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正”字来计票数,为什么不用其他字呢?

用“正”字来计票数的办法是由旧时戏院中的司事们(记账先生)记“水牌账”演变来的。
 
清末民初,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戏院(俗称茶园)很有意思,它们竟然没有门票!当然,戏院不是慈善机构,不会免费给你听戏喝茶,那么,它们是怎么收钱的呢?原来,那时候的舞台大多是正方形的,座位分为楼下正厅、楼上“花楼”、左右包厢等,达官贵人们自然预先包下位置好、显身份的座位,进戏院自有人专门招待。那么下等坐席就不一样了,位置偏远,而且都是条凳长桌,来的人也不能随便乱坐,由案目(戏院的服务员)在大门口招呼,凑够五位才能入座。案目每领满五位,司事先生就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一个“正”字,并标明此案目的姓名。之后,案目再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就会准确无误。
 
随着戏院门票的兴起,这种记“水牌账”的方法后来被废弃了,但在民间,它作为一种简明、易懂的计数方法一直流行,因为容易监督,在普通选举计票中使用也很方便。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