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戏剧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创造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传统戏剧,成为我国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戏剧,主要有白剧、傣剧、彝剧、苗剧、布依戏、壮剧、侗剧、藏剧等。
白剧
白剧是白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西部的大理、云龙、洱源、鹤庆等县的白族聚居区,又名“吹吹腔”。据尚存实物资料推算,白剧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有演出,并在光绪年间达到全盛。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专业剧团,1960年正式定名为“白剧”。白剧在长期的发展中,受到滇剧的影响,曾形成南北两派,南派基本保持原有特色,北派带有滇剧的色彩。吹吹腔源于弋阳腔,20世纪50年代后吸收了白族曲艺“大本曲”的一些曲调,唱腔丰富,曲调约有50种,有严格的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四行,讲究表演程式,脸谱丰富且有特色。白剧唱腔高亢激越,不用伴奏,不分板眼,仅用唢呐吹奏过门,唱词格式采用“三七一五”的白族民歌“山花体”,即四句为一段,前三句为七字,后一句为五字。语言则是白语与汉语夹杂使用。传统剧目有《血汗衫》、《大明血汗衫》、《牟伽陀开辟鹤庆》、《双猴挂印》等,新中国成立后创编的有《苍山红梅》、《望夫云》等。
傣剧
傣剧是傣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傣族聚居区。傣剧是在傣族民间歌舞、民间文学及其他民间表演艺术基础上,吸收、借鉴汉族戏曲艺术发展而成。其唱腔源于傣族民歌,借鉴傣族宗教叙事歌曲的表现手法,形成基本声腔,即戏调,分为羽调式和徵调式。傣剧传统剧目中只写唱词,注重傣族诗歌的传统韵律。伴奏乐器主要有象脚鼓、铓锣、钹,以堂鼓领奏,20世纪50年代后增加了二胡、中胡、三弦、笛子等。傣族剧目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传统剧目有《千瓣莲花》、《红莲宝》、《娥并与桑洛》、《十二马》等,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有《婚期》、《波岩三回头》等。
彝剧
彝剧是彝族戏曲剧种。流行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聚居区。彝族的民间说唱艺术盛行,每逢节日、放牧时,都要边歌边舞,祭祀时要请毕摩唱本民族创世纪的史诗。彝剧正是在这些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彝剧采用民间舞蹈中的舞步和身段,形成具有浓郁舞蹈风格的特色,但未形成完整的表演程式和严格的行当分工。彝剧的唱腔由“梅葛调”、“曼莫若调”、“过山调”等民歌小调、舞曲和“月琴曲”、“芦笙曲”等器乐曲结合形成,又叫做“山歌体”。伴奏乐器有笛子、三弦、芦笙,俗称“三大件”。还有月琴、唢呐、叶子等。彝剧剧目往往取材于民间叙事诗和故事,或者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较有名的剧目有《阿佐分家》、《曼嫫与玛若》、《半夜羊叫》等。
苗剧
苗剧是苗族戏曲剧种,又叫做“苗戏”或“苗歌剧”。流行于湖南、广西、贵州等苗族聚居区。20世纪50年代在苗族民歌、舞蹈等基础上形成。依分布地区可分为湘西苗剧和广西苗剧。来自苗族民歌和民间器乐的苗剧音乐,往往据剧情需要加以选用。以苗族民歌“高腔”、“平腔”和巫师音乐为主要唱腔。苗剧多采用苗族舞蹈、苗族武术、巫师舞蹈的步伐,表演较贴近生活。以苗笛、芦笙、卡协、木叶、牛角琴等为伴奏乐器,有时也加入汉族的弦乐、打击乐和西洋乐器等。较有名的剧目有《友蓉伴依》、《哈迈》、《边寨之夜》、《征服鬼山》等。
布依戏
布依戏是布依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兴义布依族居住区。起源于清乾隆时期,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布依戏以本民族的八音坐弹戏为主,吸收土戏、板凳戏、布依彩调等民间戏曲、曲艺逐渐形成。唱腔有正调类和民歌类,常用曲调是过场调、正调、反调、扮官调等。在表演上各人物的上、坐、立、舞有不同的程式要求,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伴奏乐器主要是尖子胡琴、朴子胡琴,此外还有短箫、笛子、琵琶、月琴,兼用大锣、大钹、鼓等。剧目据取材不同分为正戏和杂戏。正戏据汉族剧目或民间传说改编,如《王玉莲》、《八仙过海》等;杂戏则是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改编,如《一女嫁多夫》、《金猫和宝瓢》。正戏唱曲用布依语,自报家门等则用汉语;杂戏则唱白都用布依语。
壮剧
壮剧是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西部、云南富宁、广南一带。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以其语言、音乐唱腔及流行区域的不同而分为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北路壮剧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板凳戏,表演时生、旦都拿扇子边唱边说,边舞边唱。唱腔为联曲结构,有正调、平调等,乐器以马骨胡为主,辅之以葫芦胡。传统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妮》、《牛郎》等。南路壮剧是在民间的“双簧戏”基础上发展而成,常以“呀哈嗨”为衬腔,故而又名“呀哈戏”。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有平板、叹调、采花调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提线木偶唱腔,从而更加丰富。乐器是清胡为主,土胡辅之。主要剧目有《解臼》、《请客》、《双状元》等。壮剧唱词多用“腰脚韵”、“勒脚韵”等,句式有五字句、七字句、五七言嵌句等。此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柳州、百色等地流行的壮剧又被称做“师公戏”;在云南发展的壮剧则被称为云南壮剧,而且根据流行地区又分为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两支。
侗剧
侗剧是侗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等地的侗族聚居区,是由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和“摆古”发展而来,始于19世纪初。相传黎平的侗族吴文彩创编了第一部侗剧《梅良玉》。侗剧唱腔取材于各种侗歌,也采用了一些汉族曲调,主要有平板、哀腔等。侗剧演出有一定程式,表演具有说唱特点,动作纯朴简单。乐器有二胡、牛巴腿、琵琶、月琴、侗笛、鼓、锣等。侗戏来源分为自编和移植两类,较著名的剧目有《珠郎娘美》、《莽子》、《美道》等。
藏剧
藏剧是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以及四川、青海、甘肃等地的藏族聚居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戏曲中,产生较早、流传甚广的剧种之一。据称,14世纪,藏剧就发源于原始宗教仪式与当地土风舞相结合的哑剧跳神,并于17世纪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趋于成熟。藏剧演出分“顿”、“雄”、“扎西”三部分。表演中形成唱、韵、舞、表、白、技、艺等功。唱腔高亢,每个唱腔点能唱7~9字词句,最多不得超过13字。演唱时用藏语,每个唱腔均有人声帮和。伴奏主要用皮鼓、铜钹等。演唱的同时,伴有许多程式化的舞蹈身段以及穿插于剧中的民间歌舞、武功和杂技。在流传中因流行区域、语音特点以及师承不同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主要分白面具派、蓝面具派,以及独角戏形式。主要剧目有《文成公主》、《诺桑王子》、《朗萨雯波》等。
此外,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戏剧还有流行于云南腾冲地区的佤族的清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穿插民族歌舞的新疆曲子和歌剧,以及在仫佬族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仫佬剧,在内蒙古地区用蒙古语演唱的话剧、歌剧等。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