得其权威性、经典性地位得到权力的保护。而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存在,使得儒家传播与权力和利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近代以来儒家面临着复杂的局面,科举制度在八股文和大量的捐纳(以钱买功名)冲击之下,日趋衰落,特别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军阀势力的崛起,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绅士阶层不断分化,儒学的传播和社会控制力,已经逐步失去了制度化的保障,进而失去独...
王国维谈哲学的“可爱”、“可信” 王国维(1877-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1927年因多种原因投颐和园昆明湖自杀,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 王国维与同时代大部分学者不同,他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西方哲学思想的介绍,他不仅对以叔本华、康德为代表的一些哲学家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能够运用这些思想来整理、分析中国哲学的问题和概念。这使他在20世纪初的哲学介绍和研究者中显得高人一筹。但是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思维上的困境使他很快放弃了哲学。 自视甚高的王国维,在体会哲学的纯粹性的同时,也承受着哲学研究所带给他的苦恼,这种苦恼一部分来自于不同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