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和海上航行

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在大海里航行是非常困难的。在没有什么参照物的情况下,白天人们只能以太阳出没来辨别航行的方向;夜晚只能凭借北极星。如遇阴天下雨,就可能偏离航向。
 
这个问题的顺利解决得益于指南针的发明及实际应用。
 
根据史书记载,最晚在北宋时候,我国已经在海船上应用指南针了。
 
北宋末年的朱彧,曾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写了一部《萍洲可谈》,讲述了当时海船上的人为了辨认地理方向,晚上看星辰,白天看太阳,阴天落雨就看指南针。同时期的许兢,在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他出使高丽回国后,写了一本《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其中也记载了船行过蓬莱山以后,水深碧色,开船的人看着星辰前进。如果遇到天阴,那就只能用指南针来辨认南北了。
 
到了南宋,根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当时航海的人已经用“针盘”航行。说明当时指南针和罗盘已经结合在一起使用了。
 
这时的罗盘,有用木做的,也有用铜做的,盘的周围刻上东南西北等方位。人们只要把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和盘上所刻的正南方位对准,就可以很方便地辨别航行的方向了。
 
指南针在海上航行中的作用,突出地体现在郑和七下西洋的旷世盛举中。在郑和所率领的船队中,不但使用了罗盘针和航海图,还有专门测定方位的技术人员。从而保证了这支当时的“航空母舰”编队,顺利地远航印度支那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许多地方,以及更远的非洲东岸。促进了明朝与南洋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
 
此后,由于有了指南针的应用,人们慢慢地摸出一条条航路来。史书就记载了许多元明时期到海外各国去的航路。由于这些航路是依靠指南针得来的,所以当时被称为“针路”。
 
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也促进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并且指南针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无疑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