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得越久,才可能爆发得越精彩

凿户牖(yǒu), 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出自道德经第11章)
 
人生不能一直想“有”,一定要有“无”
 
老子一直在讲“有”和“无”的关系,用了两个器具来向我们展示“空”的作用,来说明这个世界上“无”的重要性,“有”和“无”在一起才构成我们的整个世界。
 
老子接着说:“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凿”是挖,凿开;“户”现在当门讲了,但是门和户是不一样的,两扇的叫门,单边一扇的叫户。“牖”是什么?就是窗户。盖房子不能搞成封闭的,要凿开门和窗户,透进亮光来。这门和窗户都是空的,因为有空的“无”,所以才“有室之用也”——房子才能用。
 
这个比方很好玩儿,首先,您不可能把房子做成实心的;其次,也不可能把它四周都密封上,否则人根本进不去。所以正因为有了“有”,但是又留出了“无”,所以这房子才能用。
 
我前文分别讲过健康、教育孩子、做领导等“有”和“无”的关系。其实人生各个阶段都有这种“有”和“无”的关系。比如李安导演,他从学校毕业以后,曾经在家里待了几年,他在家不断地写剧本,不断地构思。大约六年的时间,全是太太出去赚钱。最后他拍出来的电影,举世闻名。您看他在家里那个阶段是“无”的阶段;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无”,那他可能就没有今天这个成就了。
 
人要刻意给自己留出“无”来
 
人生的积淀阶段非常关键,积淀得越久,酿的酒越香,您最后做的事可能越精彩。所以,您看人生阶段也是这样,“有”和“无”是相伴相生的。
 
我的人生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我曾经连续十年没有旅游过,只是从沈阳到了北京。这十年里,我的“旅游”就是,拿本书上公共汽车,看两眼书,再看看外边的风景,思考一下,坐到终点再坐回来,这就算旅游了。这段时光,我基本就是在家看书,一直学,慢慢觉得自己有心得了。
 
十年过后,我讲中医,就有内容可讲了,讲得比较精彩。如果没有这段时光,我一直在忙碌,恐怕我就没有那么多东西可讲了。所以,我觉得人要刻意给自己留出“空”来,留出“无”来,比如某段时间休息一下,放慢工作节奏,去思考,去阅读,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没有时间阅读,看的都是微信文章,好多都是心灵鸡汤或者段子。其实,我觉得拿一本好书认真看一下,是受益无穷的。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天我到一家咖啡厅吃早餐。这家咖啡厅里有好多书,我随手拿起一本来,一看就入迷了。我一早晨就看这本书,看完以后受到的启发非常大。您说这值不值得?太值得了!如果我一定要把时间填满,吃完饭赶紧走,可能就没有这种收获了。
 
所以,给自己刻意留出点儿“空”来,是让人生有意义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妙药、一种智慧。我们只有懂得这种智慧,在一段时间内停一下,思考思考,沉淀沉淀,再往前走,才能有进步。否则,一直急于赶路,低质量地赶到八十岁,到整个“游戏”结束,那就太可惜了。
 
什么样的人会经常进步呢?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的人;不是一直赶路,而是停下来思考一下路径对不对的人,更容易进步。我个人没别的优点,就是喜欢“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多次反思这个路径对不对。我读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科研方法,就是告诉我们要经常反思科研路径,找到提高效率的方法;把方法研究好了,做事会事半功倍——这是最让我受益的。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