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我国东北地区(指辽、吉、黑三省,在这儿将内蒙古自治区也归入)各族的先祖,早在远古时就劳作、繁衍于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并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按宋蜀华、陈克进主编的《中国民族概论》说,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分为三大系统,一是肃慎系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以及明清时东北诸族(如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等);二是秽貊系统:秽貊、沃沮、夫余、高句丽;三是东胡系统:乌桓、朝鲜、柔然、室韦、契丹、奚、蒙古。上述三大系统,大体属于渔猎、游牧、农耕文化。
 
从该地区出土的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可以看到,该地区早在民族形成以前,就已有远古人类的活动。战国时期,北方主要有东胡、匈奴、林胡、楼烦、襜褴、肃慎等族。其中以匈奴和东胡为主体,二者是较早出现于今东北地区靠近内蒙古的两大部落集团,作为相邻的两大族系,彼此在经济、文化方面均有影响。秦汉时,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夫余、肃慎、挹娄、高句丽、乌桓、鲜卑、沃沮、秽貊、朝鲜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许多民族迁徙融合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乌桓、氐、羌等族先后内迁,与汉族杂居,并与汉族逐渐融合,故到隋唐时曾活跃于北方的匈奴、羯、鲜卑、乌桓等就基本消失了。
 
隋唐时,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民族集团主要有:分布于西南部的契丹和奚;分布于今黑龙江上游两岸及额尔古纳河、嫩江一带的室韦;处于东北和东部的靺鞨以及分布于今鸭绿江以东以西地区的高句丽。
 
至元代,契丹、女真、蒙古等族居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居于辽河流域的契丹人一部分已融于汉、女真之中了。
 
明朝初期,女真南迁,形成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后随着女真各部的统一,满族逐渐形成。
 
至清代,满族、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及朝鲜等各族,形成了单一民族共同体。
 
在东北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中,匈奴、鲜卑、柔然、夫余、高句丽、靺鞨、契丹、蒙古、女真、满等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辽宋之前,主要是汉族统治中原,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臣服于中原王朝。辽宋之后,源于契丹建立辽和女真建立金,中原文化开始向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政治、经济中心也随之北移。及至蒙古族兴起建元朝,满族兴起建清朝,从而进入了一个少数民族为主统治中原的历史。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