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原文】
 
用①人物,须②明③求④。倘⑤不问,即⑥为偷⑦。
 
【注释】
 
①用:本义指的是采用、运用,这里指的是借用。
②须:必须、应该。
③明:这里指的是公开的。
④求:古文中原指皮裘,后引申为乞求,此处指请求、恳求。
⑤倘:多用来表示假设,这里指的是假如、如果。
⑥即:就是。
⑦偷:这里指的是偷盗。
 
【白话翻译】
 
借用他人的物品,应该公开地相借求取。如果不询问物品主人的意见,没有征得其同意,那就是偷盗的行为。
 
【解释】
 
弟子规》提出,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就擅动他人财物的行为都是偷窃行为。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不要在不经意间侵犯了他人的权益,成为强势偷盗的“贼”。小到借用他人东西,大到做出某种行为,我们都应该在被允许的情况下进行。
 
【解读】
 
不问自取,是为贼
 
不经过允许而擅自使用他人的物品是偷盗的行为。偷盗的行为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下都是为人所不齿的,所以明智的人不会偷盗,偷盗的人自有恶果。
 
元代著名学者许衡曾经在大热天和许多人一起逃难,正当口渴得难受时,路旁刚好有一棵梨树,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纷纷跑过去摘梨吃,唯独许衡端坐在树下无动于衷。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不是自己的梨树却跑过去摘梨吃,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那人说:“现在世道这么乱,梨树早就没有主人了。”许衡回答说:“即使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们自己的心里就没有一点主见吗?”
 
这个故事被称为许衡“义不摘梨”,它和“孔融让梨”一样,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许衡义不摘梨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为人准则的坚守。就像王密给杨震送黄金时,杨震所说的那句话一样: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所以,自己所做的任何选择其实都逃不过自己内心的拷问。只有坚守自己为人的底线,才能做到心中安然、无愧于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坚守为人底线,尤其是在面对巨大诱惑的时候,权势钱帛最动人心。史书上有名的“田氏代齐”,实际上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偷盗活动。
 
当年的齐国,邻近的村邑遥遥相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渔网所撒布的水面,犁锄所耕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整个国境之内,所有用来设立宗庙、社稷的地方,所有用来建置邑、屋、州、闾、乡、里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一切都秩序井然。但是,田成子一下子杀了齐国的国君,自己掌控了齐国主权,也就相当于窃据了整个齐国。他所盗窃夺取的难道仅仅只是一块疆土吗?并非如此,他连同那里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也一块儿劫夺去了。
 
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名声,却仍处于尧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不敢讨伐他,世世代代窃据齐国。好在这样窃国的大盗最终也还是要面对历史的审判,他在青史上的盗名是永远不会洗脱的。
 
在古人眼中,一切不义的行为都将得到报应,这也正是他们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原因。所以,他们坚信行善才能让自己未来生活得更美好,作恶者必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所以,我们在面对是非取舍的问题时,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能泯灭道义人性,去贪图眼前的小恩小惠,而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些,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将一切东西都放在选择的天平上,一时的蝇头小利和一世的做人原则,相信每个人都能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