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杀少正卯

孔子在做了大司寇之后,受鲁国权臣季孙斯的委托,摄行相事。上朝听政的第七天,就以乱政的名义诛杀了鲁国大夫少正卯。弟子们都不明白孔子为什么杀少正卯,子贡忍不住去质问老师道:“少正卯是鲁国的名人啊,先生刚开始当政,就先把他杀了,应该没有弄错吧。”
 
孔子并没有因为子贡兴师问罪而生气,只是指了指位子,说:“你先坐下,我会详细告诉你缘由。人有五种恶劣的品行,它们分别为:一是通今达古却用心险恶;二是行为邪僻却又顽固不化;三是花言巧语且虚伪矫饰;四是见识广博却专记丑恶之事,大肆宣扬,蛊惑人心;五是顺从错误言行,并加以修饰维护。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却兼具这五种罪恶于一身,他居住下来就足以聚集大批门徒,他的言谈足以袒护邪恶而迷惑众人,他强横的性格足以颠倒是非而开宗立派,他是小人中的奸雄,不可不杀。昔年商汤诛尹谐,周文王诛潘止,周公旦诛管叔,姜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这七个人,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却有同样的邪恶心肠,不能不杀。”在给出了历史上的先例之后,孔子还进一步引经据典:“诗经》上说:‘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忧愁之心多凄楚,被众小人所怨怒)。如果小人成群结党,那就值得忧虑了。”
 
少正卯的学说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史书的零星记载可以了解到:少正卯是当时鲁国的“闻人”,即知名人士,他和孔子一样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但二人思想不和。少正卯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能言善辩,知识广博,曾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多次把孔子门下的弟子吸引过去听课,只有颜回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