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建筑

土家楼
 
土家族生息在湘、鄂、川、黔四省交会的武陵山区,分布地域达30县,总面积超过海南省。
 
土家民居是西南与中原建筑相当成熟的结合。武陵山区从云贵高原以半岛形伸向中原腹地,是西南文化与中原文化必然相遇的结合点。在民居建筑上表现出这种结合的完善性,有堪称详备的法式和易于识别的面貌。土家民居建筑表现为婀娜多姿的形体美。由于井院围合,高低错落,土家民居表现出一种空间美。建在山坡上的村落,房屋不仅前后纵深配置,而且处于不同标高,因此,经常出现层次之美、轮廓之美。村落大都以祠堂庙宇为中心,有其形成的秩序,表现为群体的和谐。市镇邻里,大都以水井为中心,形成既美丽又富于人情味的场所。
 
土家民居建筑的特征是井院式木栏吊脚楼。吊脚楼作为古老的建筑形式,旧称“干栏”、“阁栏”、“麻栏”等,自古流行于百越族群地域。吊脚楼的形象,在甲骨文中就曾出现。吊脚楼与筵席(日本称“叠敷”)制度配套,在百越民族入主中原之后,是中原的正规居住形态。随着百越民族的播迁,干栏和席居也流传到东南亚、日本、朝鲜。由于氏羌族群相继南侵,到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之际,干栏和席居逐渐退出中原。隋唐以后开发东南,干栏和席居也就退回到最早的发轫地——中国大西南。
 
吊脚楼以吊脚的高低来适应地形变化,不须破坏地貌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方开掘。同时,隔绝潮湿,促进通风,又保证居室的私密性。
 
吊脚楼充分利用了在古代取之不尽的木料,将其加工成材,迅速拼装。西南各族建吊脚楼,常由邻里帮忙,日出开工,日暮完成;土家吊脚楼工艺比较复杂,但通常工期也不超过十天半月。
 
土家族居于古西南少数民族与中原接触的前沿,因此土家吊脚楼饱含着文化交融的信息,是巴楚两大文化直接交融的结晶。楚建筑曾深刻影响汉以后中国宫室传统和生活方式,土家吊脚楼是楚建筑的活化石,具有文化研究的价值。
 
湘西吊脚楼
 
湘西一带山多水多,世代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一切活动也就与这山山水水分不开。吊脚楼,就是几乎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二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建造并不容易。
 
吊脚楼之“脚”,其实是几根支撑楼房的粗大木桩。建在水边的吊脚楼,伸出两只长长的前“脚”,深深地插在江水里,与搭在河岸上的另一边墙基共同支撑起一栋栋楼房;建在山腰上的吊脚楼,其前两只“脚”则稳稳地顶在低处,与另一边的墙基共同把楼房支撑平衡。也有一些建在平地上的吊脚楼,是由几根长短一样的木桩把楼房从地面上支撑起来的。据湖南地方志记载,吊脚楼的这种构造最早是为了防避毒蛇猛兽的侵扰。
 
湘西有名的吊脚楼群有沱江吊脚楼群。它分布在凤凰古城东南的回龙阁一带,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
 
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的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是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审美和文物研究价值。
 
侗族村寨
 
古代侗族地区以“峒”为单位,所以称其地百姓为“峒民”。他们自己则称“甘”。侗族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连地带,其中大半在贵州。由于住地环境及语言习惯的差异,贵州侗族分为“北侗”和“南侗”两部分,两地民居各有特色。
 
北侗地区的民居与当地汉族的民居极为相似,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有些侗族民居在正房前二楼下,横腰加建一披檐,此作增加檐下使用空间,形成宽敞前廊,便于小憩纳凉。
 
南侗地区的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其地僻处苗岭南麓,溪流遍地,沟壑纵横,流水淙淙。当地侗胞,依山傍水,修建房屋。由于深受山区地形和潮湿气候的影响,几乎都建干栏式吊脚楼。楼下做猪牛圈,楼上做起居室。南侗地区盛产杉木,民居建筑体积较大,房屋高度很不一般。在竹木掩映的侗寨中,面阔五间、高三四层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如果有高大宽敞的楼房,房东特别贤惠,又有能歌善舞、聪明过人的“姑娘头”,便自然而然地成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行歌坐月”的理想场所,侗胞称其为“月堂”。夜幕降临,侗族男青年手接“果吉”(一种乐器,形似牛腿,叫“牛腿琴”),来到“月堂”,与在堂内纺纱、绣花的侗族姑娘对唱情歌。姑娘边纺(绣)边唱,青年自拉自唱,气氛欢快。
 
侗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的村寨有数百户,小的二三十户。侗族村寨多干栏式的木楼,有二三层的小木楼,也有四五层的木楼。
 
三江、龙胜等地的侗族村寨,几乎寨寨都建有雄伟壮丽的鼓楼,这是侗族人民娱乐和集会议事的场所。鼓楼是杉木结构的塔形建筑物,底为四方形,上面为多角形,楼层均为单数,最高的是从江县的高千寨鼓楼,有15层,整个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部用桦槽衔接。
 
侗寨还有风雨桥、风雨亭等著名建筑。建于河溪之上的花桥也是侗寨的特有建筑物,与鼓楼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石砌墩以外,都是用杉或其他木材做建筑材料。桥面的楼、廊、柱、枋,都不用钉铆衔接。花桥既是便利行旅的桥梁,又是供人避风躲雨的地方,所以又称“风雨桥”。
 
侗寨建房有一规矩,即围绕鼓楼修建,犹如蜘蛛网,形成放射状。鼓楼是团结的象征,侗寨的标志,在侗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其附近还配套侗戏楼、风雨楼、鼓楼坪,构成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俨然侗寨的心脏。每逢大事,寨中人皆聚此商议,或是逢年过节,村民身着盛装,在此吹笙踩堂,对歌唱戏,通宵达旦,热闹非凡。许多侗寨,为适应村民拦路迎宾送客、对歌交朋结友的特殊需要,在村头寨尾修建木质寨门。寨门造型多种多样,或似牌楼、凉亭,或似长廊、花桥,将风光如画的侗族村寨装点得更加美丽。这种别具一格的公共建筑物,虽然不是民居,却是以民居为主要载体的侗寨所不可缺少的。
 
傣族竹楼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其中,环境十分优美。
 
傣族人民居住竹楼的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了。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南亚热带雨林的气候。竹楼是用木料(或竹子)穿在一起连接而成,为四方形,夏季四面通风,冬季阳光充足。竹楼具有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等特点。楼下做牲畜厩、仓房、粮食加工、堆放杂物、存放农具和交通工具之用,楼上住人。傣族有上楼脱鞋、勤于洗脚的习惯。上楼后右边是卧室,中间是客厅,厅外有凉台。竹楼上的卧室外人(客人)不得窥视和入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灵魂和家神住在卧室,外人来了会打扰家神,摄走灵魂。客人来傣家寨,若要留宿,只能睡在客厅,睡时还须脚朝大门,意为他总是要离开这个家的,也蕴涵主人对客人的尊敬之意。傣家的饭桌一半在草席上,一半在地上。草席是供长辈和有身份的人坐的,如有和尚来,也要让座于草席上,其他人则围坐而食。
 
建造新房是傣家人生活中的大事。建房开始之前,首先要选好地址,下基石。接着要准备好8根主柱。由于整个竹楼都是在这8根主柱上建成,选择柱子的材料就成为一件非常要紧的事。当选好的木材从树林里抬进村里时,村民都要吹号迎接,泼水祝福。8根柱子中还要分出4根“公柱子”和4根“母柱子”,分别以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覆盖在柱子上以示区别。建盖房子时,全村人都会来帮忙。届时,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来帮忙的村民和来祝贺的亲戚朋友,整个气氛就像过节一样。
 
西藏的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是七世达赖以后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七世达赖当政时,藏语意为“宝贝公园”,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以格桑颇章宫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的。
 
罗布林卡所处的位置曾是拉萨河故道经过的地方。当时这一带河道曲回,水流平缓,夏日汀草岸柳倒映其中,风景十分秀丽。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在哲蚌寺学经期间,时常到此搭帐消夏。于是清朝驻藏大臣命令在泉水附近搭设一些帐篷,供达赖休息和诵经之用,这就是罗布林卡最早的缘起。
 
1755年,七世达赖在这里建了格桑颇章宫;后经清世宗雍正批准,七世达赖每年夏季在格桑颇章处理政务。从此,罗布林卡逐渐由疗养地演变为处理政教事务的夏宫。以后的历辈达赖均在每年的藏历三月十八日从布达拉宫移居罗布林卡,至藏历九、十月之交返回布达拉宫。亲政之前的达赖则常年在此习经学法。
 
罗布林卡的建造过程,以七世达赖兴建乌尧颇章为始,十四世达赖修建达旦米文颇章为止,历时200余年。八世达赖时,在园林里建了措吉颇章宫(湖心宫),还有讲经、念经的法苑;十三世达赖时,在园林西侧建坚色颇章宫、格桑德吉宫、其美曲吉宫;十四世达赖时,在园林中部建达旦明久林(永恒不变宫)。罗布林卡经过历代达赖喇嘛的悉心经营,建筑各种宫殿、别墅、凉亭、水榭,栽种大量花草树木,已经形成大型园林,古木参天,芳草遍地,鲜花盛开,果实累累,宫殿精美,泉水清新。
 
如今的罗布林卡已经变成了一座向广大游人开放的公园和博物馆,供人们参观游览,并举行各种节日游园和度假活动。整个公园东部的建筑群被称为罗布林卡,偏西的建筑群叫做金色林卡。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园林,由于罗布林卡的人工绿地面积达到了34万平方米,所以又被称作高原天然氧吧。这里的藏式建筑风格、2万余件馆藏文物和稀有的高原植物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使这处园林建筑成为一处了解西藏文化和历史的多门类博物馆。更为可贵的是,罗布林卡从1751年至1956年间先后建成的5个主要建筑群保存得十分完整,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蒙古包
 
蒙古包在《史记》、《汉书》等汉语典籍中,被称为“毡帐”或“穹庐”。在蒙文史籍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儿”,意为无窗的房子。现代蒙古语则称其为“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房子。“包”字,出自满语。满语称蒙古人住的这种房子为“蒙古博”,“博”是“家”的意思,“博”与“包”音近,因此,蒙古包作为一种译音流传下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蒙古包的形制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
 
木栅蒙语称“哈纳”,是用长约2米的细木杆相互交叉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以伸缩,几张网片和包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大约60根被称为“乌尼”的撑杆和顶圈插结则构成了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牧民们用皮绳、鬃绳把各部分牢牢地扎在一起,然后内外铺挂上用羊毛编织成的毡子加以封闭,一个精巧美观的蒙古包就建造完成了,体现了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的工艺相结合的极富表现力的创造。
 
古代蒙古族牧民必须随着水源、牧草不断迁移,蒙古包的结构特点充分适应了这种游牧生活,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精巧方便,建造、拆卸、运输都很容易,并且美观实用。风雪来临,包顶不积雪,大雨冲刷也不存水,圆形的结构还可以抵御风暴袭击。毡的厚度可随季节增减。底部的围毡,天热时可以卷起通风。白色的表面,还装饰着由红、蓝、黄等颜色布料做成的如意花纹。充分体现了功能要求和审美要求的统一。
 
一个中等规模的蒙古包需用方块木栅组成,从外形上看其体量并不大,但包内的使用面积却不小。生活在蒙古包里的牧民,习惯将蒙古包内部平面划分为九个方位。正对顶圈的中位为火位,置有供煮食、取暖的火炉;火位前面的正前方为包门,包门左侧,是置放马鞍、奶桶的地方,右侧则放置案桌、橱柜等。火位周围的五个方位,沿着木栅整齐地摆放着绘有民族特色花纹的木柜木箱。箱柜前面铺着厚厚的毡毯,这是家庭成员室内活动的中心,也是夜晚就寝的地方。蒙古族习惯以右为贵,以上为尊,因此,蒙古包内正对火位的一方为尊位,也是招待宾朋的地方。
 
公元13世纪中叶以后,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蒙古包内大多设有供家庭成员膜拜的佛龛,供有佛像,佛像前面,摆放供具供品以及黄油铜灯等,称为“圣坛”,其附近绝对不能悬挂或摆放被认为是污浊的东西,只能悬挂男人们使用的象征勇武的弓箭一类物品。蒙族牧民心胸坦荡,蒙古族牧民在蒙古包内的这些居住习俗,是蒙古族牧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
 
哈尼族的蘑菇房
 
哈尼族居住在向阳的山腰,依傍山势建立村寨。村寨一般为三四十户,多至数百户。村寨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周围绿竹青翠,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底。离村寨不远有清澈甘凉的泉水井。一栋栋哈尼族住房结合地形沿坡布局,高低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朴实多变的景象。
 
传说远古时,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山高路陡,出门劳作很不方便。后来他们迁徙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建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房屋建筑以土、石为主要墙体材料。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因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平顶房较为普遍,既可防火,又便于用屋顶晒粮,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别具一格的蘑菇房,即使在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蘑菇房以哈尼族最大的村寨红河州元阳县麻栗寨最为典型。
 
有史以来,哈尼人迁徙到哪里,蘑菇房就盖到哪里,遍布哈尼山乡,经长期的发展与改进,现在的蘑菇房既有传统特色又日臻完善,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景。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