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的本义是“竹子的薄膜”,为什么后来变成了表示“不聪明”?
在《说文解字》中,“笨”的解释是:“笨,竹里也。从竹,本声。”原来,“笨”是指竹子里面那一层白色的薄膜,像纸一样又薄又白,又叫竹白。
在古代,“竹白”还是一种造纸的原材料,竹白造的纸张不同于早期造纸那么粗陋,它比较精致,因此后来的史书要写在这样的纸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把史书称为“竹白”,即“笨”。
“笨”字从名词转变为形容词,从一种造纸原料转变为后来的“愚蠢”“不聪明”,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据《晋书》记载,有四位大臣通过评比,选出了当时的“四伯”:谷伯、笨伯、猾伯、琐伯。其中的“笨伯”不是指“竹子伯伯”,而是指“大肥”之人,这些人身体肥大,行动不灵巧,看起来很笨重。所以,这里的“笨”是笨重的意思,与本义相去甚远,连词性也变为形容词了。当然,这时的“笨”仅指笨重,跟智商低下还没有联系起来。
到了东晋时期,“笨”字才有了智商低下的意思。据说,这个字的意义转变是道教领袖葛洪提出来的。有一次,葛洪的门人向他请教:“天下的恶人可分为几种呢?”葛洪列举出十种恶人,包括“悖人”“逆人”“虐人”“笨人”等。葛洪所说的“笨”人,是指那种见识浅陋,谬误百出,又不懂得善恶得失的人。这种人当然是愚蠢的人。直到这时,“笨”才和智商挂起钩来。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