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唱歌”的“哥”为什么变成了对兄长的称呼?
“哥”的本义是“唱歌”,它是如何演变出其他含义的呢?
据考证,唐朝时,“哥”演变出“父亲”的意思。《旧唐书》里记载,玄宗就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四哥”,而玄宗的儿子李琰也称玄宗为“三哥”。但有意思的是,玄宗又称呼李宪(睿宗长子)为“大哥”,这里的“哥”又是兄长的意思了。除了王室,普通百姓在这方面的称呼也有记录,白居易在《祭浮梁大兄文》中也以“哥”称兄。由此可见,当时“哥”是兼指“父”和“兄”的,这种用法如今还在山西的平遥、文水等地方言中保留着(读音略有区别)。
“哥”的使用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跟民族融合有关系。经过南北朝和唐代的两次民族大融合,许多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北方民族的一些习俗称谓也潜入汉语。从鲜卑语来看,父与兄都可以用“阿干”这个词来称呼。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在北魏时这种称呼习惯慢慢渗入汉族,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变为汉语中的词。“哥”在后世已经汉化,成为完全汉语化的形式。
随着语言的逐渐演化,现在“哥”是普遍对兄长的称呼了,几乎遍及所有方言,“兄”也变得没那么常用了。当然,“兄”和“哥”也各有分配,“兄”比较书面化,“哥”“哥哥”及“阿哥”则比较口语化。现在,“兄”有时还是一种对男性朋友的尊称,如“仁兄”“兄长”等,对一些辈分相同或年轻的陌生男子说话,也会说“大兄弟”等,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为表示亲切,也说“兄弟”“小兄弟”等。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