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

“瓦当”是我国古建筑宫殿、寺庙瓦垄前端独有的装饰品,是屋檐头那块筒瓦的底,圆形的是覆瓦,半圆形的是仰瓦。早期的瓦当,有花纹,无字;秦汉瓦当,有的有字,有的仅有花纹。一般有字的瓦当比较珍贵。有字的瓦当通常是4个字的吉祥语,也有8字、12字的,较少见。4个字的瓦当,每一个字所占位置恰是圆形的1/4,所以一边圆,两边方。每一字要适应这样的空间,于是用一种缭绕曲折的篆字来书写。这种篆称为“缪篆”。
 
提到瓦当,人们就会想到“秦砖汉瓦”,其实汉代以前就有瓦当了。近代考古学发现并且证明,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最早的瓦当发现在陕西扶风、岐山县内的周原遗址。这里东距西安100公里,是周的国都。不过,人们常说的瓦当,一般还是指秦汉时期的瓦当,它们最具有代表意义。
 
秦汉瓦当造型、花纹、文字古朴典雅富于变化,既是建材又是艺术品。秦代以“纹饰”瓦当较多,汉代“文字”瓦当盛行。古钱文字和瓦当文字在某种情况下艺术处理相融互通,约在12厘米左右的瓦头上,安排文字衬以花边,布局完美的瓦当和方孔圆钱气息相通,造型近似,瓦当艺术可能影响方孔圆钱的设计制造以及治印风范。
 
汉代瓦当纹饰是中国瓦当艺术的巅峰,当面上的动物和文字有精妙独到之处:双鹤翔云、猛虎吞燕、玉兔蟾蜍、鸿雁高飞等,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和“长乐未央”、“千秋万岁”、“延年益寿”、“长宜子孙”等篆书文字瓦当,更为收藏家们世代所重。隋唐时期的瓦当由于受佛教东传的影响,以“莲花纹”为主,兼有佛像、龙形、兽面、忍冬纹等少量应用,文字瓦当则较少。这是当时思想意识与艺术表现在佛教文化左右下形成的整齐划一格局化的结果。
 
至宋、元、明、清时期,瓦当纹饰也有一定的发展和变化,但相比较汉代瓦当,已经是“不足为道”了。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