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鞋子
中国古代的鞋子有很多种,根据制鞋的材料,可以把鞋分为履、屦、屩、屐、鞮。先秦时期称单底的鞋叫屦,履则是动词,表示脚踏或穿鞋的意思。汉代以前用麻、葛、芦做成的鞋也叫做屦,汉代以后,“屦”废弃不用,而用“履”作为鞋类的总称。履,主要指的是麻、丝做成的鞋,是编织而成的。“屩”专指草鞋;“屐”指木头做的鞋子,后代称之为木屐。木屐现在还保留在日本和我国西南地区的部分山区。古代,木屐主要是用铁器削挖而成的。“鞮”指的是革做成的鞋子,高筒的称靴,矮筒的称鞋。
在整个古代时期,我国的鞋有两大特点:一是鞋不分左右脚,一直到民国时期,才吸收了西方的鞋形,分了左右脚;二是古代的鞋绝大部分的鞋头都高高隆起,但是隆起的部位和高低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履
“履”在古汉语中最初是动词,表示脚踏或穿鞋的意思,例如《诗·小雅》中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汉代以后履成为鞋类的总称。《说文解字》有:“履,足所依也。”清代段玉裁注:“古曰屦,今曰履,古曰履,今曰鞋。”
把“履”单独提出,作为古代鞋的种类的一种,主要指的是用麻、丝编织做成的鞋。我国古代有着名目繁多的履类,有的以其形式定名,有的以其色饰定名。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里有:“东晋以草木织成,有凤头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分梢履、立凤履、五色云霞履。”
履的名目繁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珠履:因履上绣有珠饰而名,南北朝时期为贵族所穿。西晋文学家左思《吴都赋》中有“出蹑珠履,动以千百”之句。
勾履:鞋头呈尖头状,并向上翘,侧看如钩,所以称勾履。最早在汉代出现,唐代盛行。
黄金履: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用金线编织而成。
丝履:用丝线编织而成。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用丝线编织成的丝履。
屐
“屐”指木头做的鞋子,后世称之为木屐。木屐主要是用铁器削挖而成,鞋底装有木齿,前后各一,与地面呈垂直状。木齿的高度一般是6~8厘米,形状有扁平、四方等。木屐相传出现在先秦时期,最初是在雨天穿,防止潮湿并可在泥地行走。东汉以后穿的人渐渐多起来,不一定是雨天穿着,日常居家都穿,演变成一种便履。《晋书·五行志》中说:“初作屐者,妇人头圆,男子头方……至太康初,妇人屐乃头方,与男无别。”
屐的名目也不少,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孔子屐:历史上相传有一个小偷偷了孔子的木屐,发现木屐长达一尺四寸,与一般的屐不同。
谢公屐:这种木屐与别的木屐不同处就在于木屐底部的木齿是活动的。谢公屐因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而得名。谢灵运登山旅游时经常穿这种木屐,上山的时候把前齿去掉,下山的时候把后齿去掉,这样上下山时十分便利,时称“谢公屐”。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就有:“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漆画屐:宋代妇女结婚的时候作为嫁妆的一种木屐,屐上面画满了各种彩色的图画,并且用五彩带作为木屐的带子,表达对出嫁女子的祝福。这种木屐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
靴
古代把皮革做成的鞋统称为鞮,把其中高筒的称为靴。靴,原来是我国西北和北方的少数民族穿的,便于游牧乘骑。春秋时期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靴被引入中原。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使靴获得了进一步的普及,当时男男女女都可以穿靴,只不过不能在正式场合穿着罢了。隋唐时期,靴被定为臣子和天子服饰的配套足服。这个规定后来被历代沿用,直到清代。
各个时代有自己不同的靴的种类和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皂靴:皂靴是古代用皂色即黑色皮革制成的靴。明代的时候把皂靴定为与文武百官的官服配穿的足服。
快靴:快靴是清代的一种短帮薄底靴,又称做“爬山虎”。这种靴轻便快捷,便于步行,受到练武人士的喜爱。
发靴:发靴是清代用头发编织而成的靴子。
银靴:银靴是用银制作而成的靴子,只有少数王公贵族才能拥有。内蒙古奈曼旗青龙辽代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曾经出土过两双银靴。靴高14厘米,底长32厘米,用薄银片制作而成。靴筒刻有四只凤凰,靴面刻有两只凤凰,每一只凤凰边有四朵祥云。
锦靴:这种靴的靴帮用红锦或锦缎制作,有的还在上面另外加上刺绣,靴头像凤嘴向上翘起。唐代的宫女和乘骑出门的妇女都穿这种靴子。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