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出仕

阳虎事变后,鲁国政府聘请孔子出仕。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经五十一岁了。
 
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擢升为小司空。小司空是主管国家最高建筑工程的长官司空的副职。不久又升为大司寇。大司寇是鲁国最高的司法长官,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位同卿大夫。孔子在任职期间,对罪大恶极的人绳之以法,更以仁德、礼教教化人民,使人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他说:“以政令引导人民,以刑罚整顿人民,民暂免于罪过,却无廉耻之心。以仁德来加以引导,以礼来加以整顿,民不仅有廉耻之心,而且心也会归服。”
 
孔子从治国的根本——人心的角度出发,指出了用刑罚治国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刑罚只能使人民因害怕处罚而尽量避免犯罪,但这样治标不治本,不能像道德教化那样高明,使人民从根本上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从而自觉地避免犯罪。这反映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作为政策时不同于法治的特点,同时也反应了孔子以德治国的观点。在他的治理下,诉讼渐少,鲁国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司马迁描述孔子治鲁情况时说:“孔子)参与治理国政三个月,卖羊羔猪豚的不随意抬价;男女行路分道而走;遗留在路上的东西没人捡拾;从四方来到城邑的客人不必向官吏请求,全都给予接待,如同回到了家里。”
 
孔子在鲁国任司寇期间,因为鲁国的实际执政者是世袭的三卿之一的季桓子,孔子要办成事情都得得到他的首肯。
 
一次,孔子为了“有司之治”去见季桓子,季桓子当时不高兴,事情没成。过了几天,孔子又去见季桓子以便促成其事,但季桓子还是傲慢地对待他。孔子的弟子对此很不满,宰予说:“以前我听夫子您说过,王公不来聘请我,则不动。现在您担任司寇没几天,就多次向王公屈节,不可以停止这样做吗?”
 
孔子解释说:“鲁国以众相凌、以兵相暴的不安定局面由来已久,倘若有责任的当局不去治理,必将大乱。这种局面需要我来处理,这岂非比任何事都更郑重和紧迫吗?”意思是说鲁国危乱的时局正等待自己去治理,这便是最大的聘请了,自己之所以一再屈节求见季桓子,正是出于国家大局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