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皮、破布都可以用来造纸?蔡伦造纸的奥秘就在这里!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竹片上,叫作竹简,再用皮带子或绳子把一片片竹简编串起来,就成了册。竹简的缺点很多,不仅太重、太占地方,而且字容易被抹掉,竹片容易生虫。
东汉时,人们已经学会了养蚕取丝:把煮好的蚕茧用棍子敲烂,铺在席子上,就成了丝绵;把丝绵取下后,将留在席子上的一层薄薄的纤维晒干,就成了纸。有人发现丝纸可以书写文字,用起来比竹简方便多了。但这种丝纸产量少,价格昂贵,一般人使用不起。
那时,龙亭侯蔡伦常到乡间作坊察看。他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diàn)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他将这层剩下的丝絮揭下来,发现它薄薄的,又很难扯断,而且可以用来书写。“如果我们用其他有纤维的东西来代替丝,是不是也可以做出纸呢?”蔡伦琢磨起来,他开始了试验。
蔡伦找来树皮、麻叶,放在大锅中,加上水煮,还抱来了破布、破渔网放入锅中,等到锅中的水沸腾,再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倒入大石臼,用木棒“笃笃”地捣了起来。等石臼中的所有东西都被捣烂混合成浆状,便用漂白剂漂白,然后把这层糊糊铺平在席子上,铺得又薄又平又均匀,最后在火上烘干,席子上的浆干了后成为一层薄薄的纸。
试验成功后,他将造纸过程和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一同呈报汉和帝。汉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都传用开来。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宣纸、绵纸还沿用着当初蔡伦造纸的方法,只是现在用的材料已经变成了竹子、木材等。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