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船上用品的称呼

人类建造舟船,其目的不仅能浮于水面,顺流漂泊,而且要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在水中航行。然而无论是逆水行舟,还是停船靠岸,都需要有驾驭船只的推进工具。汉船的推进工具有以下几种。
 
篙:一种撑船工具。用篙支撑河底使船前进。因为篙与筏子同期出现,所以说篙是时代最早、形制最简单的推进工具。为了便于用篙撑船,一般船的船舷或船尾部都修建有撑篙用的走廊,这是我国船舶结构的独有特征。后世,按篙钻形状和用途的不同,篙又有挽篙、独钻、叉篙、钩篙和桡板篙之分。
 
桨:一种用人力推进舟船的木质工具。其出现时期几乎与篙相同或稍晚。人手握桨柄,用桨板向后划水,通过水的反作用力推动船只前进。桨在汉代又叫楫、札、棹。《释名·释船》:“在旁拨水曰棹。棹,濯也,濯于水中也,且言使舟棹进也。又谓之札,形似札也。又谓之楫,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最初多为短桨,随着船体的增大,干舷的增高,又出现了长桨。划船的桨越多,船行速度也就越快。从出土的汉船模型看,当时已有用5桨、10桨划的木船,最多还有用16桨的。
 
橹:古代又称“樐”、“艣”,是一种效率较高,兼能控制航向的人力推进工具。《释名·释船》:“在旁曰橹,橹,膂也,用膂力然后舟行也。”它是在舵桨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特点是“摇”。舵桨的操作方式从“划”变为鱼尾式的摇动,就形成了从桨到橹的质变。只要在橹手处施加不大的力,就能产生较大的推力,所以效率大大高于桨。橹是中国在人力推进工具上独具一格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造船业的贡献之一。
 
帆:又称篷。张挂在桅杆上的驶风装置。利用风对帆面的压力推船前进。帆的出现大约在商代。至汉代,帆已普遍使用。
 
桅:又称桅杆、椳、樯。有帆必有桅。桅是竖立在船上用以挂帆驶风的粗木杆。汉代已有此名称。《释名·释船》:“前立柱曰桅。桅,巍也。巍,高貌也。”
 
舵:在航行中,避浅滩、绕礁石,准确掌握和控制航行方向,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小船上的篙或桨既是行船的动力,又可兼作定向工具。至汉代,船体逐渐增大,推进工具与定向工具的分工也日益明确,出现了一种专司方向的舵桨。1951年在湖南长沙西汉墓中出土的木船模和1974年在湖北江陵西汉墓中出土的木船模,其尾部的舷边上均置有一长木桨,显然它已不是作为划水之用,而是用于控制方向。在舵桨的基础上,继而又产生了通过自身转动控制航向的工具——舵。广州东汉墓出土的陶制船模,其船尾就有一支舵,这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古舵形象。舵不但见诸出土文物,文献中也有记载。《释名·释船》:“其尾曰柁(即舵)。柁,拖也,在后见拖曳也,且弼正船使顺流不使他戾也。”
 
矴和锚:为了使船能停泊于水中,人们又发明了靠泊工具——矴和锚。一般来讲,先有矴、后有锚。矴,又写作碇,“系石为碇”(《三国志·吴书·董袭传》),就是说用绳索缚石,沉于水底或掷于岸边,利用其重量以定船身。所以,停船也叫做“下碇”,开船可称“启碇”。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模,其首部系有一物,正视呈“十”字形,已有后世多齿锚的特点。所以专家称之为“石锚”。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锚。
 
宋元时河船与海船上的附属设备,较前代又有改进,更为完善。
 
竹橐:竹橐的作用是消浪和减缓船只左右摇摆,以增强航行的稳定性。同时它也是吃水限度的标志。“水不得过橐,以衡轻重之度。”(《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平衡舵:宋元时期的大船上都有大小两个主舵,舵可升降,根据水的深浅交替使用。这种平衡舵的舵面呈扁阔状,以增大舵面面积,提高舵控制航向的能力。且又因一部分舵面积分布在舵柱的前方,可以缩短舵压力中心对舵轴的距离,减少转舵力矩,操纵更加灵便。
 
测深砣:用来测量水深,防止船只搁浅或确定船舶能否停泊。
 
导航设备:宋元时期的大船上已经开始使用指南针或磁罗经(针盘)等仪器导航了。“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宋朱彧《萍洲可谈》)“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宋吴自牧《梦粱录》)自从有了指南针或磁罗经这些全天候的导航工具后,无论昼夜阴晴,海船就都可以沿着正确的航向行驶。李约瑟曾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是“航海技艺方面的巨大改革”,它把“原始航海时代推到终点,预示计量航海时代的来临”。
 
此外,宋元时期还出现了导航标志,以指示船舶安全进港。如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的泉州关锁塔,就是当时进港的导航标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