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境界的管理目的:让被管理者自然而然地获

犹呵,其贵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出自道德经第17章)
 
接着,老子说“犹呵,其贵言也”。犹字是指一种猴类,这种动物非常谨慎,刚下树下到一半,听到人声就又回去了,老子借指最高境界的管理者做事非常谨慎。“其贵言也”,他特别珍惜自己的言辞,从不滥用,但是只要发表言论就都是很重要的。“犹呵,其贵言也”,这种做事小心谨慎,不轻易发表言论的领导是境界很高的。
 
但有的领导就不这样,他会不断地干预下属的工作,并且认为自己最聪明、最厉害。比如安排下属写一个报告,过十分钟来看一眼,一看这话不对,不得当,他就告诉下属应该怎么写,过十分钟,又来了,一看这句话写得也不对,又告诉下属这句话要怎么改,过十分钟又来了……这报告您还不如自己写呢,您打心底不相信下属的能力,不断地去指点,让人家来回调整。
 
有的朋友跟我讲,我们领导太忙了,每天要看很多文件,我的文件他看一眼就说不对,方向错了,但是我就是不改,他说了我也不改。第二天交上去的时候,领导压根没看出来我没改(因为领导每次看的都是新的),结果到最后反而会说:“对,你这个写得很好,你看按我的方法改,还是改对了吧。”但实际上人家压根儿就没改。这说明员工是有可能写好的,按您说的那么来回改,可能都改偏了,最后还是员工自己写的是正好的。
 
这样自以为是的领导最后会造成两个问题:第一,员工得不到锻炼;第二,自己疲于应付细碎之事,没法构想大事。您说诸葛亮是怎么死的?军中大小事务,事无巨细,一概亲自处理,不断干预,最终把自己累死了,多可惜啊!所以最高明的管理者应该做到“犹呵,其贵言也”。
 
接着,老子说:“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就是这事儿成功了,工作做完了,老百姓说这是我自然而然去做的,跟您没多大关系——那领导的功劳在哪呢?其实人家境界高的领导隐身于幕后,压根儿就没想要功劳。每个被管理的人,都是自然而然去做事,做完了都成功了,您说这领导能不成功吗?所以领导看透这些了,人家就隐身于幕后,不去干预。老子认为这是最高的管理境界。
 
有一个关于扁鹊的中医故事。扁鹊家有兄弟三人,扁鹊是最小的。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这哥三个都是学医的,谁的本领最大呢?扁鹊就回答,我大哥本领最大,二哥其次,我的本领最小。魏文王就奇怪了,说不对啊,你大哥本领最大,那为什么我们都没听说过呢?没什么名气啊?而你说你本领最小,可是你名满天下,谁都知道你啊,这是为什么呢?
 
扁鹊说,我大哥的本领是疾病还没形成的时候,通过人的神色就识别出来了,当病气还没有凝聚的时候,就开始调理,于是这病还没形成,病气就散了,大家也就没有任何感觉,都觉得自己没病。所以我大哥治病,治了跟没治差不多,因此他只在我们村子里有点儿小名气。我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刚形成的时候,病还很轻,他就开始干预,所以也很快就治好了,因此他的名气稍微大一点儿。
 
我就不一样了,我治的病都是在疾病比较严重的时候,有的甚至深入骨髓了,这时候我就要割开皮肤,做手术,缝线、扎针、熨烫,加上各种汤药喂下去,快死的人都让我给救活了,边上看的人都瞠目结舌,赞叹我是高明的医生啊!所以我的名气最大,闻名全国。
 
您感觉这故事是不是跟老子讲的这几层管理境界有点相关性?所以我们说中国古人的智慧了不得,古人就把管理讲得很透彻,这几种境界区分了以后,我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怎么提升了。如果您懂这个道理了,您也会做得更好。
 
比如教育孩子。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事无巨细地全都干预,吃饭、写作业、学小提琴或者学跆拳道,等等,事事严加干预。而真正高明的家长会怎么做呢?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特定地环境里面,让孩子慢慢培养兴趣,启发孩子心中的热爱,让其自由发展,一旦孩子喜爱的想法萌芽了,兴趣得到发展了,孩子就会在这个领域越做越好,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这样的家长才是高明的。
 
很多人都把“太上,下知有之”解释成无为而治,说领导者要无为,要顺应自然之道,任凭老百姓自己发展。这是对《道德经》的一个最大的误解,这里讲的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领导者要精心制定好规则、制度,让被管理者在制度里去好好发展,而自己却可以隐身于其后。这是《道德经》的精髓。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